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冢

曹操冢

曹操冢,即曹操墓。位於河南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鄴北城西12公里處。該地西依太行,北臨漳河,南倚南 嶺,地勢較高。

簡介

拼音:cáo cāo zhǒng

字義:意指漢末名相,三國時魏王曹操的墳墓

語出:《聊齋志異》(卷十)第十九篇

原文

許城外有河水洶湧,近崖深黯。盛夏時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屍斷浮出;後一人亦如之。轉向驚怪。邑宰聞之,譴多人閘斷上流,竭其水。見崖下有深洞,中置轉輪,輪上排利刃如霜。去輪攻入,中有小碑,字皆漢篆。細視之,則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寶盡取之。異史氏曰:“後賢詩云:‘盡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屍。’寧知竟在七十二冢之外乎?奸哉瞞也!然千餘年而朽骨不保,變詐亦復何益?嗚呼,瞞之智正瞞之愚也!”意思是說:盡掘七十二個假墓,肯定有一個墓里葬著曹操的屍體,可怎么知道曹操的屍體竟然在七十二個墓之內呢?’曹操奸詐啊!然而千餘年後腐朽的骨頭不保,使這些詐術又有什麼用呢?唉!曹操的智慧,正是曹操的愚蠢啊!”

注釋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許城:指許昌,即今河南省許昌市。

漢篆:漢代篆書,為當時通行的一種字型。

曹孟德:即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據《三國志·魏書》本傳,死 葬漳河旁“西門豹祠西原上”。設七十二疑冢之說,見陶宗儀《輟耕錄·疑 冢》。後賢詩:此指宋人俞應符詩。詩云:“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 未知。直須盡發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葬君屍。”見陶宗儀《輟耕錄·疑冢》。

記載

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曹操,字孟德,沛國譙人(今安徽亳州)。挾天子令諸侯,其生前被漢獻帝封為“魏公”,後晉爵為“魏王”。死後“謚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曹操之子曹丕稱帝後,追其父為“魏武王”,廟號“太祖”,史稱“魏武帝”。出土的刻銘石牌稱“魏武王”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曹操稱“魏武王”只有很短的時間,正是他下葬時的稱謂。石牌不大可能銘稱“魏公”或“魏王”,更不可能稱“武皇帝”和“魏武帝”。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又名柳泉居士,聊齋先生,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淄博)人。早歲即有文名,深為施閏章、王士禛所重。屢應省試,皆落第,年七十一歲始成貢生。除中年一度作幕於寶應,居鄉以塾師終老。家境貧困,接觸底層人民生活。能詩文,善作俚曲。曾以數十年時間,寫成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並不斷修改增補。其書運用唐傳奇小說文體,通過談狐說鬼方式,對當時的社會、政治多所批判。著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及關於農業、醫藥等通俗讀物多種。還有文集13卷400多篇,詩集8卷900多篇,詞1卷100多闋,以及俚曲14種、戲3部、雜著5種。

其它相關

曹操墓的爭議

曹操冢曹操冢

自220年曹操逝世,關於曹操墓的具體位置便為歷朝歷代所爭議,共形成以下版本:

故鄉說

說曹操死於該年正月初二日入葬,且曹操葬於故里譙陵。

漳河說

說順治初年漳河乾涸,一漁夫見河中有大石板,旁有一隙,以碑文明記此乃曹操。

安陽說

又據《彰德府志》載,魏武帝曹操陵在今河南安陽靈芝村與今河北臨漳習文村一帶。

七十二疑冢說

民間傳說中的河北省磁縣古墓群被認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現已查明實際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

曹操墓的發現

曹操墓最近在河南省安陽被發現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部門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在河南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發掘的一座東漢大墓經權威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現場考證研究,認定該墓為魏武王曹操高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