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鐘花

吊鐘花

吊鐘花(Enkianthus quinque florusLour),杜鵑花科,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黃色;多分枝,枝圓柱狀,無毛。冬芽長橢圓狀卵形,芽鱗邊緣具白色絨毛。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吊鐘花(Enkianthus quinque florusLour),杜鵑花科(Ericaceae),灌木或小喬木,高1-3(-7)米;樹皮灰黃色;多分枝,枝圓柱狀,無毛。冬芽長橢圓狀卵形,芽鱗邊緣具白色絨毛。葉常密集於枝頂,互生,革質,兩面無毛,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3-)5-0厘米,寬(1-)2-4厘米,先端漸尖且具鈍頭或小

吊鐘花吊鐘花
突尖,基部漸狹。花通常3-8(-13)朵組成傘房花序,從枝頂覆瓦狀排列的紅色大苞片內生出,苞片長圓狀橢圓形、匙形或線狀披針形,膜質;花梗長1.5-2厘米,綠色,無毛;花萼5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長2—4毫米;花冠寬鍾狀,長約1.2厘米,粉紅色或紅色;雄蕊10枚,短於花冠,花絲扁平,白色,被柔毛,花葯黃色;子房卵圓形,有5條脊痕,無毛,花柱長約5毫米,無毛。蒴果橢圓形, 淡黃色,長8-12毫米,具5棱;果梗直立,粗壯,綠色,長3—5毫米,無毛。花期3—5月,果期5—7月。

基本資料

吊鐘花吊鐘花
學名:Enkianthus quinque florus
英名:Evergreen Enkianthus
別名:鈴兒花燈籠花吊鐘海棠
科名:
杜鵑花科
花語:隱藏的美
繁栽要點:
播種扦插壓條繁殖。生長季節,可適當施追肥,則花枝繁茂。

半常綠草木至小喬木。枝輪生。葉革質,橢圓形。傘形花序頂生,常5朵-8朵,下垂,花冠鍾狀,粉紅色。花期1月-2月。原產廣西廣東雲南等地。喜產廣西、廣東及雲南等地。喜溫暖、濕潤,喜陽,宜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土壤。

園藝品種

吊鐘花吊鐘花
燈籠花又名倒掛金鐘、吊鐘海棠,為多年生草本花卉,它的種類繁多,主要花色有紅、紫、白三個品種。

1、珊瑚紅倒掛金鐘(var.corallina):叢生性矮生品種,葉色暗,花大輪;萼緋紅色,花冠堇色。

2、球形短筒倒掛金鐘(var.globosa):枝條無毛下垂,葉脈紅色,花梗長萼片緋紅色;花瓣鮮青堇色,長度約為萼裂片的1/2。

3、異色短筒倒掛金鐘(var.discolor):叢生性矮性品種,枝條暗紫紅色。葉小,3枚輪生,卵狀披針形。花小,多數;萼紅色,筒部細短;花瓣鈍頭,比萼裂片短。

4、雷氏短筒倒掛金鐘(var.riccartonii):枝條細長下垂。葉極小。花長而下垂;萼筒鮮紅色,花瓣堇色。

5、白萼倒掛金鐘(F.Alba~coccinnea):為栽培雜種。萼筒白色,較長,裂片反卷,花瓣紅色。

6、長筒倒掛金鐘(F.fulgens):株高1~2米,疏生柔毛,底下部具塊狀莖。枝條稍多汁,帶紅色,葉較長,長10~20厘米,寬5~12厘米。萼筒長管狀,基部細長,鮮朱紅色,長5~7.5厘米。花瓣短,長1厘米,深緋紅色。

7、三葉倒掛金鐘(F.tri-phylla):低矮叢生灌木,高20~50厘米,葉常3枚輪生,葉表綠色,葉背鮮紅褐色,葉脈上密生絨毛。花朱紅色,長4厘米,萼筒長,上方擴大,花瓣很短.

