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與中國社會

社會學與中國社會

《社會學與中國社會》是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涵蓋中國社會學近代以來的產生與發展、中國社會近代以來的演變、家庭與婚姻、宗族與家族、社區與公民社會、組織過程與制度安排、社會分層、性別與性、代際關係、教育和公平、種族與族群、社會網路與社會資本、政治社會學、大眾傳媒、文化、宗教、移民與社會流動、人口變遷、城市化、技術、全球化、醫療、老齡化、貧困、犯罪、集群行為、資源與生態環境、風險社會、社會建設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社會學與中國社會》

《社會學與中國社會》內容涵蓋中國社會學近代以來的產生與發展、中國社會近代以來的演變、家庭與婚姻、宗族與家族、社區與公民社會、組織過程與制度安排、社會分層、性別與性、代際關係、教育和公平、種族與族群、社會網路與社會資本、政治社會學、大眾傳媒、文化、宗教、移民與社會流動、人口變遷、城市化、技術、全球化、醫療、老齡化、貧困、犯罪、集群行為、資源與生態環境、風險社會、社會建設等。為社會學近三十年以來的集大成之作。

作者簡介

李培林,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十一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學會常務副會長,法國巴黎第一大學博士,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回國留學人員成就獎”獲得者。主要著作有:《另一隻看不見的手:社會結構轉型》、《和諧社會十講》、《村落的終結》、《國有企業社會成本分析》、《就業和制度變遷》、《社會衝突與階級意識》等。

李強現任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兼職包括: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衛生部、民政部、北京市政府政策諮詢顧問,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等。1978~1985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學習,獲法學學士學位和法學碩士學位。1985~1999年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曾任社會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導等。1999年9月調入清華大學。曾任美國芝加哥大學、史丹福大學等多所大學訪問教授。研究領域: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社會結構與社會問題、套用社會學、城市社會學、貧困問題等。主要著作有:《轉型時期中國社會分層》(2004)、《農民工與中國社會分層》(2004)、《社會分層與貧富差別》(2000)、《當代中國社會分層與流動》(1993)、《中國大陸的貧富差別》(1989)等十幾種,發表論文100多篇,多次獲得學術獎勵。馬戎1987年美國布朗大學社會學博士,同年回國在北京大學任教。現為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社會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民族問題和族群關係、人口遷移與城市化、教育發展等。出版著作有《西藏的人口與社會》(1996年同心出版社)、《民族與社會發展》(2001年民族出版社)、《社會學的套用研究》(2002年華夏出版社)和《民族社會學:社會學的族群關係研究》(2004年北大出版社)等。

目錄

第一篇 社會學與近代變遷

導論 社會學和中國經驗

第一節 什麼是社會學?

一 什麼是社會和社會學?

二 社會科學不再單純以研究對象劃分學科界限

三 社會學的科學化和人文化雙重特徵

第二節 社會學的基本假設和經驗基礎

一 社會學是否需要基本假設

二 社會學的基本假設

三 注重研究重大現實問題的學科特點

第三節 中國經驗的形成及對中國社會學的意義

一 東方現代化與中國經驗

二 中國經驗和中國社會學的發展

第一章 中國社會學的產生

第一節 啟蒙與西學東漸:社會學的產生

一 社會思想與社會學思想

二 群學與社會學

第二節 社會進化:天演、變法、保群

一 天演人變:尋求社會進化的規律

二 群學:內聖外王和群本主義

第三節 現代化:改良與制度變遷

一 社會學改良思想與學術的制度化

二 學術走向生活及其反思

第二章 中國社會近代以來的演變

第一節 中國傳統社會的遺產

一 以中國為中心的國史觀

二 中國傳統社會的基本特徵

三 清代的遺產

第二節 中國社會的近代轉型

一 從天朝帝國到民族國家的巨變

二 雙軌政治的終結和社會的解體

三 二元結構和過密化下的經濟發展

四 文化認同的危機與重建

第三節 中國社會的現代轉型

一 中國革命的勝利

二 總體性社會的基本特徵

三 中國社會第三次轉型的啟動和背景

第二篇 個人與社會

第三章 家庭與婚姻

第一節 中國當代城鄉家庭制度變遷的背景

一 行政等級金字塔與社會發展的梯級模式

二 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三 20世紀90年代以來城鄉社會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

