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岩溶洞

石灰岩溶洞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由於石灰岩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

石灰岩溶洞,深11米,寬19米,高10米,有三級天然台階。石階右壁有一尺見方的石穴,傳為卞和取玉舊跡。岩洞內兩側原立石碑七座,碑文內容多為卞和獻玉之事,現僅存明朝、民國石碑各一座。玉印岩頂樹木參天。再上百步,又有一巨大溶洞,可容200餘人。洞頂有甘泉。洞下有池,周長25米,池水清澈見底,池上峭壁凌空。池旁建卞和廟,為卞和住宅舊址,今廢。岩東為卞和墓。鳳凰颱風景秀麗,與玉印岩隔河相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