福岡市

福岡市位於日本九州的北部,福岡縣西部的一個重要城市,是古時日本與中國往來最主要的港口,公元57年奴之國王曾進貢當時中國的漢朝,漢光武帝還曾贈與刻有“漢委奴國王”的金印,當時的奴之國即是在福岡這一帶的小國。

基本信息

名稱

福岡市

福岡市是位於日本九州的北部,福岡縣西部的一個重要城市,同時也是福岡縣的縣廳所在地,屬於政令指定都市之一。擁有140萬以上的人口是九州地區最大的都市,許多政府機關及公司分社設於此地,和周邊的地區共同組成了福岡都市圈。
福岡市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距離日本主要都市(大阪、東京、札幌)以及東亞主要都市(釜山、首爾、上海、北京與台北)的距離都很接近,除了國內的航路以外,定期的國際航路也非常多,可以說是個與亞細亞諸國的交流最佳地區。
在很多情況下常指福岡市或博多區都會被統稱為博多,從中世紀開始,這附近的地域大都以博多為主,甚至山陽新幹線的終點也是在博多,上班族要到福岡出差時也常會說“到博多出差”,明治22年4月(1889年)要執行市的制度之前,還為了要改成博多市還是福岡市而引起很多議論,也有人會將福岡與博多合併稱為“福博”(ふくはく)
另外,福岡市這裡也是古時日本與中國往來最主要的港口,公元57年奴之國王曾進貢當時中國的漢朝,漢光武帝還曾贈與刻有“漢委奴國王”的金印,當時的奴之國即是在福岡這一帶的小國。金印在1784年 的時候被志賀島(位於現在的東區)的日本人甚兵衛所發現,目前保存於福岡市博物館內。

簡介

概要

福岡市自古以來就位居日本的重要國際交流門戶,博多灣古稱的那津(なのつ)是個天然的良港,隔著玄界灘與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相望,更是造就日本歷史文化形成的重要港灣。
福岡縣的縣廳設立於福岡市博多區東公園7-7。在福岡市北方有玄界灘,中間凸出的系島半島形成了博多灣,南方有脊振山地以及東方有三郡山地所包圍起來的福岡平原。整體面積約為340.6平方公里,平均氣溫約在攝氏17.2度左右,人口約有140萬人,是日本九州地方最大的都市。平均年齡大約在38.6歲,是全國政令指定都市中第二年輕的都市。
福岡市的產業結構大都以第3次產業為中心,其中更以流通業、零售業、飲食店與服務業占最大的比例。整體來說是個以商業都市有名的地方,也是許多公家機關的廳舍與日本全國企業集中的一個都市。
福岡市的代表勳章是在明治42年(1909年)10月所制定的,由九個日本片假名“フ”所組成,代表福岡的“福”字(“フク”)。福岡市代表的樹木與花是在昭和54年(1979年)10月時因為紀念執行市制90周年所制定,以一般公開募集的方式選出鐵冬青為市的代表樹木,樟樹為市的廣場之樹。夏天代表花卉為芙蓉以及冬天代表的茶梅。
福岡市的代表鳥類是在平成元年(1989年)6月時,紀念執行市制100周年所制定的,也是以一般公開募集後選中野山之鳥為草鵐以及海之鳥為紅嘴鷗。
絕大多數當地的人都能夠正常使用標準日文來溝通,不過在福岡縣也有許多的方言,福岡市的地方方言是以博多弁為中心,這與一般的福岡弁又有些不同,同時福岡市也是博多弁的發源地。
光是日本的九州地方就有二十來種方言,大致上分為豊日方言、肥筑方言與薩隅方言等三大類[7],原本博多弁只是在博多地區所使用的一種方言,後來進而擴展到其周邊地區,是屬於肥筑方言的一種。博多弁與一般標準日文最大的差別是在於腔調的高低不同,以及形容詞與動詞的語尾不同。同時也為了展現與其他方言不一樣的地方,有許多只有懂得博多弁才能理解的句子。

行政區

中央區
博多區
早良區
東區
西區
南區
城南區

外國人登錄數

截止至2004年9月30日福岡市外國人登錄總數為18,509人。按國籍排列為:
中國 8,031 (43.4%)
韓國・北韓 6,387 (34.5%)
菲律賓 863 (4.7%)
美國 581 (3.1%)
英國 218 (1.2%)
印度尼西亞 202 (1.1%)
加拿大 151 (0.8%)
其他 2,076 (11.2%)

