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示兒1死去元知2萬事空3,
但4悲5不見九州6同7。
王師8北定9中原10日,
家祭11無忘12告乃翁13。
注釋譯文
詩詞注釋
示兒:寫給兒子們看。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來。在蘇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詩第一句為“死去元知萬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為“死去原知萬事空”,因為是通假字,所以並不影響本詩的意境,尚有爭議。人教版等教材多為“元”,不常用通假字。
萬事空:什麼也沒有了。
但:只是。
悲:悲傷
九州:這裡代指宋代的中國。古代中國分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國。
同:統一。
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
北定:將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區。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無忘:不要忘記。
乃翁:你的父親,指陸游自己。
詩詞譯文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訊息告訴你們的父親。創作背景
陸游的一生,呼吸著時代的氣息,吶喊著北伐抗金的戰鬥呼聲,表現出高度的愛國主義熱忱。《示兒》詩為陸游的絕筆,作於寧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出的最後的抗戰號召。八十五歲的陸游一病不起,在臨終前,留下了一首《示兒》,表達了詩人的無奈以及對收復失地的期盼。陸游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歷史上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的時代。在十二世紀初,中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國。在陸游出生後的第二年,金國占領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市);第三年把徽、欽二帝擄去,北宋亡國。而當欽宗之弟趙構逃到南方,在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權之後,不但不發憤圖強,收復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漢奸秦檜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紹興十二年(1142年)和議告成,趙構競無恥到向金國皇帝自稱臣子,並答應每年獻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跟金人劃淮水為界。從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淪為金人的領土,北方的廣大人民橫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敵人的威脅壓榨下苟延歲月。後來宋孝宗趙眘與金簽訂的“隆興和議”及寧宗趙擴與金簽訂的“開禧和議”,照舊屈辱求和。這種局面,當然是一向反對民族壓迫的廣大漢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這一歷史時代,不知有多少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挺身而出,展開了不屈不撓的鬥爭,而陸游則是文學戰線上的傑出代表。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此詩是陸游愛國詩中的又一首名篇。陸游一生致力於抗金鬥爭,一直希望能收復中原。雖然頻遇挫折,卻仍然未改變初衷。從詩中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也凝聚著詩人畢生的心事,詩人始終如一地抱著當時漢民族必然要光復舊物的信念,對抗戰事業具有必勝的信心。題目是《示兒》,相當於遺囑。在短短的篇幅中,詩人披肝瀝膽地囑咐著兒子,無比光明磊落,激動人心。濃濃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詩人在寫此詩的十一年以前,嘆息過“死前恨不見中原”,在熱烈地期待著舊業的光復。直到臨終之際,詩人仍然抱有這樣堅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敵部隊要揮戈北上,趕走敵人,收復失地,平定中原。這對於詩人自己,當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後代的兒孫們能看到。於是深情地囑咐兒子,當皇朝的軍隊收復中原的時候,不要忘記把“北定中原”這個大好的訊息告訴詩人,以求了結一樁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表明詩人即將離開人世,就什麼都沒有了,萬事皆空,用不著牽掛了,從中體會詩人那種悲哀淒涼之心情。但從詩人的情感流向來看,有著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萬事空”這話看來平常,但就全詩來說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現了詩人生死所戀,死無所畏的生死觀,更重要的是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襯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強勁有力,反襯出詩人那種“不見九州同”則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見九州同”描寫詩人的悲愴心境。此句詩意是詩人向兒子們交代他至死也無法排除的極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而深深感到遺憾。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詩人臨終前悲愴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沒有看見祖國的統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為“不見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悲哀、遺感之情。
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詩人以熱切期望的語氣表達了渴望收復失地的信念。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並未絕望。詩人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
最後一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已經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託於後代子孫。於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你的父親。表達的詩人堅定的信念和悲壯的心愿,充分體現了年邁衰老的陸游愛國、報國之情,從中受到感染,加深熱愛祖國的情感。
此詩“悲壯沉痛”、“可泣鬼神”,歌頌陸游愛國精神光照千秋。用筆曲折,行文多變,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複雜的思想情緒和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聖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是激昂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名家評析
宋·梅堯臣《六一詩話》:“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明·徐伯齡《蟑精焦》:“較之宗澤三呼渡河之心。何以異哉!”
明·胡應麟《詩藪》:“忠憤之氣,落落二十八字間。……每讀此未嘗不為滴淚也。”
清·賀貽孫《詩箋》:“率意直書,悲壯沉痛,孤忠至性,可泣鬼神。”
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六:“臨歿猶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之句,則放翁之素志可見矣。”
陳友冰、楊福生《宋代絕句賞析》:“詩的三、四兩句來了個大幅度的時空跳躍,由生前突然轉為死後,由悲憤轉為希望。”
姚奠中《唐宋絕句選注析》:“二句‘但’字一轉,引出‘不見九州同’,突出一個‘悲’字。”
後世影響
《示兒》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詩中所表現的愛國熱誠催人淚下,發人深省。早在南宋當時,劉克莊就有一首絕句說:“不及生前見虜亡,放翁易簀憤堂堂。遙知小陸羞時薦,定告王師入洛陽!”其他評述陸詩,特別提到《示兒》詩,就我所見,不下三十餘家(請參看《陸游研究資料彙編》),或者說它具有宗澤“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說它與杜甫“一飯不忘”的忠君愛國相同,也有讀後嘆息泣下的,也有作詩同情寄慨的。足見此詩情真語摯,感人之深!
南宋遺民林景熙寫了一首《讀陸放翁詩卷後》,詞意極為沉痛,其末四句云:“青山一髮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清朝詩人趙翼的《甌北詩話》寫:“放翁十餘歲時,早已習聞先正之緒言,遂如冰寒火熱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義而論,亦莫有過於是者,故終身守之不變。入蜀後在宣撫使王炎幕下,經臨南鄭,瞻望鄠、杜,志盛氣銳,真有唾手燕、雲之意,其詩之言恢復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後,猶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後……是固無復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舊事》云:“乞傾東海洗胡沙”,《老馬行》云:“中原旱蝗胡運衰,王師北伐方傳詔,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則此心猶耿耿不忘也。
歷代愛國詩中,朱自清先生特別推崇《示兒》詩,並對它做了具體的分析:“這是陸游愛國熱誠的理想化;這理想便是我們現在說的“國家至上”的信念的雛形。……過去的詩人里,也許只有他才配稱為愛國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