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源

生物質能源

生物質是指通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種有機體,包括所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質能是太陽能的一種表現形式。目前,很多國家都在積極研究和開發利用生物質能。可以簡單的分幾類:一類是固體的,一類是液體的,一類是氣體的。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生物質能英文名稱:biomassenergy,bioenergy;biomassenergy定義1: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存儲在生物質內部的能量。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存儲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套用學科:電力(一級學科);可再生能源(二級學科)定義2:以生物質為載體、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形式。套用學科:資源科技(一級學科);能源資源學(二級學科)

生物質

生物能源生物能源

生物質是指通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種有機體,包括所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謂生物質能(biomassenergy),就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轉化為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同時也是唯一一種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質能的原始能量來源於太陽,所以從廣義上講,生物質能是太陽能的一種表現形式。目前,很多國家都在積極研究和開發利用生物質能。

分類

生物能源生物能源

所謂生物能源是一個非常廣泛的內涵。也就是說一切有機物質都含有能量,這個能量是從太陽能轉化過來的,表現為各種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組成部分,其中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等。這些化學物質中多含有能量,已經是從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我們把它用各種方法轉化出來就可以得到各種各樣的生物能。可以簡單的分幾類:一類是固體的,一類是液體的,一類是氣體的。大概可以分成這三類。
固體的是最容易被理解,生物質發電本身就是很多物質產料,甚至很多是廢棄物,拿去發電。另外還有一些做法,就是把固體的生物質很鬆散的,比如說秸稈、碎末、鋸末通過物理的辦法變成顆粒或者餅塊狀,這樣一來它的密度就提高了,再加上適當的鍋爐,就可以發生很大的變化。
液態裡面,一個是乙醇,一個是生物柴油。當然還有其他形式,比如說還有一種生物油的,通過熱反應的辦法,把生物制裂解,變成生物油的混合物,我們再把它拿去進行分餾,可以提取出各種各樣的物質,其中包括燃料,這是液體部分。講得更遠一點,美國人、歐洲人都在做將來從海藻裡面、藻類裡面直接提取油變成生物柴油。
氣態的生物能源就比較多了,跟大家相對熟悉一點的就是沼氣,沼氣在我們國家用了一百多年的歷史。大家對沼氣有一個認識,就是農民拿去做做飯、點點燈,實際上沼氣不只是農民做飯點燈,沼氣的有效成分是甲烷。在北京的朋友們現在天天使用的天然氣的有效成分也是甲烷,只是兩者之間含量不一樣,沼氣的甲烷含量只有50%到70%。而天然氣的甲烷含量要求達到96%以上,或者更高。假定我們通過一些辦法把生物質通過微生物的辦法轉化成為沼氣,再把沼氣提純、淨化,同樣可以做出所謂的生物天然氣。這種事情已經不是人們的想像,已經在歐洲國家,特別是在德國、瑞典已經在大規模使用。另外,一些氣體的做法,秸稈、氣化,在村子裡面搞氣化站,農民拿秸稈換氣,這種氣的成分跟天然氣的差別會大一些。不管怎么樣,它也是一種氣體能源。還有一種是通過熱化學的辦法也能夠產生一些生物氣。
總而言之,如果我們要講生物能源,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大類,十幾種品種,甚至以後會更多。所以我想首先上來講生物能源,遠遠不只是大家以前聽到的乙醇、生物柴油。做生物柴油的原料不夠用,雖然林業部門說你可以種一些毛楓樹小桐梓,或者是用地溝油拿來加工,這些東西的資源是不夠的。所以我們要把生物質能源的範疇大大的加大,這樣我們生物質能源的產業才能成為大大的氣侯。

特點

生物質能源有幾個特點: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廣泛分布性、生物質燃料總量十分豐富。

生物質能源與糧食的矛盾:目前,以糧食製造燃料,已經造成世界糧食緊張。發展生物質能源,要解決好糧食安全。

生物質能源的解決途徑:使用糧食生產外,更多應該利用桔乾、工業有機廢棄物,還可以種植生物質能源樹種、草種。就經濟性而言,種植高產能源草效益遠高於能源樹,是最快最有效的辦法,可以當年種植,當年收穫;一次種植多年收穫。除了利用廢棄物,人工種植,目前只有林占熺教授在蘭溪發電廠種植能源草發電成功,種植能源草需要大量土地,需要慎重考慮。

