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聊齋小說

白話聊齋小說

《聊齋志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奇書,也是一部不可不讀的奇書。因為人之為人,就是有一個情在,能夠借他人之口,以至神、仙、鬼、魅、狐、獸、精、怪之口,道出一個天經地義,人人應該享有,往往又百般坎坷,千般險阻、萬般無奈的“情”來,這就是《聊齋志異》的偉大人文精神所在,也是作者蒲松齡的非凡人格所在。《白話聊齋小說》是後人根據《聊齋志異》而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為了讓更多的人熟悉與認識《聊齋志異》這部不可多得的奇書!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淄博)人。出生於一個衰落的農家。十歲時被錄為秀才,雖然文名遠揚,但始終沒有考上舉人,到垂暮之年才援例成為貢生功名的失落,家境的窘迫,使才華與志向不居人後的蒲松齡,不得不一度當過幕客,幾十年做縉紳家的塾師
蒲松齡一生鬱郁不得志,生命之樹在社會邪風淫雨的侵剝下,竟然找不到一塊樂土,真是“子夜熒熒,燈昏欲蕊;蕭齋瑟瑟,案冷疑冰”(《聊齋自志》)。但是他的生命之火併沒有熄滅,就在這蕭瑟的寒夜,在昏暗的油燈下面,他飽蘸著恨血情淚寫下了這部“孤憤之書”。

創作背景

人生的最大苦惱與不幸,無非“孤”、“憤”兩個字。孤者,孤獨、無依無靠之謂,諸如無夫無妻、無親無子、無朋無友,抑或無權無勢、無家無業、無是無非,都是孤;憤者,怨恨、憤怒之謂,諸如心不平、氣不順、意不甘、情不遂,都是憤。“孤”、“憤”兩境兩難,遇一猶不可,何況兩遇!所以當作者以自身之孤憤推及天下人人之孤憤,以天下人情世故幻化出仙鬼狐魅之孤憤時,不由脫口嘆道:“寄託如此,亦足悲矣!”(《聊齋自志》)正是這種天上、地上、地下三個時空的跨越,人類、動物、植物、鬼神不同類的轉化,寄託了作者胸中的塊壘。也正是這種荒誕的手法、悲劇的審美,道出了作者心目中的真、善、美,成就了《聊齋志異》這部書在文學寶庫中的獨特地位。
《聊齋志異》內容十分廣泛,多談狐、鬼、花、妖,並以此來影射當時的社會現實,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書中既有對漆黑如墨的現實的不滿,又有對懷才不遇、仕途難攀的不平;既有對貪官污吏狼狽為奸的鞭笞,又有對勇於反抗、敢於復仇的平民的讚嘆;而數量最多、質量上乘、寫得最美、最動人的是那些人與狐妖、人與鬼神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純美愛情。
從藝術成就上看,《聊齋志異》將古代小說中“志怪”、“傳奇”和“ 人情”融於一體,吸收了古代白話小說的長處,形成了獨特的簡潔優雅的文言風格。同時,它又採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手法,充滿了豐富的想像力,並具有極強的社會批判性。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形象,個個鮮明生動:寫貪官污吏,無不面目醜惡、朋比為奸;寫科舉考試,則應舉者鸚鵡學舌,考試官有眼無珠;寫愛情,則痴男怨女,楚楚動人;寫女子,則拈花微笑,嫻雅多情。從故事結構上看,其情節曲折離奇,布局嚴謹巧妙,讓讀者開卷後興味盎然,不願釋手。
《聊齋志異》問世後,一開始只是在民間傳抄,直至蒲松齡去世50年後,才在浙江刻版問世。成書定名為《聊齋志異》,是因為“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的名字,“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書刊行之後,風靡坊間,人們公認“小說家談狐說鬼之書,以《聊齋》為第一” 。此後,“聊齋熱”一直持續著。截至目前,在我國的古典小說里,沒有哪一部作品能夠像它那樣古今都熱、雅俗共賞、老少皆愛。
為了方便閱讀,本書特選取《聊齋志異》中的經典篇章,翻譯成白話文,定名為《白話聊齋》,以讓現代讀者也體味到作品的深遠魅力。

圖書目錄

《白話聊齋小說》目錄如下:
卷一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瞳人語畫壁山魈、咬鬼
捉狐、蕎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丐仙
僧孽鬼哭、蛇癖、廟鬼、義鼠、地震、豬婆龍
陝右某公⑴、好快刀、江中鬼戲術、蟄龍、小髻、金永年
夏雪、美人首、車夫、楊疤眼鼠戲
卷二
勞山道士、長清僧、蛇人、斫蟒、犬奸、雹神、狐嫁女
嬌娜、妖術、野狗、三生、狐入瓶、真定女、焦螟
葉生、四十千、成仙、新郎、靈官、王蘭、王成
夢別、李公⑷鄱陽神罵鴨、柳氏子
卷三

