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原子量

相對原子量

由於原子的實際質量很小,如果人們用它們的實際質量來計算的話那就非常的麻煩,例如一個氫原子的實際質量為1.674×10⁻²⁷千克,一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657×10⁻²⁶千克。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²⁶千克。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的加權平均值。元素周期表中最下面的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

概述

相對原子量是指元素的平均原子質量與核素12C原子質量的1/12之比.

簡介

由於原子的實際質量很小,如果人們用它們的實際質量來計算的話那就非常的麻煩,例如一個氫原子的實際質量為1.674x10(-27)千克,(限于格式,10(-27)表示科學記數法,意為10的-27次冪,下同),一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657x10(-26)千克.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x10(-12)千克.因此當我們計算一個水分子的質量是多少時,就會發現計算起來極不方便(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若是計算其它更複雜的分子質量時那就更麻煩了。因此國際上規定採用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來表示原子、分子的質量關係。國際上規定把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分為12等份,(碳原子有好幾種,其中有一種碳原子它的原子核中含6個質子和6箇中子,加起來是12,所以把它稱為碳-12。當然還有其它如碳-14等,它含有6箇中子和8個質子加起為14。國際上之所以要選用碳-12而不用碳-14是因為當選用碳-12原子作標準時,其它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都接近整數,便於記憶和使用)。那每一分的質量就是:
1.993x10(-26)/12=1.661x10(-27)千克。然後再把其它某種原子的實際質量與這個數相比後所得的結果,這個結果的數值就叫做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如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求法為:2.657x10(-26)/1.661x10(-27)=16(約),即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16,我們在計算時就採用16。這樣就要簡便得多。
其它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也是按相同的方法計算的。
相對原子質量是有單位的,其單位為“1”,只不過常省略而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