形態特徵

吊鐘花吊鐘花
短筒倒掛金鐘(F.magellanica):附生常綠灌木,高約1m。枝條密生剛毛。葉卵狀披針形,近肉質。花序腋生,近傘形,花4-6(8),花冠筒紅色,裂片三角形,淡綠色。分布於雲南西部北部,生於海拔2200m左右處,附生在老樹或岩石上。枝條稍下垂,帶紫紅色,葉對生或輪生,卵狀披針形,葉緣具疏齒牙,有緣毛,葉面鮮綠色具紫紅色條紋;花單生葉腋,花梗細長下垂,長約5厘米,紅色,被毛,萼筒緋紅色,較短,約為萼裂片長度的1/3,花瓣也比萼裂片短,呈倒卵形稍反卷,蓮青色。

莖光滑,小枝細長;葉對生,披針狀卵形或卵形,葉緣有鋸齒,先端尖;花腋生,花梗長3~4厘米,花朵倒垂,萼筒與萼片近等長,深紅色,裂片平展或上卷;花瓣4枚。

生活習性

吊鐘花吊鐘花
原產美洲熱帶及紐西蘭。喜涼爽、濕潤的環境,不耐炎熱高溫,生長適溫為15℃~20℃,要求腐殖質含量豐富,排水良好的肥沃沙質壤土。以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壤為宜,冬季溫度不低度於5攝氏度。

繁殖常駐用扦插繁殖,全年均可,以春、秋生根較快。插穗以頂端嫩枝最好,長7--8厘米,插於沙床,保持濕潤,插後10天左右生根,9月即能上盆。栽培盆栽土壤應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積水易發生爛根死亡。春、秋季生長迅速,每旬施肥1次。夏季高溫,停止施肥。放置通風涼爽處,盛夏避免強光直射。經常澆水,增加空氣濕度。倒掛金鐘枝條細弱下垂,需摘心整形,促使分枝,花期少搬動,防止落蕾落花。

病蟲害常發生枯萎病和鏽病,用20%萎銹錄乳油400倍液噴灑防治鏽病,用10%抗菌劑401液1000倍液施入土壤防治枯萎病。通風不好,易發生蚜蟲、介殼蟲和粉虱危害,可用40%氧化樂乳油1000倍液噴殺。

套用倒掛金鐘為多年生灌木,開花時,垂花朵朵,婀娜多姿態,如懸掛的彩色燈籠,盆栽適應於客廳、花架、案頭點綴,用清水插瓶,既可光賞,又可生根繁殖。

繁殖技術

扦插

吊鐘花吊鐘花
常於春末秋初用當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扦插,或於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於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建議使用本站提供的已經配製好並且消過毒的扦插基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鹼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進行嫩枝扦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把枝條剪下後,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的上方大約1公分處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葉節下方大約為0.5公分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鋒利)。

進行硬枝扦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後,選取去年的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20℃~30℃,低於20℃,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於30℃,插穗的上、下兩個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並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後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扦插後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

扦插後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證插穗鮮嫩能進行光合作用以製造生根物質。但沒有生根的插穗是無法吸收足夠的水分來維持其體內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須通過噴霧來減少插穗的水分蒸發:在有遮蔭的條件下,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於水中。

吊鐘花吊鐘花
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因為插穗還要繼續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和生根的物質來供給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於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後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後,再逐步移去遮光網: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

壓條繁殖
選取健壯的枝條,從頂梢以下大約15~30公分處把樹皮剝掉一圈,剝後的傷口寬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剛剛把表皮剝掉為限。剪取一塊長10~20公分、寬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濕的園土,象裹傷口一樣把環剝的部位包紮起來,薄膜的上下兩端紮緊,中間鼓起。約四到六周后生根。生根後,把枝條邊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

上盤移栽
小苗裝盆或養了幾年的大株轉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質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薄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根系分開,避免燒根。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遮蔭環境養護一周。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栽培管理

吊鐘花吊鐘花
它雖嬌艷美麗,但卻經不起炎夏陽光的灼烤。性喜涼爽、濕潤的氣候環境,生長適溫10℃—25℃,冬季要求陽光充足,夏季要有半陰的環境。當夏季氣溫超過38℃時,新陳代謝緩慢,生長處於停滯狀態,這時常出現落葉、爛根現象,若不採取有效措施,便會引起整株死亡。

避暑遮蔭。進入夏季,若氣溫超過30℃時,要避開強烈的陽光暴曬,白天可將盆株移置陽台下面陰涼通風的地方,日落後再搬上陽台(最好置於蔭棚或樹蔭下)。提前將盆株從南面陽台移置北面陽台上去以避開日照。將盆株置於較大的竹筐或紙箱中,四周壅以鬆軟的盆土,以防花盆直接被陽光炙烤。

增溫降溫。將半塊或整塊磚放入容器中,容器中注入清水(水要高過磚面),再將盆株置於磚上,可長期降溫。將盆株移置樓下通風避光處,在地下挖個小土坑,把盆株埋人土中,等到秋天再將盆株置於室內。盆株一旦被烈日曬熱後,在尚未散熱之前,切不可向葉片上及花盆內澆水,以防冷熱不均,導致意外的損傷。在防暑降溫期間,由於光照減少,要控制澆水,切勿過多過頻,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即可。