優點

生物能源生物能源

生物質能源的“至美”之處在於其既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徑之一,又兼具減輕環境污染的特點。在這一點上,作為生物質能源家族一員的能源作物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如甜高粱,不僅可以通過能量轉換替代化石液體燃料,保障能源安全,同時還能保障糧食安全,而且還能吸收二氧化碳,加工過程中無污染,原料得以物盡其用。

生物質能源的“美”還在於它是可再生能源領域唯一可以轉化為液體燃料的能源。它不僅具有資源再生、技術可靠的特點,而且還具有對環境無害、經濟可行、利國利農的發展優勢。

生物質能源的“美”還在於它可以有效促進能源農業的發展,能夠助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能源作物的大面積種植可以開發利用閒置的荒漠地、鹽鹼地,有利於這些質地差的土壤逐漸改良,更有利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還可以培育出致力於可再生能源利用領域的新型農民。不僅如此,它還可以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農民的收入來源也變得更加多元化。

綠色能源

生物能源又稱綠色能源,是指從生物質得到的能源,它是人類最早利用的能源.古人鑽木取火,伐薪燒炭,實際上就是在使用生物能源。“萬物生長靠太陽”,生物能源是從太陽能轉化而來的,只要太陽不熄滅,生物能源就取之不盡。其轉化的過程是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生物質,生物能的使用過程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形成一個物質的循環,理論上二氧化碳的淨排放為零。生物能源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開發和使用生物能源,符合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和循環經濟的理念。因此,利用高新技術手段開發生物能源,已成為當今世界已開發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內容。

但是通過生物質直接燃燒獲得的能量是低效而不經濟的.隨著工業革命的進程,化石能源的大規模使用,使生物能源逐步被煤和石油天然氣為代表的化石能源所替代.但是,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化石能源也被大規模利用,產生了大量的污染物,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為了進行可持續發展,以及化石能源的弊端日益顯現,生物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又被人們所側重。

政策推動發展

根據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發展目標,未來將建設生物質能發電550萬千瓦裝機容量,已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也確定了到2020年生物質發電裝機3000萬千瓦的發展目標。此外,國家已經決定,將安排資金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技術研發、設備製造及檢測認證等產業服務體系建設。總的說來,生物質能發電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發展燃料乙醇可以解決就業問題

生物質能源生物質能源

燃料乙醇還不僅僅單純解決能源環境問題,還和解決就業問題是相關的。燃料乙醇在可再生能源裡面使用的比例是最大的,去年全世界的燃料乙醇產量是5859萬噸,去年還生產了1360萬噸的生物柴油生物燃料在全球作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點,它是國家能源戰略,要解決進口石油問題、解決減排二氧化碳問題。美國去年燃料乙醇產量3180萬噸,有兩百個乙醇廠,不僅是減少了3.64億桶的進口石油,更重要的是有96.5萬個就業崗位,一萬噸乙醇可以解決50.67個人的就業問題,還有間接的就業問題,一萬噸乙醇有250.17個,直接間接加起來,一萬噸乙醇就是300個就業崗位,乘一下,就是90多萬個。而且在聯合國環境計畫署有四個國際組織,勞工組織、僱工組織、國際貿易聯合會在2008年9月發布了綠色職業報告,可再生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綠色崗位是這三個行業,有一組數據,2006年全球綠色崗位有30萬個,其中能源是117.4萬個,太陽能光熱是65萬個,這個主要在中國,聯合國對中國中國非常認可。這確實是解決了就業問題。他預測到2030年全球將有2040萬個崗位是綠色崗位。這個綠色崗位已經比現有的能源行業,石油、煤炭,比這個就業崗位要多得多。在這裡面,生物質能源主要指的是替代運輸燃料這一塊,就是1200萬個就業崗位。太陽能是661萬個,風能是230萬個。在美國歐巴馬綠色新政也是解決就業問題,讓老百姓有飯吃,經濟就恢復了。在中國就業問題更嚴重,即使將來農民有40%的比例,我們也有五六億人,怎么解決就業問題?我記得7月20號的新聞,那天的頭條就是評了誰是社會底層的人,社會最底層是窮二代大學生,就像唐家嶺住的那些,第二底層的是農民工,2.5億農民工,一半是80後。怎么解決這些人的就業問題?只有發展生物質能源。這些人沒有職業、沒有收入、沒有飯吃,可能就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所以我覺得我們一定要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不僅僅是燃料乙醇,剛才我講的比較具體的數字,我們還可以搞顆粒燃料、直燃發電,我們把這些都發展起來。我們減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減排了二氧化碳,還創造了工作崗位。人類最早用的其實是鑽木取火,最早的能源就是生物質能源。現在有了煤、有了石油,現在我們科技進步,我們又反回來,通過科技發展我們還是要利用生物質能源。

