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長天[1980年唐·泰勒導演電影]

碧血長天[1980年唐·泰勒導演電影]
碧血長天[1980年唐·泰勒導演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碧血長天》是美國聯美電影公司發行的戰爭題材電影,由肯·安納金執導,柯克·道格拉斯,馬丁·辛, 凱薩琳·羅斯參加演出。影片於1980年7月9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美國尼米茲號航空母艦穿越時空隧道在珍珠港於與日本戰鬥的故事 。

基本信息

電影劇情

影片描繪的是登入諾曼第的第一天所發生的事件,所謂最長的一天是該片分別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第登入這一歷史戰爭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讓整個事件在觀眾眼前重現.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是決策的將軍還是登入的士兵都寫得栩栩如生:英軍戰機低空飛過攻擊;美國特種部隊遭德軍射擊;一群法國修女冒著槍林彈雨搶救聯軍傷兵……備戰實況規模之偉大,叫人印象深刻;過程中做出的種種錯誤決定及各項導致這場歷史上其中一場最浩大戰爭的大小事件,影響深遠. 《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寫盟軍登入諾曼第的經典之作.雲集了眾多當時的超級男明星,陣容之強,在戰爭片中極為罕見.但明星們在此沒有什麼出風頭的機會,因為整部影片以敘事為主,從各個方面(包括美軍、英軍、德軍、法國反抗力量等)全面反映當時的戰局,並由這些國家的影人負責拍攝有關部分.本片被認為是以傳統手法正面表現二戰的蓋棺之作。

演職員表

導演: 肯.安納金(Ken Annakin ,British exterior episodes)
安德魯·馬頓 (Andrew Marton,American exterior episodes)

主演:理察·貝梅爾 Richard Beymer .....Schultz
約翰·韋恩 John Wayne .....Lt. Col. Benjamin Vandervoort
埃迪·艾伯特 Eddie Albert .....Col. Thompson
理察·伯頓 Richard Burton .....Flight Officer David Campbell
波利娜·卡爾東 Pauline Carton .....Maid
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Pvt. Flanagan
亨利·方達 Henry Fonda .....Brig. Gen. Theodore Roosevelt Jr.
傑弗里·亨特 Jeffrey Hunter .....Sgt. (later Lt.) John H. Fuller (as Jeff Hunter)
Karl John .....Gen. Wolfgang Hager
尤爾根斯·庫爾特 Curd Jürgens .....Maj. Gen. Gunther Blumentritt (as Curt Jürgens)
亞歷山大·諾克斯 Alexander Knox .....Maj. Gen. Walter Bedell Smith
薩爾·米涅奧 Sal Mineo .....Pvt. Martini
羅伯特·米徹姆 Robert Mitchum .....Brig. Gen. Norman Cota
Kenneth More .....Capt. Colin Maud
Richard Münch .....Gen. Erich Marcks
艾德蒙·奧布萊恩 Edmond O'Brien .....Gen. Raymond D. Barton
萊斯利·菲利普斯 Leslie Phillips .....Royal Air Force officer
Wolfgang Preiss .....Maj. Gen. Max Pemsel
Ron Randell .....Joe Williams
Madeleine Renaud .....Mother Superior
羅伯特·瑞安 Robert Ryan .....Brig. Gen. James M. Gavin
Tommy Sands .....U.S. Army Ranger

幕後製作

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寫盟軍登入諾曼第的經典之作。雲集了眾多當時的超級男明星,陣容之強,在戰爭片中極為罕見。但明星們在此沒有什麼出風頭的機會,因為整部影片以敘事為主,從各個方面(包括美軍、英軍、德軍、法國抵抗力量等)全面反映當時的戰局,並由這些國家的影人負責拍攝有關部分。本片被認為是以傳統手法正面表現二戰的蓋棺之作。

獲獎記錄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1963

Best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Jacques Maumont

Best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Robert MacDonald

最佳攝影(黑白片) Walter Wottitz

最佳攝影(黑白片) Jean Bourgoin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黑白片) (提名) Gabriel Béchir

最佳影片 (提名) 達里爾·F·扎努克

最佳剪輯 (提名) Samuel E. Beetley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黑白片) (提名) Léon Barsacq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黑白片) (提名) Ted Haworth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黑白片) (提名) Vincent Korda

金球獎(Golden Globe) 1963

Best Cinematography- Black and White Jean Bourgoin

Best Cinematography- Black and White Henri Persin

Best Cinematography- Black and White Walter Wottitz

Best Motion Picture - Drama (提名)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BR Award) 1962

最佳影片

桂冠獎(Golden Laurel) 1963

Top Action Drama

桂冠獎 1963

Top Action Performance (提名) 羅伯特·米徹姆

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USA 1963

Outstanding Directorial Achievement in Motion Pictures (提名) 伯哈特·維奇

Outstanding Directorial Achievement in Motion Pictures (提名) 肯·安納金

Outstanding Directorial Achievement in Motion Pictures (提名) 安德魯·馬頓

David di Donatello Awards(David) 1963

Best Foreign Film (Miglior Film Straniero) 達里爾·F·扎努克

American Cinema Editors, USA 1963

Best Edited Feature Film Samuel E. Beetley

參考資料來源[3]