防止雨淋。夏季是多雨的季節,下雨前,要把盆株置於避雨的場所,如遇雷雨來不及移置花盆,應及時將盆中的積水倒掉。如這時盆內仍然過濕,可用燒過的木炭碎末灑在盆土表面,使過多的水蒸發掉一部分。若盆土內的水分較長時間蒸發不掉,盆土過濕,也易導致落葉、爛根,致使整株死亡。

一、土壤:喜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二、水分:冬季及雨季2-3天澆水一次,秋季及晴天每天澆水一次,夏季處於半休眠狀態時要控制水分,防止脫葉、爛根現象發生。
三、日照:喜陽光充足的環境,日照不足易徒長,造成開花減少。
四、肥料:定植前施足有機肥,生長前期控制氮肥,防止徒長,花期增施磷鉀肥。
五、溫度:生長適溫為15-25度,夏季怕炎熱高溫,氣溫超過30度,就會進入半休眠狀態,冬季不得低於5度。

吊鐘海棠繁殖要點

養護的重點,一是將植株置於蔽蔭、通風、涼爽與避雨處;每日多次向葉面噴水,地面灑水,降低溫度,增加空氣濕度。二是對多年生老株實行勒水停肥,順利度過休眠期。植株宜在霜降前入室,清明過後出室,室溫宜保持在5℃以上。遇寒流與風雪天氣,室外發生冰凍時,最好搬回室內。摘心與整形對多年生植株宜在冬季摘心,剪去頂部5厘米至6厘米的嫩梢,促其多分枝。夏季休眠期短截細弱彎垂的徒長枝,使秋季開花繁茂。新栽培的幼株,在長至20厘米至30厘米時,去頂定乾,促發側枝,形成分枝多而均勻的株形。立秋前後進行二次摘心,迎來第二個盛花期。入室前進行一次全株修剪整形,剪去枯枝、弱枝、內向枝、過密枝,短截徒長枝,以利聚焦養分,促發冬芽,為下一年打下基礎。
常駐用扦插繁殖,全年均可,以春、秋生根較快。插穗以頂端嫩枝最好,長7~8厘米,插於沙床,保持濕潤,插後10天左右生根,9月即能上盆。

藥用功效

純天然燈籠花生於高山森林中,兩年一次開花,具有減肥消斑、美容養顏,去火、平肝明目等功效。

燈籠花對腎虧、腎虛引起的腰腿酸痛、四肢痙攣、腎重不舉,坐臥難支,尿頻尿濁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將燈籠花與綠茶加在一起沖泡,以適宜的水溫泡開,一杯透明的茶水里有嫩葉與燈籠載沉載浮,那是極為賞心悅目的。取本品2--3朵,開水沖飲,也可加入玉美人、冰糖同飲。

套用價值

吊鐘花朵朵成束,好似鈴鐺吊掛,花白粉色,妖嫩媚人,晶瑩醒目,花期正值元旦春節,長期以來作為吉祥的象徵,為廣東一帶傳統的年花,每到節日為大型插花所不可缺少的材料。

吊鐘花吊鐘花
吊鐘花吊鐘花

花的海洋

花,人類的密友,大自然帶給人類神秘的禮物,是它給我們的生活填充了斑斕的色彩,當人們情緒低落的時候,需要它的陪伴,帶給我們好心情;當人們幸福喜悅的時候,也有它的陪伴,讓我們更加喜慶。現在就跟我去看花吧!

杜鵑花科·綟木亞科植物

綟木亞科,杜鵑花科的一個亞科。通常為常綠灌木,植株大多無毛,稀有鱗片或腺毛;花通常5數;花萼與子房分離,花受精後花萼大小几無變化;花冠壇狀或鍾狀,花後脫落;花葯頂孔裂或縫裂,背部有芒或鈍形無芒;蒴果室背開裂,果瓣中部有隔膜;種子有翅或無翅。 約含16屬,主產美洲,大多數產暖溫帶,少數種類產歐洲和北西伯利亞,亞洲分布於東喜馬拉雅,南至東南亞巽他群島,1屬產非洲,限於馬達加斯加。中國有7屬:岩須屬、吊鐘花屬、木藜蘆屬、馬醉木屬、珍珠花屬、金葉子屬及地桂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