福岡名稱的由來

福岡縣在七世紀以前是屬於日本古國名的筑紫國與豐前國一帶,筑紫國約在七世紀末後又分為筑前國與築後國,統稱“筑州”,至今博多車站尚分有博多出口與筑紫出口。黑田長政在慶長5年(1600年)關原之戰之後,因為戰功而受德川家康封給筑前國領地,賜52萬3000石接替小早川秀秋入主名島城。黑田長政在次年(1601年)於當時的那珂郡警固村福崎一帶(現在的福岡市中央區)建築新的城堡,城堡取名自他原本來自備前國福岡莊(現在的岡山縣瀬戸內市長船町福岡)稱為“福岡城”[9],此後福岡縣之地名即由此而來。然而,原本備前國的福岡地名是因為“在丘陵上的福地”之意。

地理

由福岡市南區的鴻巢山俯望的福岡市街福岡縣位於日本九州地方的北部,而福岡市位於福岡縣的西部,東經130° 24´ 6〞、北緯33° 35´ 24〞,總面積約為340.6平方公里。福岡市面向玄界灘與博多灣來看,背後有背振、三郡、犬鳴等三個山系包圍,幾乎涵蓋整片半月形的福岡平原。新興市街往東、南與西三方向擴展,而博多的灣岸地區有許多掩埋而成的新生土地,用於擴大業務用地。
位於福岡市西北邊的海域稱為玄界灘,玄界灘上浮著一個小島是隸屬福岡市西區的小呂島。在福岡市北方有個長長的海中道連結到一個陸繋島,島名為志賀島,隸屬於東區,福岡市西方包括了系島半島整個東北半部隸屬於西區。海中道跟志賀島,以及凸出來的糸島半島互對成為一個天然海港,港灣入口處有個玄界島,該島再向內有個在博多灣上的能古島,這兩個離島也都是隸屬福岡市西區。
福岡市位處日本九州重要的國際都市,與各主要都市的直線距離都相當接近,由福岡市到東京都的距離約為1,100公里,大阪市約為550公里,韓國的釜山約為200公里,首爾約為550公里,中國的上海約900公里以及台灣的台北市約為1,300公里。

河川

日本福岡市室見川出海口(福岡塔上拍攝)福岡市內雖然有經流許多的河川,但是全部都是屬於中小型的河川,完全沒有屬於一級水系的河川。雖然沒有大河川,不過大多數是由平原周邊較高的山地蜿蜒沖流而下,流經之地也大多經由市街往博多灣注入,所以如果一旦發生集中豪雨,就很容易造成泛濫。雖然這也是造成福岡平原形成的主因,卻也是現代都市治水的課題。市內主要的河流如下[14]:
多多良川:東區
御笠川:博多區、中央區
那珂川:博多區、中央區、南區
室見川:早良區、西區
瑞梅寺川:西區

歷史

自從1889年(明治22年)施行市制以來,超過100年以上的福岡市,面積比率多了60倍,人口比率也多了25倍,是個成長非常快速的城市。福岡縣在九州的北方,而自古以來福岡市為九州重要港灣,尤其與朝鮮以及中國的歷史淵源相當深厚。根據日本所發掘出土的古蹟與文物,福岡市的歷史甚至可以上探到舊石器時代,1972年(昭和47年)在博多區挖掘出來的諸岡遺蹟就是個例子。
諸岡遺蹟
位於博多區筑紫通旁標高約23米的丘陵上,所挖掘出來的古物分別有舊石器時代的刀型石器、台形石器與細石器等。屬於舊石器時代、繩文時代末期、彌生時代等的複合遺蹟,其中還有多數屬於朝鮮系的無文土器,由此可證明當時日本與朝鮮的交流相當頻繁。在丘陵上還有五座圓型古墳,目前在八幡宮內還有一座保留。

