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灣經濟圈

環渤海經濟圈是指環繞著渤海全部及黃海的部分沿岸地區所組成的廣大經濟區域。位於中國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國北部沿海的黃金海岸,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沿海發展戰略中,占重要地位。

概述

隨著經濟發展重心逐次北移,環渤海地區成為繼長、珠三角之後,推進中國經濟快速增長重要的“第三極”。縱觀2005年經濟成長,長三角實現增速11.59%,珠三角為10.80%,環渤海經濟圈為10.77%。至此,中國三大經濟地域格局初顯,渤、珠、長經濟帶三足鼎立。環渤海有著厚實的發展基礎,作為中國重化工、裝備製造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其鋼鐵、機械、汽車、石油化工、建材、造船以及微電子等產業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生鐵、鋼、大型拖拉機、電子產品等產量均占全國30%以上。2000年以後,海外資本逐步“北上”,尤其是日韓及歐美等跨國公司紛紛登入環渤海,在石油、化工、船舶等重工業掀起投資合作熱潮,這些行業的快速發展無疑給焊接產業帶來無限選擇渤海灣開闢新商機的商業契機,

山東半島城市群

環渤海灣經濟圈環渤海灣經濟圈

2003年8月,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戰略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山東半島城市群將包括濟南、青島、煙臺、淄博、濰坊、威海、東營、日照8個設區城市和22個縣級市,面積7.3萬平方公里,人口3905萬。2004年5月15日,山東省計委負責編制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區域)發展規劃》論證稿通過專家論證,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戰略進入實施階段。
2011年1月25日,國務院正式批覆設立濰坊綜合保稅區。這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內首個、全國第14個批准設立的綜合保稅區。全區總規劃面積12.37平方公里,其中網內保稅區5.17平方公里,網外產業配套區7.2平方公里。濰坊綜合保稅區將走以“大物流帶大生產”的發展路子,努力建成服務山東、輻射全國及東北亞的“國際物流”“加工貿易”“特色商品交易定價”三大中心。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環渤海灣經濟圈環渤海灣經濟圈

山東半島是我國最大的半島,是環渤海地區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接合部、黃河流域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東北亞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主體區範圍包括山東全部海域和青島、東營、煙臺、濰坊、威海、日照6市及濱州市的無棣、霑化2個沿海縣所屬陸域,海域面積15.95萬平方公里,陸域面積6.4萬平方公里。
2011年1月4日,國務院以國函〔2011〕1號檔案批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標誌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家海洋發展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戰略定位是: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區、國家海洋經濟改革開放先行區和全國重要的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戰略定位是: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區、國家海洋經濟改革開放先行區和全國重要的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
2011年2月18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7市23個項目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定,總投資達2549.4億元,標誌著中國首個海洋經濟區啟動。

黃河三角洲

黃河三角洲是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渤海南部黃河入海口沿岸地區,包括山東省的東營、濱州和濰坊、德州、淄博、煙臺市的部分地區,共涉及19個縣(市、區),總面積2.65萬平方公里,占山東省的1/6,總人口約985萬人。黃河三角洲土地資源優勢突出,地理區位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生態系統獨具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具有發展高效生態經濟的良好條件。
2009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以此為起點,黃河三角洲地區的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戰略定位是:建設全國重要的高效生態經濟示範區、特色產業基地、後備土地資源開發區和環渤海地區重要的增長區域。
黃河三角洲發展的近期和遠期目標:到2015年,基本形成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高效生態經濟發展新模式;到2020年,率先建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生活富裕的國家級高效生態經濟區。
2010年8月23日至27日,“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高層國際論壇”在山東省濱州市舉辦。主題為“開放發展,高效生態”。論壇由國家外國專家局、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來自國內外的400多名政府官員、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將為黃河三角洲的發展出謀劃策。第10屆花博會在青州開幕
2010年,在生態建設方面,山東省啟動實施了百萬畝濕地修復工程和黃河刁口河流路生態調水工程,斷流34年的刁口河重新恢復過流;啟動建設了造林綠化工程、縣(市、區)污水處理設施、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等一大批重大項目。在環境保護方面,山東省實施了“碧水藍天行動計畫”和生態市縣建設,集中開展了整治違法排污企業專項行動和自然保護區執法檢查活動,新、改、擴建污水處理廠35座,確保了污水達標排放,小流域綜合治理成效明顯,區內燃煤電廠全部完成脫硫設施改造。此外,山東省還在“黃三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逐步形成了魯北化工生態工業園、勝利工業園區等一批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加快實施了212個重點節能項目,總投資112.4億元,實現節能量285萬噸標準煤。  