第二節 城鄉家庭制度變遷的特徵與機制

一 城市家庭制度變遷

二 農村家庭制度變遷

三 社會變遷對城鄉家庭的影響

第三節 處於社會轉型中的家庭策略

一 關於家庭策略的研究回顧

二 社會轉型中家庭策略的基本特徵

第四節 社會轉型中的婚姻

一 婚姻文化模式:從家族婚到自主婚

二 現階段城鄉婚姻的特徵

第五節 家庭制度變遷與社區情理

一 影響城鄉家庭制度變遷的因素

二 家庭制度變遷的目標

三 關於社區情理

第四章 宗族和家族

第一節 "宗族"的形式論和實質論

一 家族與宗族之辨

二 從形式論到實質論

第二節 宗族、家族的形態

一 宗族的早期歷史形態

二 宗族的文化創造

三 宗族模式:水波差序對駐波差序

第三節 國家、土地與革命

一 宗族的國家模式:邊陲說與中心說

二 宗族與土地

三 宗族與革命

第四節 理解宗族的本土視角

一 實質論的宗族觀點

二 水波差序格局對駐波差序格局的觀點

三 邊陲說與中心說的觀點

四 華南基層社會的宗族文化創造

五 宗族土地經濟的公有制度

第五章 社區和公民社會

第一節 社區的概念、基本要素與範圍

一 社區概念的起源

二 社區構成要素

三 社區範圍的確定

第二節 社區公民社會興起的巨觀視野

一 世界性的社區發展潮流

二 中國社區成長曆程

第三節 政府推動下的社區建設和基層管理體制改革

一 劃定鄰里社區規模

二 居委會自治

三 讓街道也褪去行政色彩

第四節 追求自治的社區公民行動和政治參與

一 自薦參選人大代表

二 社區民間組織行動

三 社區公民行動的政治影響力

第五節 社區公民社會成長與城市治理關係重構

一 中國社區公民社會成長的特性

二 共同治理:塑造新型政治關係

第六章 組織過程與制度安排

第一節 國家控制下的組織結構

一 國家推動現代化過程中的社會控制

二 城鄉社會組織

三 組織中的個人

第二節 改革時期的組織結構變遷

一 農村改革與組織變遷

農村自治組織

三 農村專業合作組織

第三節 社會轉型時期的城市組織

一 單位組織功能弱化

二 城市民間組織的發展

第三篇 社會的結構性差異

第七章 社會分層

第一節 中國社會分層結構的基本特徵

一 傳統中國社會分層結構的特徵

二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社會結構的巨變

第二節 改革以來中國社會分層結構的變化

一 農民的職業分化與新職業體系的形成

二 體力勞動工人隊伍的變化

三 個體、私營工商層的興起

四 身份制的變遷

五 單位制的變遷

第三節 中國社會分層結構變遷的分析

一 政治分層與經濟分層

二 中心群體與邊緣群體

三 社會利益群體與改革

四 "倒丁字形"的社會結構與結構緊張

五 關於貧富分化的分析

六 中國社會學界對於轉型時期社會分層的其他理論解釋

第四節 中國社會分層結構變化的新趨勢

一 階級結構定型化

二 精英群體關係的變化

三 中間階層的發展趨勢

四 階層利益的多元化

第八章 性別與性

第一節 性別與性研究對社會學方法論的影響

一 性別研究挑戰"價值中立"的學術立場

二 性研究挑戰二元思維和本質主義

三 超越絕對主義

第二節 公民權意義上的性別政治與性政治

一 公民權與性別身份的討論

二 公民權與性權利的討論

第三節 "大家"與"小家"下的性別

一 國家、家庭與婦女解放

二 婚姻家庭內部的性別關係

第四節 社會變遷下的性別發展

一 經濟成長與性別平等

二 非農化過程中的女性

三 社會流動、階級與性別

第九章 代際關係

第一節 社會學與人類學視野中的代際關係

一 代和代際關係:一些基本概念

二 代際關係的基本解釋框架和相關爭論

第二節 中國社會的代際關係及其變遷

一 中國傳統社會的代際關係

二 中國轉型社會的代際關係