青鳳、畫皮賈兒董生、齕石、陸判、嬰寧
聶小倩、海公子、丁前溪、張老相公水莽草、造畜
頭滾、侯靜山、錢流、龍肉魁星、潞令、山神
卷四
風陽士人、耿十八、珠兒、小官人、胡四姐、祝翁
俠女、酒友、蓮香阿寶、九山王、遵化署狐
張誠、跳神、鐵布衫法、吳門畫工、豢蛇、化男
卷五
汾州狐、巧娘、吳令、口技、狐聯、濰水狐、紅玉
林四娘、魯公女、道士、胡氏、丐僧、伏狐、蘇仙
李伯言、黃九郎、金陵女子、湯公、閻羅、厙將軍、雷公
戲縊、死僧赤字、梓橦令、鬼津、祿數、鬼令
禽俠、負屍
卷六
連瑣、單道士、白於玉、夜叉國、西僧、老饕、連城
霍生、汪士秀、商三官、於江、小二、庚娘、宮夢弼、泥鬼山市
卷七
鴝鵒、劉海石、渝鬼、犬燈、番僧、狐妾、雷曹
賭符、阿霞、李司鑒、毛狐、翩翩、黑獸、余德
青梅、羅剎海市、紫花和尚、鞠樂如、盜戶、某乙
卷八
田七郎、保住、公孫九娘、促織柳秀才水災
諸城某甲、庫官、鄷都御史、狐諧、雨錢、妾杖擊賊
秀才驅怪、姊妹易嫁、續黃粱、小獵犬棋鬼辛十四娘
卷九
白蓮教、雙燈、蹇償債、鬼作筵、胡相公⑸念秧
泥書生、土地夫人、寒月芙蕖、酒狂、陽五侯、趙城虎、
武技、小人、秦生、鴉頭、封三娘、狐夢
卷十
布客、農人驅狐⑹、章阿端、花姑子、武孝廉、西湖主
孝子、閻王、土偶、長治女子、義犬、伍秋月
蓮花公主、綠衣女、黎氏、荷花三娘子、採薇翁、鹿銜草
小棺、李生、蔣太史、澄俗
卷十一
郭生、金生色、彭海秋、堪輿、竇氏、馬介甫
妙音經跋⑺絳妃、河間生、雲翠仙大力將軍、白蓮教
顏氏、木偶戲⑻、邵士梅、邵臨淄、狂生、遼陽軍
張貢士、孫必振、元寶、龍⑼
硯石⑽、武夷、大鼠、張不量、牧豎富翁、王司馬
卷十二

杜翁、小謝秋容⑾、林氏、胡大姑、細侯、狼三則
劉亮采、蕙芳、蕭七、亂離二則、菱角、餓鬼
考弊司、大人、向杲、董公子、周三、鴿異
聶政、冷生、藥僧、皂隸、紅毛氈、抽腸、牛飛
卷十三
狐懲淫、山市、江城、孫生、八大王、羅祖
劉姓、邵九娘、鞏仙、二商、沂水秀才、梅女
梁彥
卷十四
郭秀才、阿英橘樹、牛成章、青娥、鏡聽
牛皇、金姑夫、仙人島、閻羅薨、顛道人、胡四娘
僧術、柳生、冤獄、農婦、安期島、沅俗
蛤、陵縣狐、彭二掙
卷十五
甄后、宦娘、阿繡、小翠、金和尚、役鬼
細柳、畫馬、局詐三條、鍾生、醫術、鴻
象、周克昌、王貨郎、罷龍、馮木匠、某甲
衢州三怪拆樓人大蠍、司札吏
卷十六
嫦娥、褚生、霍女、司文郎、醜狐、呂無病
錢卜巫、姚安、崔猛、噴水鬼⑿、鷹虎神、金世成
卷十七

詩讞、邢子儀、陸押官、顧生、陳錫九、於去惡
鳳仙、佟客、愛奴、單父宰、邑人、岳神
小梅、於中丞、績女、司訓黑鬼、土化兔
卷十八
張鴻漸、太醫、王子安、刁姓、金陵乙、郭安
折獄、義犬、楊大洪、查牙山洞、雲蘿公主
鳥語、天宮、喬女、劉夫人、公孫夏、鬼隸、果報
卷十九
真生、布商、何仙、神女、湘裙、三生
長亭、席方平、素秋、賈奉雉、上仙
卷二十
胭脂阿纖、瑞雲、仇大娘、曹操冢
龍飛相公、珊瑚、五通、又、申氏、龍
卷二十一

恆娘葛巾黃英、書痴、齊天大聖
青蛙神、又、任秀、晚霞、白秋練、王者
外國人、蠍客、鳥使、李象先、獅子蛙曲
卷二十二
陳雲棲、織成、竹青、段氏、狐女、張氏婦
於子游、男妾、汪可受、王大、樂仲、香玉
三仙、王十、大男
卷二十三
韋公子、石清虛、曾友於、嘉平公子、二班
乩仙、苗生、杜小雷、毛大福、雹神、李八缸
老龍船戶、青城婦、鴞鳥、古瓶、元少先生
薛慰娘、田子成、王桂庵子寄生附、酒蟲
卷二十四
周生、褚遂良、劉全、姬生、韓方、紉針、桓侯
粉蝶、錦瑟、太原獄、新鄭訟、房文淑、秦檜
浙東生、博興女、一員官、龍戲蛛、閻羅宴、放蝶火驢⑿
鬼妻三朝元老、夢狼、人妖、五羖大夫、夜明
白話聊齋讀起來更容易上手,更容易讓人喜歡,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小說!白話聊齋志異(李傑譯 黑龍江出版社2003年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