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劇團

甘肅省隴劇團,其前身為甘肅省戲曲劇院道情劇團,成立於1959年2月。建團40年來,先後創作、改編、移植、演出劇目200餘部,觀眾達上千萬人次,產生了不少獨具藝術魅力的保留劇目,如大型歷史故事劇《楓洛池》、《假婿乘龍》、《狀元與乞丐》、《異域知音》、《莫高聖土》,大型現代劇《天下第一鼓》、《石龍灣》、《燕河風波》、《臥牛奔月》等。

劇團簡介

甘肅省隴劇團成立於1959年2月,其前身為甘肅省戲曲劇院道情劇團。 建團40年來,先後創作、改編、移植、演出劇目200餘部,觀眾達上千萬人次,產生了不少獨具藝術魅力的保留劇目,如大型歷史故事劇《楓洛池》、《假婿乘龍》、《狀元與乞丐》、《異域知音》、《莫高聖土》,大型現代劇《天下第一鼓》、《石龍灣》、《燕河風波》、《臥牛奔月》等。

楓洛池》1959年晉京參加建國10周年慶典演出,榮獲中國戲曲音樂新興劇種音樂開拓金牌獎;《異域知音》、《燕河風波》1985年分獲甘肅省戲劇調演演出一、二等獎;《天下第一鼓》參加第三屆中國藝術節,榮獲文化部第三屆文華新劇目獎和文華導演獎,獲甘肅省首屆敦煌文藝獎;《莫高聖土》參加第四屆中國藝術節;《石龍灣》在1997年甘肅省新創劇目調演中榮獲優秀演出獎等10個獎項;《鼓舞太平》1996年參加北京舉行的“中華青年鑼鼓擂台大賽”獲“參賽獎”和“最佳動作獎”。

歷史沿革

隴東道情歷史悠久,唐代隴東就建有道觀,道教音樂繁衍不斷。明、清以來在道教音樂基礎上,民間藝人逐漸吸收當地民間音樂營養,增加了二股弦等樂器,演變為以皮影形式流傳在隴東環縣、華池、慶陽一帶的隴東道情。清同治年間,環縣著名道情藝人解長春(1843-l916年)的皮影班曾在寧夏、內蒙、陝北以及當地流動演出多年,頗受民眾讚賞。解畢生致力於道情演唱和皮影技藝的革新,將原來用的二股弦改為四股弦,在木梆上加個小銅鈴,每敲一下,梆鈴並響,稱為“水梆子”。在他的傳授和影響下,人才輩出,隴東道情進入興盛時期。於清末民初,根據地域條件的不同和藝人們的不同條件和特點,形成了不同風格的唱腔流派。

環縣南部流行的唱腔委婉細膩,清新流暢,長於抒情,代表藝人有活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的史學傑、敬廷璽、敬乃良、馬召川等。環縣北部流傳的唱腔質樸沉厚,高昂激越,長於敘事,代表藝人有活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的徐元璋、魏元壽梁世倉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的革命文藝工作者,在利用隴東道情進行宣傳鼓動工作的同時,對隴東道情進行了初步蒐集和整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甘肅省文化部門先後於1952年、1958年和1963年三次組織大批戲曲、音樂工作者,對隴東道情進行了系統的蒐集、整理,共徵集到劇本六十二本,各路藝人唱腔二百餘段,曲牌一百四十六首,打擊樂譜五十四種,民歌六十二首,錄音資料達三千一百二十米,並彙編成《隴東道情》一書,以及《隴東道情年考譜系表》等重要資料。隴東皮影走上舞台最早的是以演唱形式出現的。

1956年 全國民族民間舞蹈會演,甘肅代表團的史學傑、徐元璋敬廷璽、趙建吉等老藝人,以坐唱形式在懷仁堂演唱了隴東道情《二姐娃做夢》,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其他領導人的稱讚和鼓勵。

l957年 慶陽縣秦劇團以真人在舞台上試驗演出了《劉巧兒》 、《殺廟》。

1958年 環縣秦劇團試驗演出了《金碗釵》、《高山流水》、《挑女婿》、《三里灣》、《殺廟》等劇目。甘肅省秦劇團在1958年西北五省(區)戲劇觀摩演出大會上演出的隴東道情傳統劇目《二姐思春》、《吵宮》和新編現代劇目《六姑娘》、《最後的鐘聲》等小戲,獲得好評。

1959年 成立了甘肅省隴東道情劇團,演出了大型歷史劇《楓洛池》 ,進京參加了國慶十周年獻禮演出活動,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董必武副主席等領導人觀看了演出,首都文藝界知名人士對道情劇的誕生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確認了這一新的戲曲劇種。此後,甘肅省隴劇團帶著《楓洛池》、《旌表記》等劇目赴華北、華東、西北等大中城市和地區交流演出,擴大了隴劇的影響。

1l965年 在祁連秦劇團基礎上組建起酒泉地區隴劇團(1969年解散)。

l979年 將原環縣文工團改建為環縣隴劇團。

1981年 成立慶陽地區隴劇團。省內各地秦劇團也多有演出隴劇者。另外,甘肅省藝術學校還設有隴劇班,先後培養了三期學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