第三節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代際關係及其研究的新走向

一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代際關係的新走向

二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代際關係研究的新走向

第十章 教育和公平

第一節 教育公平的概念

一 教育權利平等和教育機會均等

二 不同價值取向的教育公平觀

第二節 從權利平等到教育機會均等

一 "文革"前十七年:階級內的平等

二 "文革"十年:教育平等的烏托邦

三 20世紀80年代:"分數面前的平等"

四 "教育產業化"的政策

第三節 教育機會和社會分層

一 高中階段的教育機會和社會分層

二 高等教育入學機會

第四節 教育公平問題的討論

一 教育究竟能否促進社會公平

二 權利的平等仍然是問題嗎

三 兩種促進教育公平的政策

四 公平與優秀的矛盾

五 影響教育公平的新動因

第十一章 種族與族群關係

第一節 "民族"和"族群"的定義

一 西方社會學研究中的"種族"、"民族"、"族群"定義

二 史達林的民族理論

三 "民族"、"族群"概念在我國民族研究中的引入

第二節 多民族國家指導民族關係的理論框架和政策目標

一 "民族主義"和"民族國家"在歐洲的興起

二 美國種族-族群關係發展史上的三個階段

三 中國傳統的族群觀和族群關係理論

四 費孝通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

第三節 現實社會中族群關係的研究方法

一 衡量族群關係的變數體系

二 族群分層與社會流動

三 影響族群關係的因素

第四節 族群關係的專題研究

一 族群集團在人口結構方面的差異

二 語言使用與族群關係

三 族群居住格局

四 族際通婚

五 政府制定的以族群為對象的制度

第十二章 社會網路和社會資本

第一節 社會網理論的發展

一 個人層次的社會網研究

二 集體層次的社會網研究

三 網路動態學

第二節 社會資本理論及其衡量

一 社會資本的定義與分類

二 集體層次的社會資本

第三節中國人的關係

一 差序格局下的關係網路

二 人情交換與工具性交換

三 中國人關係的四分法——家人、熟人、弱連帶與無連帶

四 加入權力維度的關係類型

第四節 中國社會資本的衡量

一 自我中心社會網的衡量

二 整體網的衡量

第四篇 社會制度

第十三章 政治社會學與中國改革

第一節 中國個人權力地位獲得的制度環境及其演進

一 改革前個人權力地位獲得的制度環境

二 改革後個人權力地位獲得的制度環境及其演進

第二節 中國社會結構轉型中的政治體系及其發展

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體系及其發展

二 社會結構轉型與政治體系

三 社會經濟轉型的政治動因分析

第三節 政治社會學與當代中國現實

一 經濟社會轉型與權力資源分配

二 當前中國政治體系面臨的社會問題及其對策

第十四章 大眾傳媒

第一節 現代社會與大眾傳媒

一 理解大眾傳媒

二 大眾傳播與大眾傳媒

三 大眾傳媒的歷史變遷

第二節 現代中國的大眾傳媒

一 新聞事業的沿革與發展

二 從新聞事業到大眾傳媒

三 中國傳媒產業的發展

四 中國傳媒產業的分類

第三節 中國大眾傳媒體制

一 大眾傳媒的性質與社會功能

二 中國特色的大眾傳媒

三 大眾傳媒的自由與責任

第四節 網路時代的大眾傳媒

網路社會的崛起

二 大眾傳媒與和諧社會

三 大眾傳媒的未來

第十五章 文化、價值觀與社會心態

第一節 文化、價值觀與社會心態:概念界定

一 文化:一個歧義叢生的概念

二 價值觀與社會心態

第二節 傳統價值觀與社會心態:中國文化溯源

一 中國人的"公"與"私"