生物質能源生物質能源

2.發展城鎮化要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
城市化應該換作城鎮化,農村地區也有跟城市一樣的生活,農民何必到城裡來?美國現在是講要能源替代,其實最早美國搞燃料能源的初衷還是想穩定農村社區。他也是年輕人都跑到城裡去了。他最初的初衷是發展農村經濟。歐洲發展生物柴油是從環境的角度。現在可能就都是從能源在第一位了。美國是實現不進口油。他現在已經往這個目標來實現了。中國是沙特進口石油的第一大國,而美國變成第二了,並不是他用油少了,而是說他通過發展生物柴油。他3181萬噸的乙醇就減少了6414萬桶的油。他的GDP是533億美元。如果我們在農村,這些民工們每天也有千八百塊錢的收入,他為什麼要到城市裡來?而且這是一個環境發展的產業鏈,比如說我們要形成未來的循環產業,低碳高效的產業鏈,農民工都有了收入,農民誰願意到城市裡面來?他到城市裡面來是因為在家鄉掙不到錢。在歐洲、美國早就有這個概念了,具新聞報導,海南的瓊海倒辣椒,07年倒了一次,2010年又倒了兩次。如果作為一種替代石油的產品,可以說他的市場是無窮大的,有多少可以賣多少。這樣就解決了市場問題了。
巴西確實是得天獨厚,一年有9個月有新鮮甘蔗可以榨汁,可以做糖或者是生產乙醇。做乙醇是替汽油,替石油有多少就替多少,這根本不存在市場問題。08年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孫淳帶隊參加了國際生物燃料大會,有90個國家的副部長級的代表,還有24個國際組織,那個會上盧拉講,發現了油田,我們不採,我們就搞燃料乙醇。這確實帶動經濟發展。對於中國來講,為了保證蔗農的利益,涉及到資金周轉不開。如果我們把糖和乙醇聯產起來,有聯動的機制,糖貴了做糖,糖便宜了做燃料乙醇,這樣就沒有人跳樓了。
現在我們國家對於燃料乙醇企業名義上有補貼,乙醇價格按90號出廠價的91.11%來賣。90號出廠價大約在七千左右。免消費稅,增值稅先征後退,還給補貼。原來定的政策是每噸補1373,實際上沒有這么執行,成了賠得多補得多,賠得少補得少。

數目

由於地球上生物數量巨大,由這些生命物質排泄和代謝出許多有機質,這些物質所蘊藏的能量是相當驚人的。根據生物學家估算,地球上每年生長的生物能總量約1400—1800億噸(乾重),相當於目前世界總能耗的10倍。我國的生物質能也極為豐富,現在每年農村中的秸稈量約6.5億噸,到2010年將達7.26億噸,相當於5億噸標煤。柴薪和林業廢棄物數量也很大,林業廢棄物(不包括炭薪林),每年約達3700m3,相當於2000萬噸標煤。

地位

隨著人類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各國政府開始關心重視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利用。雖然各國的自然條件和技術水平差別很大,對生物質能今後的利用情況將千差萬別,但總的來說,生物質能今後的發展將不再像最近200多年來一樣日漸萎縮,而是重新發揮重要作用,並在整個一次能源體系中占據穩定的比例和重要的地位。

相似性及可獲得性

秸稈秸稈

生物質能的獲得性

生物質能的載體是有機物,所以這種能源是以實物的形式存在的,是唯一一種可儲存和可運輸的可再生能源。而且它分布最廣, 不受天氣和自然條件的限制,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即有生物質存在。從利用方式上看,生物質能與煤、石油內部結構和特性相似,可以採用相同或相近的技術進行處理和利用,利用技術的開發與推廣難度比較低。另外,生物質可以通過一定的先進技術進行轉我國微藻製備生物柴油技術世界領先換,除了轉化為電力外,還可生成油料、燃氣或固體燃料,直接套用於汽車等運輸機械或用於柴油機,燃氣輪機、鍋爐等常規熱力設備,幾乎可以套用於目前人類工業生產或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在所有新能源中,生物質能與現代的工業化技術和目前的現代化生活有最大的兼容性,它在不必對已有的工業技術做任何改進的前提下即可以替代常規能源,對常規能源有很大的替代能力,這些都是今後生物質能發揮重要作用的依據。