元岡瓜尾貝冢
位於西區元岡字池之浦,福岡縣指定史跡。面臨今津灣旁的丘陵斜面所形成的繩文時代後期貝冢,在元岡池西側可以看到長約10米,厚約20厘米-100厘米的貝層的斷面,貝的種類於現今也有多種尚生存在今津灣中。出土古物大多數為繩文時代後期的土器、石器、獸骨以及人骨。
板付遺蹟
位在博多區板付二、三丁目附近,推估是繩文時代末期到彌生時代的遺蹟,是目前日本最古開始耕作的一個集落古蹟,為國家指定史跡。標高約12米左右的小台地,橫斷面為V字型,環狀壕溝東西方向約80米,南北方向約為110米的橢圓狀,西南方向有座連外橋樑,內外壕溝都很明顯的雙重壕溝結構,內溝渠與外溝渠之間有墓地,在1916年(大正5年)也挖掘出有銅劍、同茅為副葬品的墳墓。這個遺蹟的發現明確了繩文時代末期到彌生時代成立時期已有水田、集落跟墓地,是個相當重要的遺蹟。

國際交流

以下為福岡市與其他各國友好城市的內容:
姐妹城市
美國 加州 奧克蘭市
1962年10月13日結為姐妹都市
中國 廣東省 廣州
1979年5月2日結為姐妹都市
法國 波爾多
1982年11月8日結為姐妹都市
紐西蘭 奧克蘭
於1986年6月24日結為姐妹都市 馬來西亞 怡保市
於1989年3月21日結為姐妹都市
韓國 釜山
1989年10月24日結為行政交流都市,2007年2月2日變更為姐妹都市
美國 喬治亞州 亞特蘭大
1993年7月20日結為共同合作都市,2005年2月8日變更為姐妹都市
經濟交流合作
中國 山東省 青島
於2003年2月6日結為經濟交流都市

參考文獻與註解
^ 參考:(日文)福岡市區簡單說明與名產介紹
^ 2.0 2.1 2.2 2.3 2.4 2.5 2.6 依據福岡市役所發表於2006年8月15日的(日文)福岡市介紹說明而來。
^ 參考:(日文)福岡市街情報的說明事項。
^ 參考來源:(日文)福岡市博物館
^ 參考:(日文)福岡市官方的觀光知訊介紹網站
^ 參考:(日文)博多弁とは - はてなダイアリー(關於博多弁)
^ 詳情可參考:(日文)日本方言介紹(其中有關九州地區的內容)
^ 參考:(日文)博多弁とは?(博多弁是?柴田勝征研究室提供的博多弁比對與解說)
^ (日文)《福岡歴史探訪 中央區編》,作者:柳 猛直,海鳥社出版,第18頁。ISBN 4-87415-152-3
^ 參考:(日文)地名由來辭典
^ 參考:(日文)福岡市役所官方網站
^ 詳情可參考:(日文)Yahoo!地域情報 - 福岡県 - 福岡市 - 概要(日本Yahoo!的地域情報資料)
^ 參考:(日文)福岡縣綜合介紹與說明
^ 參考來源:(日文)福岡市水道局 webサイト(福岡市水道局網站)
^ 資料來源:(日文)福岡市官方網站發布之歷史概要
^ 資料來源:(日文)福岡市官網中諸岡遺蹟說明
^ 資料來源:(日文)福岡市官網中元岡瓜尾貝冢說明
^ 資料來源:(日文)福岡市官網中板付遺蹟的說明
^ 參考:(日文)福岡・博多の歴史-博多燈明ウォッチング(福岡與博多歷史的說明,下方“歷史年表”)
^ 參考:(日文)伊都國女王卑彌呼 邪馬台國と卑彌呼の時代(伊都國女王 邪馬台國與卑彌呼的時代介紹,以及其中針對西晉陳壽所撰寫的《魏志倭人傳》說明)
^ 21.0 21.1 21.2 21.3 參考:(日文)FUKUOKA city online(福岡市役所發布的“歷史年表”)
^ 資料來源:(日文)福岡市役所公布之平成17年版福岡市統計書-人口(更新於2006年4月5日統計資料,第六表年齡層夠成比例)
^ 資料來源:(日文)福岡市役所公布之平成17年版福岡市統計書-人口(更新於2006年4月5日統計資料,第一表人口面積的推移)
^ 資料來源:(日文)福岡市役所公布之平成17年版福岡市統計書-人口(更新於2006年4月5日統計資料,第三表以及第四表外國人登記人口統計)
^ 資料來源:(中文)福岡市役所公布之中文友好城市說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