二 中國人的性格

人情與面子

第三節 變遷:對外部世界衝擊的回應

一 接觸現代:困境與選擇

二 "五四"運動與反傳統浪潮

三 兩項個案:透視社會心態之變遷

第四節 第二次裂變:轉型時代的精神革命

一 傳統與現代的交織

二 價值觀與社會心態的嬗變軌跡

邊際人:中國人的精神群像

四 中國人價值觀與社會心態變化的新趨勢

第十六章 中國宗教與民間信仰

第一節 中國宗教共同體的建構

一 概念辨析:宗教、民間信仰和迷信

二 有關中國人宗教信仰的迷思

三 當代中國社會的宗教圖景

第二節 中國社會變遷中的宗教制度

一 宗教社會學的範式轉型

二 中國宗教:政府管制與宗教變遷

第三節 中國人的宗教心理和宗教行為

一 宗教心理和行為:多維的研究路徑

二 宗教(群體)資格:中國人的宗教行為模式

第五篇 社會轉型與社會變遷

第十七章 移民與社會流動

第一節 社會轉型時期的社會流動

一 經濟改革之前的社會流動

二 社會流動模式的轉變

三 開放性與社會流動率

四 各階層的社會流動特徵

第二節 中國特色的城鄉移民運動

一 工業化與城鄉移民運動

二 對城鄉移民運動的理論解釋

三 反城市化戰略與城鄉移民

四 民工潮與農民工現象

第三節 移民的社會經濟地位獲得

一 勞動力流動與移民

二 社會隔絕與移民的市民化障礙

三 城鄉移民與社會經濟地位流動

第十八章 經濟發展、社會變化與人口轉變

第一節 中國獨特的人口轉變

一 人口轉變的影響因素

二 計畫生育政策

三 人口轉變的成效

第二節 人口紅利、增長源泉和增長績效

一 人口與經濟發展

二 增長源泉與人口紅利

三 勞動力供給效應和儲蓄效應

第三節 人口轉變與經濟社會挑戰

一 "未富先老"導致勞動力短缺

二 增長源泉及可持續性

三 人口結構失調的社會經濟因素

第四節 發展階段轉折及其社會經濟含義

一 "劉易斯轉折點"

二 增長方式如何轉變

三 "庫茲涅茨曲線"

四 勞動力市場制度演變

第十九章 城市化與城鄉關係

第一節 城市化的歷程

一 城市化過程與階段

二 中國城市化的地域特徵

三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城市化

四 大城市圈的形成

第二節 城市化的特徵

一 行政主導:從資源壟斷到政策引導

二 發展路徑:從單向到雙向

三 城市社會:從單位社會到階層化社會

第三節 城鄉關係

一 城鄉分治

二 城鄉不平等

三 走向協調發展的城鄉關係

第二十章 技術與社會變遷

第一節 技術的知識系譜

一 科學、技術與社會

二 科學哲學與技術哲學

三 社會學:技術與社會

第二節 科技在中國:基本特徵

一 科技體系

二 國家主導

三 重大科技成果

第三節 技術套用與社會變遷

一 技術套用與社會變遷的解釋框架

二 案例一:雜交水稻技術的推廣

三 案例二:紡織技術的擴散

四 案例三:信息技術的套用

五 技術與社會變遷的關係

第二十一章 全球化中的文化衝突與共生

第一節 全球化與民族國家

一 全球化與國際經濟政治秩序中的不平等格局

二 全球化對民族國家觀念的衝擊

三 全球化並不必然導致民族國家的衰落

四 全球化與民族認同

第二節 全球化與文化衝突

一 全球化在文化上的表現及其與中國的國家利益

二 全球化與民族傳統文化

三 全球化與文化多元性

四 警惕"多元文化主義"的陷阱

五 消費主義與傳統文化

第三節 充滿悖論的全球化過程

一 當代國際政治中的一個悖論:人權與主權的對立

二 全球化是充滿風險的過程

三 現代性充滿了不確定性

第四節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共生

一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是全球性與在地性的對立統一

二 "和而不同"是文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三 文化自主:"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四 文化自覺:"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第六篇 社會安全與社會建設