化學角度看

從化學的角度上看,生物質的組成是C-H化合物,它與常規的礦物燃料,如石油、煤等是同類。由於煤和石油都是生物質經過長期轉換而來的,所以生物質是礦物燃料的始祖,被喻為即時利用的綠色煤炭。正因為這樣,生物質的特性和利用方式與礦物燃料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充分利用已經發展起來的常規能源技術開發利用生物質能。但與礦物燃料相比,它的揮發組分高,炭活性高,含硫量和灰分都比煤低,因此,生物質利用過程中SO2、NOx的排放較少,造成空氣污染和酸雨現象會明顯降低;這也是開發利用生物質能的主要優勢之一。

開發形式

秸稈顆粒秸稈顆粒

人類走向以生物能源開發利用為標誌的可再生能源時代,意義十分重大:能大量利用農村的土地,提高農民收入,直接增加能源供給、改善大氣環境,使二氧化碳的排放與吸收形成良性循環,緩解二氧化碳排放的壓力,當前生物能源的主要形式有沼氣、生物制氫、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

沼氣是微生物發酵秸稈、禽畜糞便等有機物產生的混合氣體,主要成分是可燃的甲烷;生物氫可以通過微生物發酵得到,由於燃燒生成水,因此氫氣是最潔淨的能源。

生物柴油:是利用生物酶將植物油或其他油脂分解後得到的液體燃料。

作為柴油的替代品更加環保.燃料乙醇是植物發酵時產生的酒精,能以一定比例摻入汽油,使排放的尾氣更清潔,雖然現在的主要能源還是化石能源,但是生物能源的前途無量。雖然生物能源的開發利用處於起步階段,生物能源在整個能源結構中所占的比例還很小,但是其發展潛力不可估量。以我國為例,目前全國農村每年有7億噸秸稈,可傳化為1億噸的酒精,南方有大量沼澤地,可以種植油料作物,發展生物柴油產業.加上禽畜糞便,森林加工剩餘物等,我國現有可供開發用於生物能源的生物質資源至少達到4.5億噸標準煤,相當於我國2000年全部一次能源消費的40%。

影響開發利用的因素

生物質能源生物質能源

影響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因素很多,所以不同的預測方法結果差別很大,從100到300EJ,但不論哪種預測方法都說明了生物質在未來的能源體系中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不論那個時合肥金意公司生物柴油煉油平台間,生物質能總是總能耗的10-30%之間。

由於我國目前的生物質能主要是在農村經濟中利用,所以農村未來能源需求和消耗情況對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量影響很大,有關資料對我國農村今後能源使用情況作了預測,這個指標可以較大程度上反映我國今後生物質能消耗的趨勢。它的預測按兩種,第一種是常規方案預測,即建立在現時生物質能發展情況的基礎之上的預測,其結果是各時段(2000、2010、2030、2050)的生物質利用量的增長速度分別為8.9%、7.7%、8.0%、3.6%;第二種是加強方案預測,即以突出強調生物質能對化石能源的替代為依據的預測,其結果是各時段的發展速度分別為9.6%、8.0%、7.4%、4.5%。

商業化推廣要有示範。目前國家搞的燃料乙醇都是屬於第一代燃料乙醇,就是用玉米,目前五家廠子有四家都是用玉米。溫家寶總理有一個批示,發展生物燃料不征糧、不征地、不破壞生態環境。現在玉米肯定不行。高粱可以,這是全世界公認的。目前田高粱是用裡面的蔗糖來直接發酵做乙醇。如果要用纖維素乙醇,涉及到要水解、發電,做了以後剩下的渣滓可以發電。發電的審批手續簡單一點,所以現在發展起來了。燃料乙醇確實是審批手續比較麻煩,目前就有五家,非糧原料現在又沒有技術,非糧原料的供應體制沒有建立起來,能源農業的機制沒有建立起來。現在國家一定要有支持,國家要拿出錢來做示範,示範好了以後才去推廣,這也是社會主義國家優越性之一。這也是我們呼籲國家來支持做的事。確實是條條框框很多。

