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縣皮影博物館

環縣皮影博物館

環縣皮影博物館,又稱“環縣道情皮影博物館”坐落於革命老區、皮影之鄉——甘肅環縣縣城,擴建完善後的博物館位於依山傍水的環江新區文化博覽中心,2006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由環縣博物館負責管理,著名作家馮驥才做開館題字,是我國唯一一座綜合了各流派與隴東特色皮影的博物館。陳列展出的500多件民間皮影精品,是從全縣篩選整理出的明清時博物館藏品期的皮影佳作,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展出。

基本信息

主要概況

環縣道情皮影博物館開館環縣道情皮影博物館開館
環縣博物館始其前身為環縣文化館,1991年起獨立辦公,隸屬文化局,正科級事業單位。博物館現有職工7人,其中館長1名,副館長1名,工人2名,其他幹部3名。其中助理管理員2名、中級職稱1名。
環縣博物館內設有展廳、庫房,其中辦公占地200平方米,展廳分為明、清的皮影精品展室和歷史文物展室,兩個展廳占地710平方米,庫房占地面積136平方米。
目前,館內共有文物藏品4260件,其中歷史文物2398件(一級品17件,二級品有45件,三級品544件),革命文物127件,明、清時期皮影共1735件。
在環縣館藏的歷史文物中,以漢代的鐵銅器、宋代的瓷器為特色,漢代的三足鼎銅釜甑、博山樓(即薰爐)、五銖錢範(錢母子)非常珍貴。因為古代和現代一樣,制幣工具在管理上非常嚴格,特別是面范(帶字的一面)出土,足以反映環縣在漢代的地位相當重要,有駐兵,有錢幣製造和發行。宋代的碗、碟、瓶、均屬陝西銅川耀州窯燒制,從造型、繪畫工藝、刻制的刀法,都有相當高的研究價值和藝術價值,我們環縣出土的宋瓷在全省都屬罕見,全市首屈一指,到現在省博物館還有借展。在館藏的明、清皮影中,它是用牛皮刻制而成的人物、動物、場景等道具,精緻流暢,塑造獨特,操作方便。環縣皮影享譽國內外,被譽為“東方魔術般的藝術”。2002年,環縣被中國民俗會命名為“中國皮影之鄉”。2005年,環縣道情皮影正式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環縣被列為國家4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試點縣之一。

展廳介紹

博物館內布置兩個展覽室,一是環縣皮影精品展室,環縣皮影是流行於環縣民間的皮影藝術,是隴東山區的一枚黃河文化瑰寶。千百年來,民間藝人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廣泛吸取民間剪紙、繪畫、雕刻等藝術手段,逐漸形成了地域文化特色,其造型設計獨具匠心,刻制精細流暢,尤重工藝變化和圖案裝飾,用色對比強烈。人物神怪及各類動物想像豐富、造型各異、操作方便,極具大西北老百姓的誠實、豪放的審美情趣;二是歷史文物展室,環縣歷史悠久,古文化遺存豐富,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展現了它昔日的古老、文明、神秘和輝煌。建國後,經過文物工作者的多年努力,已查明野外文物保護點303處,其中:8處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點,4處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點,13處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點。幾年來,博物館共接待各級領導、國內外專家、學者等約2萬多人次。

珍貴藏品

戰國龍虎搏噬紋銅帶頭,長11厘米、90克。環縣博物館藏徵集。銅質范鑄,片狀,周沿曲折起伏,正面凸起,鏤空淺浮雕龍虎相鬥紋飾。虎頭左向,虎尾上卷搭背。尖耳上豎,虎目圓睜,巨口大張,與一龍互咬。虎,左足抬起,尖爪鋒銳,抓踩蛟龍,三足力蹬,踩在龍身軀上。龍虎頭前有半圓環。
帥帳、金殿等 清代。屬於大片場景,雕刻精細,威武氣派,具有很高的藝術和研究價值。
其他皮影 明、清、現代,環縣皮影種類繁雜造型獨特,主要有人物、神怪、動物、花草樹木、將相府第、茅庵草舍、花園庭院、駒馬轎車、亭台繡閣、座堂地獄等等,作品刀工嫻熟,線條勻細,著色典雅、厚重,艷而不俗,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