第二十二章 健康和醫療

第一節 醫療體制的類型學:理論框架與國際經驗

一 醫療服務的性質和特點:外部性與信息不對稱

二 醫療服務的組織模式

三 公立醫療機構的組織和治理變革

四 醫療衛生體制的多樣性

第二節 中國健康保障體系的制度演變

一 團隊精神的嵌入性:計畫體制下中國醫療保障體系的特徵

二 市場轉型與傳統醫療保障體系的瓦解

三 中國城市:從單位醫保制走向社會保險制

四 中國農村:從社區醫療保險到國家醫療保障

五 走向全民醫保:國家與市場的再定位

第三節 中國醫療服務遞送體系的制度演變

一 沒有市場化的商業化:從事業單位到企業化管理的醫療衛生服務機構

二 沒有民營化的商業化:市場轉型中公立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法人治理結構

第四節 醫療體制改革:政府與市場關係的重構

一 中國醫療衛生資源的總體情況

二 醫療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及其後果

三 醫療體制改革的關鍵:政府正確地履行其職責

第二十三章 老齡化社會與養老

第一節 中國的人口變遷

一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測量

二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與趨勢

三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

四 老年群體的分化

五 人口變遷理論的解釋

第二節 關於老齡化的社會學研究

一 基本理論視角

二 現代化理論對老年人社會地位變化的闡釋

三 中國社會學關於養老的研究

第三節 老齡化與社會制度變遷

一 老齡化與家庭

二 老齡化與經濟

三 老齡化與衛生保健

第四節 養老的社會建構

一 國家責任的界定

二 福利分配與社會分層

三 福利多元主義的發展趨勢

第二十四章 社會政策與反貧困行動

第一節 社會政策的基本原理

一 社會政策的概念和領域

二 社會政策的基本要素

第二節 當代中國社會政策的發展

一 我國社會政策的歷史發展及改革開放以來的轉型

二 和諧社會目標下中國社會政策體系進一步發展的主要議題

第三節 當代世界的貧困問題及貧困理論

一 當代世界的貧困問題

二 當代各國的貧困理論及反貧困實踐

第四節 當代中國的貧困問題和反貧困行動

一 當代中國農村貧困問題及反貧困行動

二 當代中國城市貧困問題及反貧困行動

第二十五章 越軌行為與犯罪

第一節 越軌行為及其分類

一 越軌行為的界定

二 越軌行為的分類

三 社會轉型期中國越軌行為的突出表現

第二節 犯罪行為及其分類

一 犯罪行為的界定

二 犯罪行為的分類

三 社會轉型期中國犯罪行為的突出表現

第三節 越軌和犯罪行為的類型及其特點

一 中國越軌行為的類型和特點

二 中國犯罪行為的類型和特點

第四節 越軌與犯罪的社會控制

一 中國特色的社會控制理論

二 當代中國社會控制的實踐經驗

第二十六章 集群行為與社會運動

第一節 社會運動的相關概念和西方傳統理論

一 什麼是集群行為、社會運動和革命

二 西方傳統社會運動理論

第二節 西方社會運動研究的發展

一 政治過程理論的崛起

二 20世紀80年代後美國社會運動研究

三 社會運動研究的困境和出路

第三節 國家與社會關係和社會運動動態

一 中國城市階級政治前景

二 中國環保運動

第二十七章 資源和生態環境

第一節 環境、資源與環境社會學

一 環境與資源的概念

二 環境社會學的產生與發展

三 環境社會學與資源社會學

第二節 環境問題的致因分析與啟示

一 環境問題概述

二 關於環境問題的致因分析

三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第三節 環境關心測量的意義與實踐

一 環境關心的概念與測量的複雜性

二 環境關心量表(NEP)的提出與修訂

三 修訂過的環境關心量表在中國的套用

第二十八章 風險社會與新型社會風險

第一節 風險與風險社會的來臨

一 風險的概念

二 風險的類別

三 風險社會的含義

第二節 風險社會的治理機制

一 風險與風險治理

二 現代風險治理的機制

三 風險治理機制的關係

第三節 變革的社會與中國的新型社會風險

一 中國社會變革的特點

二 中國社會面臨的新型社會風險

三 中國當前風險狀態的基本特徵

第四節 建設共存-共擔的複合風險治理機制

一 SARS危機與"有組織的不負責任"