影片段預告絮

·在片中扮演約翰·霍華德少校的理察·托德(Richard Todd)確實參加了諾曼第登入,當時他是英軍第6空降師第5傘兵旅第7營的上尉,他的部隊參加了諾曼第登入的增援行動,而且幸運的是,托德沒有登上最初指定的飛機,而是上了另一架飛機,結果原來的那架飛機被擊落,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作為第2突擊營的士兵,22歲時的Joseph Lowe曾經參加諾曼第登入,在杜佛角攀岩而上,17年後,為了拍攝本片,他再次爬上100多英尺高的懸崖。

·影片導演Darryl F. Zanuck在一次訪談中對有些演員組建自己的影片公司頗有微辭,並把約翰·韋恩於1960年製作的《邊城英烈傳》列舉為失敗典型。韋恩在與Zanuck接觸之前看到了訪談,後來拒絕出演本片,除非片酬達到25萬美元,當時片中其他名角的片酬才只有25000美元。最終,韋恩的條件得到了滿足。

·在本片中扮演艾森豪之前,亨利·格瑞斯(Henry Grace)從沒作過演員,他與艾森豪的相似之處讓他得到了這個角色。

·肖恩·康納利於1962年開始扮演詹姆斯·邦德,而同他一起出現在本片中的Gert Fr?be和尤爾根斯·庫爾特(Curd Jürgens)都成為他日後在007系列影片中的死對頭。

·前美國總統艾森豪曾考慮在本片中扮演自己,而且他本人也十分願意,但化妝師無法讓他“返老還童”。

·扮演約翰·斯蒂爾的雷德·巴頓斯(Red Buttons)在巴黎咖啡館中邂逅了本片導演,於是被導演選中。

·由於與本片同時拍攝的《埃及豔后》耗資超出預算,導演Darryl F。 Zanuck不得不接受重新規劃預算,在耗盡本片的計畫投入後,他開始自己掏錢繼續拍攝。當時福克斯公司幾乎決定放棄拍攝本片,Darryl F。 Zanuck立即飛往紐約力挽狂瀾,經過一番激情洋溢的辯駁後,他終於保全了本片的拍攝計畫,失控的《埃及豔后》也逐漸風平浪靜。

·在清理奧克角附近的海灘時,劇組挖出一輛隱藏在沙灘之下參加當年諾曼第登入的坦克,經過清洗和維修之後,這輛坦克後來出現在片中的英國坦克部隊中。

·在拍攝登入畫面時,導演Darryl F. Zanuck面臨著棘手的難題,他苦於無法找到當時德軍的梅塞施密特式戰機和英軍的“噴火”式戰機,幾經尋找,他終於發現西班牙空軍有兩架梅塞施密特,比利時空軍的兩架“噴火”甚至還在服役,於是將這4架戰機租借下來。

·據估計,美國、英國和法國為協助本片拍攝共動用了23000名軍人,當時法國雖然正在致力於阿爾及利亞戰爭,但還是派出了1000名突擊隊員。

·片中的“噴火”式戰機在拍攝前都被更換了新發動機。

·因為劇組尋找不到當年型號的滑翔機,於是複製了幾架。

·片中的艦隊拍攝自美軍第六艦隊,取景於其中的22艘艦船,同時還要避開航母,因為諾曼第登入時沒有航母參與。

·影片在科西嘉島開拍前,一個聲稱擁有海灘的男子找到導演要求支付15000美元的使用費,否則不會協助拍攝,海灘上會出現60年代的新式汽車,導演同意支付。後來,劇組人員發現這是一場騙局,科西嘉根本沒有私人海灘,導演經過長達8年的訴訟終於贏得了賠償。

·在離科西嘉海灘2英里的地方聚居著裸體主義者,劇組不得不張貼警示,以防他們出現在海灘打擾拍攝。

·在拍攝聖母教堂區域的空降鏡頭時,當地交通被封鎖,商店關門,並且停止電力供應,因為怕危及不習慣夜晚空降在居民區的傘兵,即使如此,一些必要的照明和炮火還是帶來了不小麻煩,只有一兩個傘兵試圖在廣場著陸,受了些輕傷,有個傘兵竟然摔斷了雙腿。最終,實拍計畫被放棄,改從高層起重機上起跳。

·本片的拍攝投入為1000萬美元,成為《辛德勒的名單》之前最昂貴的黑白片。

精彩對白

班傑明中校:我想不必再提醒你們,這場戰爭已經進行了將近5年。歐洲超過一半已經慘遭蹂躪和占領。我們都屬於新人。英國經歷了閃電戰,從1940年開始就有一把刀逼在英國的咽喉,我很確定英國人越來越不耐煩的渴望轉機。我解釋清楚了嗎?

哈丁上尉:是,長官,非常清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