特高壓輸電線路

特高壓輸電線路是指交流1000千伏、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輸電網路,有長距離、大容量、低損耗的優勢,被譽為“電力高速公路”,已被列為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優先主題之一。特高壓輸電線路建設是山東省“外電入魯”戰略的重頭戲,可有效緩解全省冬季和夏季用電高峰時的電力供應緊張狀況。“十二五”期間,山東將建成投產1000千伏錫林郭勒盟-濟南-南京、陝北-濟南-濰坊特高壓交流工程以及±800千伏呼盟-青州特高壓直流工程等三條特高壓輸電線路。一條1000千伏的線路輸送負荷將達到500萬千瓦,相當於承擔起了山東近9500萬人民全部的生活用電。

京津冀都市圈

京津冀都市圈2006年2月起,國家發改委正式進入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文本編制階段。4月18日起至6月3
環渤海灣經濟圈環渤海灣經濟圈
0日期間發改委網站面向社會徵求對京津冀都市圈的意見和建議。2009年5月18日,北京、天津、河北規劃部門在廊坊簽訂《關於建立京津冀兩市一省城鄉規劃協調機制框架協定》。京津冀是我國具有首都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城鎮密集地區,建立京津冀城鄉規劃協調機制對促進這個地區城鄉空間協調發展,統籌區域人口、資源、環境以及重大基礎設施布局,統籌沿海開放開發重點地區的空間發展,增強京津冀城鎮群的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京津冀是我國具有首都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城鎮密集地區,建立京津冀城鄉規劃協調機制對促進這個地區城鄉空間協調發展,統籌區域人口、資源、環境以及重大基礎設施布局,統籌沿海開放開發重點地區的空間發展,增強京津冀城鎮群的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津冀打造“1小時交通圈” 快速交通體系加速環渤海區域融合
10年投資近百億京津風沙源從沙塵暴加強區變為減弱區2010年10月13日,天津市郵政管理局舉行《京津冀地區快遞服務發展規劃年》宣傳推動會,《京津冀地區快遞服務發展規劃(2010-2014年)》已編制完成。根據該規劃,京津冀地區今後5年將最佳化快遞綜合運輸網路,編織一個高效的運輸網路體系。
2011年3月21日,國務院批覆(國函〔2011〕29號)《唐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
·

京冀“環首都經濟圈”

環首都經濟圈

環渤海灣經濟圈環渤海灣經濟圈
2010年11月10日,北京市政府與河北省政府舉行“進一步加強冀京合作座談會”。雙方商定,將在城際軌道交通、公路方面共同規劃和建設,實現同標準對接,無縫隙換乘;雙方同意年底前實現環首都的河北省涿州市淶水縣涿鹿縣懷來縣赤城縣豐寧滿族自治縣灤平縣三河縣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廣陽區安次區固安縣13個縣(市、區)固定電話使用“010”區號;雙方統籌規劃編制,北京明確專人參與河北“十二五”規劃,特別是“環首都經濟圈”規劃編制工作,推進規劃對接。在社會保障方面,雙方將共同推動建立京冀兩地之間醫保無障礙轉移及就診報銷互認制度,推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環首都經濟圈總體規劃以及環首都13個縣的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預計在2011年5月以前完成。環首都經濟圈規劃正式批准之前,原則上河北省環北京13個縣的新項目不再審批。

