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山鐵管

白公山鐵管

白公山鐵管是科學家在中國青海柴達木盆地一座名叫白公山的山頂上,發現數百根銹跡斑斑的遠古時代留下來的鐵管,附近是一個鹽湖。這些呈東西向延伸的鐵管,直徑較山下的小,從2厘米到4點5厘米不等。從殘留的鐵管形狀上看,有直管、曲管、交叉管、紡錘形管等,形狀奇特,種類繁多。白公山下有神秘的鐵質管狀物的訊息一經傳播開來,立即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科學家至今不清楚這些鐵管的來歷。一些專家學者認為這是外星人的遺存物。"在中國發現的古代廁所",這是網際網路上有關白公山鐵管來歷諸多奇特的新聞標題之一。

發現

科學家在中國青海柴達木盆地一座名叫白公山的山頂上,發現數百根銹跡斑斑的遠古時代留下來的鐵管,而附近是一個鹽湖,科學家至今不清楚這些鐵管的來歷。它們有何奇特之處呢?首先,它們是在一個完全無人居住的地方發現的——科學家尚未在那裡發現文明存在的任何跡象。其次,鐵管的尺寸相同,看起來好像是有意擺成一些圖案。對於這些鐵管的存在,沒有任何明確的說法,科學家似乎在它們是否屬於自然產物的問題上存在分歧。

神秘

白公山下有神秘的鐵質管狀物的訊息一經傳播開來,立即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一些專家學者認為這是外星人的遺存物。他們的依據是柴達木盆地地勢高,空氣稀薄,透明度極好,是觀測天體宇宙極理想的地方。依據這種觀點分析,托素湖一帶是星際交往的最好地方,外星人如光臨地球,托素湖應該是首選地點之一。

白公山山腳下依次分布著三個岩洞,中間的岩洞最大,而其餘的兩個已經被坍塌的碎石掩埋。中間的洞離地面約有2米,洞深約6米,最高處約8米。與通常所見的岩洞不同,它有點兒像人工開鑿的洞。洞內上下左右都是純一色的沙岩,除了沙子之外,沒有任何雜質。令人吃驚的是一根直徑為40厘米的大鐵管從山頂斜插到洞內,由於多年的鏽蝕,現在只能看見半邊管壁。另一根相同口徑的鐵管從底壁通入地下,只露出管口,可以量其大小,卻無法知道它的長短。洞口處有十餘根直徑在10到40厘米之間的鐵管子穿入山體,鐵管之間距離不等。管壁與岩石完全吻合,不像是先鑿好洞後放進管子,而好象是直接把鐵管插入堅硬的岩石。其餘處的鐵管都有這個特點,可見施工安裝技術非常高超,實在令人讚嘆。

洞口對面約80米處就是波光粼粼的托素湖,就在離洞口40多米的湖灘上,又有許多的鐵管散見於滿灘裸露的沙岩上。

揭密

專家分析

終於,準確破解謎團的轉機出現了:高軍平通過野外考察,發現鐵質管狀物內有植物碳化後的殘留物。周德安、高軍平據此認為管狀物是植物被沉埋後通過化學反應形成的植物化石。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發現。

高軍平在“外星人洞”的管狀物上分內外壁取下兩份樣品,送到蘭州大學分析測試中心進行化驗,通過一種精確度能夠達到10-9次方的等離子發射光譜測試,得知組成管狀物的有數十種常見的金屬元素和微量元素,同鄭劍東等人在北京的測試結果一致,有機物含量相差不多,但樣品中鉀和鐵含量的漸變規律,卻有利於管狀物是植物化石形成的觀點。管狀物內壁向外壁,鐵含量增加,鉀含量減少,有機物含量相差無幾。專家們通過觀測,雖然沒有發現樹幹、樹皮等植物結構的顯微鏡下證據,但從巨觀上卻發現了樹狀的同心圓結構,這些結構酷似樹木年輪,並且有的管狀物從外部狀態看,呈現出樹狀結構。如果這些管狀物曾經就是樹木,那么,今天已是戈壁的柴達木,昔日眾多的樹木又是來自哪裡呢?