二 複合公共責任與複合治理

三 通過複合治理走向和諧社會

第二十九章 社會建設與社會和諧

第一節社會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

一 新時期社會建設思想的形成

二 和諧社會建設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三 和諧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

四 和諧社會建設與市場經濟

第二節 社會建設與社會政策

一 階級階層政策的調整

二 分配政策的調整

三 社會政策調整的取向和特點

第三節 社會政策變化的基本內容

一 人口政策的變化

二 就業和勞動關係政策的變化

三 社會保障政策的變化

四 反貧困政策的變化

五 教育政策的變化

第四節 社會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一 城鄉關係問題和反貧困問題的考驗

二 收入差距擴大趨勢的挑戰

三 就業問題和勞動低成本時代逐步走向終結

四 老齡化和社會保障的壓力

五 環境、資源與快速發展的矛盾

第五節 社會管理與社會體制改革

一 社會管理方式的變化

二 社會管理與社區建設

三 社會管理與社會組織

四 社會體制改革

後記

後記

這本《社會學與中國社會》是我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社會學基礎理論研究”的最終成果。這項課題的主旨,是寫一本新的社會學基礎教材。現在國內各種版本的社會學基礎教材恐怕有一百多本,為什麼還要編寫新的社會學基礎教材呢?

這主要是因為過去我們編寫的社會學基礎教材,基本的理論體系、框架結構、概念範疇甚至資料數據,大多是借鑑和引用西方社會學的。儘管中國社會學界也為社會學中國化付出了巨大努力,但限於社會學恢復時間較短,自己積累的研究和基於中國研究提煉的理論成果還不夠豐富。現在,中國改革開放30年了,伴隨著...

文摘

導論 社會學和中國經驗

第一節 什麼是社會學?

一 什麼是社會和社會學?

在各種社會學的教科書和學術著作中,對“社會”和“社會學”的定義多達十幾種乃至幾十種。這種定義雜陳而不統一的情況,可能恰恰說明社會學的學科特徵,也與人們對“社會”這個概念的理解差異有關。很多絞盡腦汁為社會學規定的所謂經典定義,事實上絕大多數都被人們很快就忘記了。

要回答“什麼是社會學”的問題,首先要弄清楚是要在什麼意義上理解“社會”的概念。現在在日常生活語言裡人們對“社會”有多種理解,它既可以是無所不包的“大社會”,涵蓋人類生活的一切領域,也可以是區別於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的“小社會”,甚至這個“小社會”還可以被一層層地繼續剝離。從語義學和語源學上來看,“社會”是“社”和“會”的結合,而“社”和“會”都是一種具有制度和禮儀的群體生活形式,“社會”就其本意來說,就是一種相對於個人的群體形式,所以“社會學”最早在中國曾被翻譯為“群學”。群無定界,自然可以有大群和小群。

古典社會學家大多具有宏大的志向,為社會學賦予了揭示“大社會”統一運行規律的使命。例如孔德就曾認為,社會學在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地位,就如同物理學在自然科學中的地位,是一門揭示社會現象背後統一支配規律的學科,所以他曾把社會學稱為“社會物理學”。但是,由於社會科學的專門化趨勢以及社會現象的複雜性,這種宏大志向下對社會學的認識,很容易使社會學成為一種社會哲學,從而失去現代社會學的經驗學科特點。

更為令社會學家尷尬的是,當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等等相繼劃分出自己的學科領域,而人類學、社會心理學、社會工作學科、犯罪學、大眾傳播學、社會管理學等等又紛紛脫離社會學的母體自立門戶時,社會學的研究還剩下什麼?面對一些雜誌發表的以“舞蹈社會學”、“美食社會學”、“服裝社會學”、“拉關係社會學”為題的文章,社會學家往往自嘲說,社會學快成了研究別的學科不屑於研究的剩餘現象的“剩餘學科”。並不是說社會學不研究這些問題,任何對具體細微社會現象進行的社會學研究都可能成為開山之作,如涂爾幹對自殺現象的研究。問題是很多打著社會學研究旗號的文章,都只是對某種社會現象的一般描述,與社會學分析根本不相干。

