碓

碓主要指水碓 ,又稱機碓、水搗器、翻車碓、斗碓或鼓碓水碓,是腳踏碓機械化的結果。水碓的動力機械是一個大的立式水輪,輪上裝有若干板葉,轉軸上裝有一些彼此錯開的撥板,撥板是用來撥動碓桿的。每個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桿,桿的一端裝一塊圓錐形石頭。下面的石臼里放上準備加工的稻穀或用於加工陶瓷的瓷土。流水衝擊水輪使它轉動,軸上的撥板臼撥動碓桿的梢,使碓頭一起一落地進行舂米。值得注意的是,立式水輪在這裡得到最恰當最經濟的套用,正如在水磨中常常套用臥式水輪一樣。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糧食。

基本信息

漢語拼音

duì

總筆畫

13

基本字義

木石做成的舂米器具:~房(舂米的作坊)。

詳細字義

名詞

用於去掉稻殼的腳踏驅動的傾斜的錘子,落下時砸在石臼中,去掉稻穀的皮 [pestel for hulling rice]

例句:

因延力借身重以踐碓,而利十倍。——《新論》

動詞

舂, 搗 [pound with a pestle] 。如:碓米(舂米)

常用詞組

碓房 duìfáng 指舂米的作坊

方言集匯

粵語:deoi3

客家話:[客英字典] doi5 [沙頭角腔] doi5 [客語拼音字彙] doi4 [陸豐腔] doi5 [東莞腔] doi5 [海陸豐腔] doi5 [寶安腔] doi5 [台灣四縣腔] doi5 [梅州腔] doi5

茶經

唐朝陸羽《茶經》

杵臼:一名碓,惟恆用者為佳。

拼音是du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