揭開神秘面紗

距今數百萬年前,柴達木處於亞熱帶環境,當時青藏高原還在隆起,邊緣卻有高山圍繞,印度半島的 暖濕氣流進入盆地,使柴達木雨量充沛,植被茂盛,洪水暴雨不斷。激流攜帶泥沙復蓋了樹木,大樹從此進入了漫長的演化過程。

後來,喜馬拉雅山急劇升高,印度洋季風帶來的雨水被擋在喜馬拉雅山南坡。柴達木盆地氣候變乾變冷,水面逐年縮小,而諾木洪一帶是盆地的低洼處,後來湖水枯竭,青藏高原的隆起帶給柴達木盆地沙漠化和乾旱。托素湖一帶的地層開始了劇烈的沉積作用,使大樹被土壤和礫石深埋在地表之下數百米甚至上千米深。這個過程需要幾十萬年的時間。地表下的樹木經過脫水,自由氧逐漸消耗,環境由氧化轉為還原,這是鐵質管狀物形成的關鍵時期。管狀物周圍的鐵質,由三價鐵變成二價鐵,逐漸向疏鬆多孔的木質結構流動。按照地質理論,地層下每一千米深度,溫度就要增加33℃,在這樣的溫度和化學的條件下,樹木發生了一種有趣的變化:疏鬆的木質部逐漸腐爛,鐵質元素髮生化學反應,吸附在了不易腐爛的樹木韌皮部,這就是鐵質管狀物最初的形狀。

謎團

特殊地質現象說。有關青海“外星人遺址”的訊息被廣泛傳播後,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鄭劍東曾致電《北京晚報》說,他曾赴此處實地考察,所謂“外星人遺址”應該是一種特殊的地質現象。去年4月,11位中國地學界專家為此組成課題組,包括鄭劍東教授在內的6位專家親赴托素湖考察。據鄭教授介紹,這些奇特的管狀物分布在距今五六百萬年前的第三季砂岩層中,都呈現出鐵鏽般的深褐色,成分以氧化鐵為主。談到管狀物成因,鄭教授表示有多種可能。一種是植物埋葬形成的化石;另外管狀物也可能是砂岩層快速沉積形成,這在沉積岩石學上是很常見的現象。鄭教授本人則更傾向於地下岩漿上升到地面,岩漿中含鐵的物質凝聚形成了管狀物。雖然不排除人工鑽鑿、衝擊的可能,但專家組認為“外星人遺址”還是一種地質現象。鄭教授說:“從科學探秘的角度講,這些管狀物的確存在許多謎團,比如尺寸之大國內罕見,有的管狀物還有很強的放射性,但如能深入研究,我相信‘外星人遺址’的真正成因不久會大白於天下。”

白公山

白公山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西南40多公里處的懷頭他拉鄉,它四面被荒漠和沼澤包圍,沙梁與戈壁隨處可見。在白公山的西南有兩座高原湖泊如璀璨的明珠鑲嵌其上,一座叫托素湖,一座被稱為可魯克湖。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托素湖為鹹水湖,而可魯克湖為淡水湖,其間有一條叫巴音河的水流相連,但水質涇渭分明。在托素湖的東北角有一座白山,當地人稱作白公山。“外星人遺址”和眾說紛紜的神秘的鐵質管狀物就坐落在白公山下的岩洞裡。

奇怪的是,還有一些鐵管分布在湖水裡,有的露出水面,有的隱藏在鹹澀的湖水裡,形狀與粗細同灘上的鐵管相類似。

歷史上十件最神秘的古物

簡介:它們被一些人看作是外星人造訪地球、時空旅行者以及“亞特蘭蒂斯”這樣的失落文明的證據;它們的存在似乎是向我們證明,有些古代民族的文化遠比我們想像的先進。我們會不由自主地被這些令人感興趣、但常常奇異的古物的謎團或陰謀所吸引,即便是現代科學,也無法解釋清楚其中大多數古物的來歷。
都靈裹屍布 | 安蒂基西拉機器 | 白公山鐵管 | 羅馬十二面體 | 費斯托斯圓盤 | 巴格達電池 | 伏尼契手稿 | 哥斯大黎加巨型石球 | 科索人造物品 | 緬因硬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