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憲章

皇家憲章

皇家憲章是由英國皇室簽發的正式文書,以保證某一個體、組織或公共機構在國家中擁有特定地位和權益,並規定其義務和責任,與相關法律條款一道保障有關機構的獨立性和公正性。

簡介

大憲章手稿大憲章手稿

英國是一個沒有成文憲法的國家。他們的憲法是由一系列的檔案和法案組成,其中具有奠基意義的一份,就是在1215年6月15日,由英國國王與貴族們簽訂的《大憲章》。這張書寫在羊皮紙卷上的檔案在歷史上第一次限制了封建君主的權力,成為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法律基石。

皇家憲章是由英國皇室簽發的正式文書,以保證某一個體、組織或公共機構在國家中擁有特定地位和權益,並規定其義務和責任,與相關法律條款一道保障有關機構的獨立性和公正性 。英國並沒有專門的新聞法規,媒體監管一直靠一個名為新聞投訴委員會的行業自律機構。 對於自1927年以來一直擁有“皇家憲章”的BBC來說,就等於持有一張不受政府監管的“護身符”。因此,當BBC爆出性侵醜聞時,才引發英國各黨派對於媒體監管機構改革的談判。

被指是醜聞溫床

從2011年新聞集團旗下《世界新聞報》的竊聽醜聞曝光,到2012年英國廣播公司BBC前主持人薩維爾的性侵醜聞曝光,一次次醜聞引發了英國各界對於媒體道德底線的討論。隨著警方調查的進一步深入,更多BBC前主持人、社會名流捲入性侵醜聞。而在這一案件中,BBC對於薩維爾性侵事件的掩蓋和縱容,更使其公信力遭受質疑。

1927年,BBC被授予皇家憲章,憲章每十年更新一次,規定其節目製作以及運營範疇,並保障其獨立性。2006年,BBC新的皇家憲章開始實施,規定了BBC的六大公共目標,並取消歷時78年的董事會制度。

英國女王任命社會上有名望的12名人士組成BBC託管委員會,以公眾利益信託人的身份管理BBC。這一委員會獨立於政府,不對BBC日常運作進行直接干涉。因此,皇家憲章成為BBC平時不受政府監管的護身符,也正因為有了皇家憲章這枚護身符,導致BBC內部長期缺乏有效管理,並最終導致曝出一系列醜聞,其新聞從業準則以及公信力都遭受到了公眾前所未有的質疑和指責。

卡梅倫建議修改

2013年,英國首相卡梅倫提出希望通過修改《皇家憲章》來設立一個媒體監管機構。3月18日,英國議會就該方案進行投票表決。

根據卡梅倫的提議,該機構將受理針對英國媒體的投訴,並有權對“問題媒體”處以“要求致歉”和“繳納罰款”等懲罰。而此前英國只有一個名為“新聞投訴委員會”的行業自律機構,該機構由各媒體共同出資維持運作,它的決定對媒體沒有直接約束力。

英國政府各黨派一直在就如何設立媒體監管機構進行談判。卡梅倫所在的保守黨支持通過第三方機構來監督媒體,而自由民主黨和工黨則贊成立法監管。雙方談判破裂後,卡梅倫上周提出通過修改《皇家憲章》,從而避開冗長的立法談判來設立媒體監管機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