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艾葉

甘遂艾葉【英文名】ArgyWormwoodLeaf【拉丁名】FoliumArtemisiaeArgyi【內容介紹】:艾葉(《本草經集注》)

【草藥名】:艾葉其他名稱:艾冰台艾蒿醫草灸草蘄艾黃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蓮頭阿及艾陳艾
【英文名】ArgyWormwoodLeaf
【拉丁名】FoliumArtemisiaeArgyi
【內容介紹】:
艾葉(《本草經集注》)

植物形態

艾(《詩經》),又名:冰台(《爾稚》),艾蒿(《爾雅》郭璞注),醫草(《別錄》),灸草(《埤雅》),蘄艾(《蘄艾傳》),黃草(《綱目》),家艾(《醫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蓮頭、阿及艾。
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
莖直立,圓形,質硬,基部木質化,被灰白色軟毛,從中部以上分枝。
單葉,互生;莖下部的葉在開花時即枯萎;中部葉具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具粗鋸齒,上面暗綠色,稀被白色軟毛,並密布腺點,下面灰綠色,密被灰白色絨毛;近莖頂端的葉無柄,葉片有時全緣完全不分裂,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
花序總狀,頂生,由多數頭狀花序集合而成;總苞苞片4~5層,外層較小,卵狀披針形,中層及內層較大,廣橢圓形,邊緣膜質,密被綿毛;花托扁平,半球形,上生雌花及兩性花10餘朵;雌花不甚發育,長約1厘米,無明顯的花冠;兩性花與雌花等長,花冠筒狀,紅色,頂端5裂;雄蕊5枚,聚藥,花絲短,著生於花冠基部;花柱細長,頂端2分叉,子房下位,1室。
瘦果長圓形。
花期7~10月。
生長於路旁、草地、荒野等處。
亦有栽培者。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等地。
本植物的果實(艾實)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同屬植物野艾,又名:火艾、五月艾。
高45~100厘米。
中部葉1~2回羽狀分裂,裂片橢圓形、披針形至線形,全緣或有鋸齒,葉上面無腺點,近禿淨,下面被白色絲狀毛;上部葉近乎無柄,裂片狹窄如線.花期9~10月。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其葉亦可作艾葉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