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國家根本任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就是要實現民族的復興、人民的富裕、國家的強盛。從 1921--1949 年這 28 年裡,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浴血奮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摸索出一條使中華民族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進而使中國能儘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康莊大道大路。這種發展包括發展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推動社會全面進步,是為了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種發展注意控制人口增長的數量,提高人口的質量和素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注意合理開發資源、節約資源、培育和保護資源,保護和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與人口、資源、環境保持和諧統一;這種發展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之間的高度統一,是發展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先進制度的統一。

歷史背景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現代化作為一股世界潮流,是中華民族確立的奮鬥目標,早在鴉片戰爭結束以後,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探索和尋求中華民族現代化的道路。在洋槍洋炮的震撼下,有識之士先後提出了“師夷長技,以治夷”和 " 學習西方,拯救中華 " 的口號。“戊戌變法”和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民主革命,其實質都是尋找一條振興中華的道路,儘快實現中國的現代化。

中國共產黨自1921 年成立起就一直把探索民族的徹底解放和中華民族的現代化發展道路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共產黨人認為要從根本上改變逐個的落後狀態,儘快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必須首先組織人民變革舊的社會制度,推翻舊的國家政權,掃清中國實現現代化的社會制度障礙,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然後在新制度的基礎上發展經濟,革新政治,繁榮文化,實現國家的現代化的正確選擇。從 1921--1949 年這 28 年裡,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浴血奮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摸索出一條使中華民族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進而使中國能儘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康莊大道大路。

1949 年新中國成立,中國共產黨開始了建設中國工業化、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1949 年3 月的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同志提出 " 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生產,使中國穩步地從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 " 的現代化任務。 1964 年第三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又進一步提出了分兩步走、在本世紀末實 ; 四個現代化 " 的目標。尤其是自從 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成為我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宏偉目標。黨的十五大,確定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推向 21 世紀的重要戰略部署。

中華民族由 1840 年開始的現代化潮流,是伴隨著世界歷史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崛起而發展。從向西方學習,改革政治,發展實業教育,到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以至今天的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不同看法和主張,表現了不同時期的中國人對現代化的理解,也反映出中國人的現代化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漫長而複雜的過程,這是一個從自覺,走向成熟的過程。

在鄧小平南巡談話中,他提出了全新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理論。鄧小平率先突破了把計畫經濟同市場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提出 " 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調節 " 、 " 計畫與市場都是經濟調節手段 " 等重要思想,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制度結合起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商品生產適應市場需求,並與國際市場接軌,提高中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等思想。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人,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有了新的貢獻。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 1 )強調經濟成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由傳統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即主要由依靠增加投入,鋪新攤子,片面追求數量, " 轉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轉到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 " 。( 2 )轉變傳統的發展觀念,將經濟發展的模式轉變為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的模式。對此,江澤民同志在《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若干問題》的講話中提出經濟成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3 )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這是一種以 "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前提,以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為基礎,以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為目標的發展觀。 " 我國的經濟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經濟粗放增長後,存在嚴重的環境問題、生態問題,酸雨、噪音、垃圾、水危機、沙漠化、空氣污染、耕地減少、溫室效應等時時困擾著人民的生活,黨中央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的工作重點同樣也是造福萬代之舉。

鄧小平在南巡講話中指出 " 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一定意義上說,關鍵在人 " ,可見,人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性。一個國家可以從國外引進作為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管理理論和文化理念、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但如果這個國家的人民的思想觀念還是傳統的,缺乏賦予先進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管理方法和科學技術以活力的心理基礎和文化素質。那這個國家的現代化結果只能是 " 東施效顰 " 。所以,必須提高中國人的精神素質,尤其在思想、意識、觀念上實現從 " 傳統 " 到 " 現代 " 的轉化。 "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 ,加強教育體制改革成為時代的呼喚;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堅持 " 兩手抓 " 、 " 兩手都要硬 " 的戰略方針,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鄧小平同志認為:在規劃整個社會現代化的過程中,要把對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提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他明確指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同時還指出民主建設要走法制化的途徑,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納入法制化的軌道,這是我們對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在認識上的飛躍。

綜上所述,中國的現代化是建立在中國社會的全面進步,社會主義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的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是不同於世界上其他類型的現代化,而是在中華民族特殊文化背景下的有中國特色的全面發展的現代化。當前,在鄧小平理論和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全面準確地理解現代化的涵義,才能保證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才能實現我黨確立的本世紀實現基本現代化的,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社會的目標。

本質內涵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十六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要承擔起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必須始終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緊緊把握住這一點,就從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願望,把握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這一論述,深刻揭示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為新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明了方向。

本質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決定其性質、面貌和發展水平的根本屬性。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就是要實現民族的復興、人民的富裕、國家的強盛。而這一切,最終要依靠發展才能變為現實。

從社會發展的矛盾運動規律看,生產力的發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決定性作用。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一國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礎和前提。建設社會主義,首先要集中精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首先要集中精力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現代化。只有生產力充分發展了,才能發展好、維護好、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過去,對“姓資”、“姓社”等問題的爭論,曾干擾了人們抓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決心。但我們黨排除了各種錯誤思想的干擾,牢牢抓住了發展這個主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

中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的任務非常艱巨。十幾億人口,使社會就業和社會保障的壓力越來越大;在深化改革過程中,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逐漸暴露出來,諸如突出的產業結構性矛盾,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以及不同群體之間收入差距的擴大等,都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些矛盾的解決、困難的克服,最終只能依靠發展。目前達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的。21世紀的頭20年,只有抓住發展,才能將“總體上的小康”變為“全面的小康”,才能把“低水平”變為“較高水平”,“不全面”變為“比較全面”,“不平衡”變為“相對平衡”。

從當前的國際環境看,只有發展才能使中國自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從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看,我國與世界已開發國家的差距還很大,西方已開發國家經濟科技方面的優勢,在短期內不會改變。只有發展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能充分顯現,西方敵對勢力遏制、“西化”、“分化”的圖謀才不會得逞;只有抓住機遇、充分發展,才能成功地化解風險,趨利避害。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發展有了新的內涵。這種發展包括發展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推動社會全面進步,是為了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種發展注意控制人口增長的數量,提高人口的質量和素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注意合理開發資源、節約資源、培育和保護資源,保護和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與人口、資源、環境保持和諧統一;這種發展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之間的高度統一,是發展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先進制度的統一。堅持這樣的發展,才是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才能順利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