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斯轉折點[蔡昉著作圖書]

劉易斯轉折點[蔡昉著作圖書]
劉易斯轉折點[蔡昉著作圖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易斯轉折點》是2008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蔡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在長期經歷二元經濟發展之後,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開始出現重要轉折。按照發展規律,一旦勞動力無限供給特徵消失,就意味著劉易斯轉折點的到來。對於處在二元結構和經濟體制雙重轉換中的中國經濟來說,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轉折點:一方面,這個轉折的成功意味著一個嶄新發展時期的到來,另一方面,這個轉折期間充滿了嚴峻的挑戰。本書開創性地把發展經濟學理論和中國經濟發展現實相結合,揭示劉易斯轉折點的到來及其挑戰,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作者簡介

中國的奇蹟中國的奇蹟
蔡昉,1956年9月生於北京。先後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研究領域包括“三農”問題、就業與勞動力流動、經濟改革和發展、收入分配和貧困等。著有《窮人的經濟學》和《科學發展觀與增長可持續性》,合著《中國的奇蹟》、《中國經濟》、《中國勞動力市場轉型與發育》,主編《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系列等。

目錄

第一章

蔡昉蔡昉
人口轉變與勞動力供給
第一節中國人口轉變
第二節“未富先老”
第三節勞動力供給與需求
第四節“未富先老”與勞動力短缺

第二章

農村剩餘勞動力變化
第一節農村勞動力轉移
第二節農村剩餘勞動力估計
第三節重新認識“三農”問題

第三章

城市勞動力市場形勢
第一節勞動力市場改革“滯後論”
第二節城市勞動力市場改革
第三節勞動力市場衝擊
第四節就業的擴大與結構變化

第四章

二元經濟發展新階段
第一節劉易斯轉折點的發展含義
第二節中國二元經濟發展
第三節發展階段性特徵與轉折點
第四節傳統增長方式的終結

第五章

長期增長與巨觀經濟

第一節總量經濟學的短視
第二節巨觀經濟不穩定的內在根源
第三節從長期視角反思巨觀經濟政策

第六章

轉折點與巨觀經濟周期
第一節怎樣對待傳統理論
第二節轉折點與經濟周期
第三節符合發展階段的政策選擇
第四節如何做到“有保有壓”

第七章

參與全球化:平衡與失衡
第一節理論神話與全球經濟現實
第二節發揮比較優勢的機會視窗
第三節全球化怎樣惠及普通勞動
第四節為什麼會有全球經濟失衡

第八章

二元經濟發展中的政府職能
第一節“劉易斯之謎”
第二節中國特色的政府職能
第三節轉折點的政治經濟學
第四節政府職能轉變的轉折點
第五節政府職能轉變的著力點

第九章

庫茲涅茨轉折點
第一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第二節經濟成長與收入分配
第三節擴大就業與初次分配
第四節通過勞動力流動縮小差距
第五節再分配的優先序和切入點

第十章

勞動力市場制度建設
第一節發展階段與勞動力市場演進
第二節戶籍與相關制度改革
第三節勞動力市場規制與立法
第四節關於《勞動契約法》的爭論

第十一章

自然失業與勞動力市場匹配
第一節“奧肯法則”與中國經驗
第二節自然失業現象
第三節政府促進就業的職責

第十二章

養老保障制度改革
第一節養老保障制度改革簡史
第二節未完成的改革任務
第三節政策抉擇中的兩難處境
第四節國際經驗:共識與多樣性
第五節深化改革的路線

第十三章

增長方式與減排激勵
第一節環境的政治經濟學
第二節發展階段與增長方式
第三節“環境庫茲涅茨曲線”
第四節更高的政策優先序

第十四章

十字路口的中國農業
第一節轉折點上的農業階段特徵
第二節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第三節開放條件下的糧食安全
第四節比較優勢與價格激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