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河之戰

石子河之戰

石子河之戰 公元617年2月,翟讓、李密起義軍襲占洛口倉(今河南鞏縣東北),開倉放糧,影響越來越大。隋廷派劉長恭等率步騎兵2.5萬人東進,與裴仁基部會合後,合擊起義軍。瓦崗軍用示弱隱強之謀,將精銳編為l0隊,以4隊埋伏在橫嶺(今河南鞏縣東),6隊在石子河(今河南鞏縣東南)東岸布陣。劉長恭軍列陣西岸,見瓦崗軍兵少,不等裴仁基部會合,即發起進攻。翟讓從正面抵禦後稍退,李密率軍橫擊,大敗隋軍。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隋大業十三年(617年),在瓦崗農民起義中,瓦崗軍繼奪取洛口倉後,在石子河(今河南鞏縣東)東南粉碎隋軍東西兩面夾攻的一次伏擊戰。

戰爭介紹

大業十三年二月越王楊侗派虎賁郎將劉長恭、光祿少卿房?為帥,帶領步騎2.5萬人征討瓦崗軍。當初,東都(今洛陽市)的官宦子弟都以為瓦崗軍是一群飢不擇食的烏合之眾,容易攻破,紛紛應募爭功。奉詔的官兵衣著整齊,武器精良,軍容倒也盛大。劉長恭率兵在前,派河南討捕大使裴仁基等率本部人馬從汜水(今河南滎陽西北)出發,東西兩面夾擊瓦崗軍。約定十一日在洛口倉城南會戰。隋軍的作戰計畫,早已被翟讓、李密獲知。從東都來的兵先到達作戰地域,士兵還沒吃早飯,劉長恭便驅趕他們渡洛水,一字排開,列陣石子河西,南北相接十餘里。翟讓、李密便選精兵強勇,共分十隊,令四隊埋伏在橫嶺(今河南鞏縣東)下阻擊裴仁基部,派六佇列陣石子河東。劉長恭見瓦崗軍人少,輕視其作戰能力。翟讓先與隋軍接戰。正當雙方膠著之時,李密率領大隊人馬橫衝敵陣。隋兵又飢又疲,敗退逃散。劉長恭等解衣潛逃,保住性命,奔還東都,部屬死者十之五六。翟讓和李密全部收繳隋軍逃棄的輜重器甲,威聲大振。裴仁基聞風,懼不敢進,屯兵百花谷(今河南鞏縣東南),固壘自守。

隋朝戰爭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