循環經濟

生物能源的開發利用,可帶來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循環經濟。以巴西以例,垃圾正在變成有價值的能源。根據巴西有關行業協會統計,2004年巴西回收鋁易拉罐90億個,回收率達到96%,居世界第一。其他各類垃圾的回收率也居世界前列,創造了循環經濟模式。回收的垃圾,根據分類,被用於不同的方面,其中大部分非金屬類的垃圾均可以轉化為能源,生物能源作為綠色能源,具有可再生的特點,而化石能源卻是不可再生能源,這是生物能源的一大優勢。根據估算,地球的石油枯竭期最多可延長到百年,而對於中國這個石油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來說,石油穩定供給不會超過20年,而生物能源主要利用澱粉質生物如植物、薯類作物秸稈等加工成其他燃料,從大範圍來看具有大量的來源,據專家估計,全球每年產生的生物質能的儲量為1800億噸,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因此,生物能源在將來大有可為,尤其是在石油供應緊張的時候,生物能源將大顯身手。

面對如此數量巨大的生物質資源,如何提高生物能源的開發利用水平也是一個科學性的問題。在石化能源仍為主要能源的時代,生物能源的開發技術也異常重要,因為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以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非糧引導政策檔案我國為例,國內大約有20億畝荒山荒地可用於發展能源農業和能源林業,而且我國的產能微生物研究、生物轉化研究,過程與設備研究等已趨成熟,石油替代產品的開發技術也具備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條件。因此,政府應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制定生物能源的發展政策焉規劃,合理利用各種手段來支持和推進生物能源的開發利用,應借鑑國外的成功經驗,與我國的實際相結合,極大地推動生物能源的開發利用。

展望未來

中國情況

生物質能源生物質能源

由預測可知,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利用生物質能的比例將越來越少,到2050年,農村生物質能的利用中傳統利用方法不到1%,但是,生物質能的現代化利用技術的比例將越來越高,到2050年可能達到農村總能耗的13%。另外,從預測中可以看出天然生物質能在農村能源的比例隨時間推移將越來越少,從30%降到13.7%左右,但是不管那個時期,也不管那個方案,生物質能在農村能源中的比例都很大(高於14%),而且是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占可再生能源的50%以上),這可以充分說明生物質能在今後幾十年內在我國農村能源,甚至於我國能源體系的重要地位。

世界進展

合成生物學的發展,通過基於系統生物學原理的計算機輔助人工設計與次生代謝鏈的酶系統基因合成、代謝工程技術將富油生物進行基因工程改造成能夠使生物柴油高產量與分泌的轉基因生物,從而實現規模化利用太陽能的生物能源產業,美國著名的文特爾私立研究所已經獲得幾億美元的投資,一旦成功產業化,將帶來石油與汽車工業的技術變革。

能源林效益簡單分析

2005年以來,瑞典柳樹無性系能源林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大,主要與瑞典農民貿易協會及其他各種機構把柳樹作為一種農作物來推廣有關。同時政府的補助金制度也為柳樹能源林的大面積推廣提供了必要條件。目前,瑞典南部及中部柳樹能源林約有11 000hm,其中2 000hm是1994年種植的,1995年計畫種植5 000hm。這些能源林每年每公頃平均的生物量生產為10~12t,相當於25~30m木材或4~5m燃油,約合25-30桶原油。如將所產的生物量用來發電,按照我國國產直燃發電機組發電效率單位電量原料消耗量1.37kg/kwh計算,這些能源林每年每公頃可供發電7300-8760kwh;若按照進口直燃發電機組發電效率單位電量原料消耗量1.05kg/kwh計算,則每年每公頃可供發電9500-11430kwh。如果以竹柳作為分析對象,在超高密度(150000-20000萬株/hm)、超短期輪伐(輪伐期1~2年)的情況下,生物能源有關圖片其每年每公頃平均的生物量生產可達37.8t以上,相當於94.5m木材或15.12m燃油,約合94桶原油。受目前全球金融風暴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暴跌,按照當前跌後價格平均43美元/桶計算,每年每公頃產值4042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7500元(匯率6.8)。如將所產的生物量用來發電,按照我國國產直燃發電機組發電效率單位電量原料消耗量1.37kg/kwh計算,這些能源林每年每公頃可供發電27560kwh;若按照進口直燃發電機組發電效率單位電量原料消耗量1.05kg/kwh計算,則每年每公頃可供發電36000kwh。電價按照0.5元/kwh計算,每年每公頃產值為13780-18000元 。