當然,社會學的研究在社會分層、社會流動、社會組織、社區、城市化、集體行為、家庭婚姻、社會運動等一系列關於社會結構和社會變遷的領域裡仍具有主流地位。但社會學作為一門學科,需要有一個學界共識的定位,作為社會學區別於其他學科的標桿。

從現代社會運行的基本規則來看,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種:即政府規則、市場規則和社會規則。中國過去長期生活在計畫經濟體制下,人們對政府的力量和規則並不陌生,現在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人們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也有越來越深刻的認識。但什麼是社會規則,並不是所有人都清楚,也很難輕易達成共識。

在一個大的社會中,人們的生活分成不同的領域,而不同的領域又有不同的規則。例如,市場領域的最高價值是競爭,宗教領域的最高價值是信仰,企業領域的最高價值是利潤,家庭領域的最高價值是情感,道德領域的最高價值是社會責任,法律領域的最高價值是公正,等等。這些不同的最高價值之間是有衝突的,如果我們把一個領域的最高價值推行到所有社會生活領域,就會造成社會生活的混亂。所以要在這些不同價值之間,建立溝通的橋樑和保持均衡的法則。政府規則、市場規則和社會規則的三分法,是我們選擇的一種在經驗領域中容易達成共識的辦法。

政府的運行載體是文官科層制,它要代表絕大多數人的意見,提供普惠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它令行禁止的執行機制和強大的貫徹力量,可以大大減少外部交易成本,但它很容易產生的自我膨脹並難以精簡的趨勢,往往使組織內部的交易成本難以約束,即通常所說的官僚主義問題。市場的運行載體是企業,它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企業通過市場競爭降低生產和經營成本,但往往又因為競爭過度而增加交易成本,所以企業為降低交易成本會產生走向壟斷的問題,從而影響到競爭規則,這樣就又需要反對壟斷。社會的運行載體是非營利的社會組織,也包括社區等自組織領域。它們應當堅持公共服務的目標,而且運行的成本應當低於政府,政府可以用購買服務的辦法支持它們公共服務的活動。在中國,由於社會組織發育不全,血緣、親緣、地緣關係網路往往成為社會運行的非正式制度和潛規則的載體,這也是一個特別需要研究的方面。

在這樣一個關於政府規則、市場規則和社會規則的三分框架下,形成了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這現代社會科學的三大經驗學科。當然,也有一種“國家一社會”的二分法,把社會視為區別於國家政權的民間社會或公民社會,這種劃分延續了古典的歷史哲學傳統,往往在政治學或政治社會學分析中被採用。它的優點是理論脈絡清晰,但卻難以適用於對複雜具體問題的分析。

目前社會學專業的學生對什麼是社會學的提問,實際上還包含著另外一層意思,即學習社會學的知識對就業具有什麼意義?社會學的教學培養是針對哪些社會職業崗位?當然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大學是一種通識教育,是傳授一些從事各種社會職業所必備的基礎知識,是人類的精神家園,而不是職業培訓所。但是,現代社會職業分工日益專門化,社會知識體系和信息編碼系統快速變化更新,社會需求和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斷迫使教育做出課程設定和課程知識的調整,特別是人們越來越普遍地把教育作為確定未來社會職業位置的人力資本投資。在這種大背景下,教育不能無視人力資本投資者和社會的需求,社會學的教學和研究必須能夠提供比以往更加實用的知識和更加專業化的技能,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也要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在社會政策、社會組織、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區、社會工作、城市發展、人力資源、人口生育、大眾媒體、社會調查、教育培訓、家庭婚姻諮詢、社會安全等各個領域,社會學都肩負著培養職業人員和專門人才的重大責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