成功案例

目前,林占熺教授在蘭溪種植能源草成功通過驗收,是國內唯一套用成功的能源草實踐。他試驗的能源草的灰分小、熱值高、含二氧化硫很小,經濟效益高,適種範圍廣。

其種植的能源草一般畝產乾草7-11.5噸,每年收割2-3茬。種植一次,多年收割,而且,能源草的根系發達,有利於水土保持。每年3、4月份種植,一年可以長到5-7米。半年3.5-5米。和蘆竹、蘆葦等空心草種不同,其是實心的,所以乾物質重量大。

生物質能源林占熺教授和他種植的能源草,每年每畝35噸鮮草

由於林占熺的能源草開花結子率很低,沒有物種侵入的威脅。引進培育了20多年,已經培育出適應我國氣候土壤條件的品種。

能源草之所以為能源草,要具備適應氣候土壤條件,和光合作用轉化率最高的特點。

歸納起來,能源草要具備以下特點,才有推廣價值:

1、環保、不造成物種侵害;

2、經濟效益高,相同熱值不能高於煤炭等;

3、適用於鍋爐燃燒,不能破壞鍋爐;

4、不能占用農田。用荒地、鹽鹼地、旱地、沙地等非農田種植。

中國的利用現狀

生物質能源生物質能源

中國已經開發出多種固定床和流化床氣化爐,以秸稈、木屑、稻殼、樹枝為原料生產燃氣。2006年用於木材和農副產品烘乾的有800多台,村鎮級秸稈氣化集中供氣系統近600處,年生產生物質燃氣2,000萬立方米。

中國政府及有關部門對生物質能源利用也極為重視,己連續在四個國家五年計畫生物能源諷刺漫畫將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研究與套用列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開展了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如戶用沼氣池、節柴炕灶、薪炭林、大中型沼氣工程、生物質壓塊成型、氣化與氣化發電、生物質液體燃料等,取得了多項優秀成果。政策方面,2005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起已經正式實施,並於2006年陸續出台了相應的配套措施。這表明中國政府已在法律上明確了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質能在現代能源中的地位,並在政策上給予了巨大優惠支持,因此,中國生物質能發展前景和投資前景極為廣闊。

中國在生物質能源方面,目前主要是雅津甜高粱秸稈和籽粒加工乙醇,渣加工顆粒燃料作為替代煤炭可再生能源。在光能套用方面,中國的光能農業發展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太陽能和農作物種子的直接結合,促使太陽能深層次的發展和利用。

生物質能的新利用,脂肪燃料快艇

  紐西蘭業余航海家和環境保護家皮特·貝修恩宣布,他將駕駛以脂肪為動力的快艇“地球競賽”號,進行一次環球航行。據悉,貝休恩將於2008年3月1日從西班牙的瓦倫西亞出發,開始全長約4.5萬公里的環球航行。貝休恩表示,他打算挑戰英國船隻“有線和無線冒險”號於1998年創造的75天環球航行的世界紀錄。脂肪當燃料“地球競賽”號被稱為世界上最快的生態船,造價240萬美元,融合多項高科技。“地球競賽”號長約23.8米,形似一隻展翅欲飛的天鵝。船身有三層外殼保護,內有兩個功能先進的發動機,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40節(約74公里),即使航行在巨浪中,速度也不會減慢。

雖然動物脂肪種類豐富,但貝修恩計畫只利用人類脂肪轉化成的生物燃料作為“地球競賽號”的動力來源,百分之百採用生物燃料完成一次環遊世界的環保之旅

為了能募集到足夠的脂肪生物燃料,貝修恩身先士卒,主動躺到了手術台上。然而整形醫生儘管做了很大努力,從他體內抽出的脂肪也只夠製造100毫升的生物燃料。他的兩名助手抽出的10升脂肪能夠製成7升生物燃料,可供“地球競賽”號航行15公里。而皮特進行“綠色”環遊世界之旅,以打破英國“有線和無線冒險者”號於1998年創造的75天環遊世界的紀錄,總共需要7萬升的生物燃料,也就是說,皮特需要胖子志願者們捐贈出大約7萬公斤的脂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