河北環京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帶

2010年6月2日新華網訊息,科技部近日批覆河北建設“河北環京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帶”,這是科技部批准建設的全國七大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帶之一。“河北環京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帶”定位為國家高新技術創新創業示範區、環渤海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密集區、京津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核心區和河北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主體區。其近期目標是,到2015年建成以園區(開發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為主要支撐,以產業密集區為主體,各種創新要素聚集,高新技術企業密集,空間布局合理,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帶。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1988年,北京中關村經國務院批准成為我國第一家高科技園區。1999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北京市政府和科學技術部“關於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請示”,原則同意請示中關於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意見和發展規劃。2009年3月,中關村再更名“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關村經過20年發展,已形成中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結構最完善的區域創新體系。20年裡,中關村的高新技術企業從500余家發展到超過2萬家,總收入從14億元到超過10000億元,年均增長速度超過40%,上繳稅收從5000萬元發展到500億元。2008年,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總收入突破1萬億元大關。 2010年,中關村園區擁有企業超過2萬家,總收入約為1.5萬億元。
2011年2月,國務院批覆原則同意《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規劃綱要》提出兩個階段發展目標。到2015年,中關村創新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初步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中關村人才特區基本建成;創新創業高度活躍;產業國際競爭力居世界前列;創新國際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20年,中關村自主創新示範區總收入達到10萬億元。2月24日,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公布《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根據《綱要》,我國計畫用10年時間將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技術產業基地。
2011年3月,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15箇中央和國家部委與北京市聯合印發《關於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人才特區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領導下,北京市將全面建設中國特色人才特區。《若干意見》指出,從2011到2015年,中關村面向以海外高層次人才為代表的國家發展所特需的各類人才,建設“人才智力高度密集、體制機制真正創新、科技創新高度活躍、新興產業高速發展”的中國特色人才特區。
環首都七省區市啟動區域警務合作效果初顯

天津濱海新區

2006年6月6日,國務院通過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於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國發

環渤海灣經濟圈環渤海灣經濟圈

〔2006〕20號),正式宣布天津濱海新區成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8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建立天津東疆保稅港區。2008年3月,國務院批覆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方案 。2008年4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天津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
2009年11月,國務院批覆了天津市報送的《關於調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區劃的請示》,同意撤銷天津市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設立天津市濱海新區,以原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的行政區域為濱海新區的行政區域。此前的天津濱海新區包括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三個行政區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天津港區以及東麗區、津南區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2270平方公里。天津濱海新區位於環渤海地區的中心位置,內陸腹地廣闊,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雄厚,增長潛力巨大,是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視窗。天津濱海新區的功能定位是:依託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2010年濱海新區經濟總量突破5000億元
天津濱海新區獲批改革試驗區:解讀四大關鍵字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天津市調整濱海新區行政區劃320萬立方米中石化天津原油商業儲備基地開工中石化天津百萬噸乙烯千萬噸煉油項目投入商業運行

曹妃甸循環經濟示範區

環渤海灣經濟圈環渤海灣經濟圈

2008年1月25日,國務院正式批准《曹妃甸循環經濟示範區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標誌著曹妃甸的發展正式作為國家戰略全面啟動。2009年3月14日,曹妃甸新區正式揭牌成立。 河北唐山曹妃甸新區轄曹妃甸工業區、南堡經濟開發區、唐海縣和曹妃甸新城,規劃面積1943平方公里,陸域海岸線約80公里,目前常住人口22萬。根據規劃,曹妃甸新區的功能定位為中國能源、礦石等大宗貨物的集疏港,新型工業化基地,商業性能源儲備基地,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中國北方商務休閒之都和生態宜居的濱海新城 。2011年3月23日,我國四大油氣戰略通道重要組成部分的唐山液化天然氣項目,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開工建設。這個項目由中國石油、北京市、河北省共同出資興建,總投資超過100億元。

遼寧“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

《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於2009年7月1日獲得國務院批准。至此,遼寧沿海作為整體開發區域被納入國家戰略。 國務院審批通過的規劃以遼寧此前提出的“五點一線經濟帶”發展規劃為核心,將原有規劃的範圍進一步擴大。規劃將從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城鄉發展、社會事業、基礎設施、開放合作、資源環境、保障措施等方面確立遼寧沿海經濟帶2020年前的發展方向。 所謂“五點”,包括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營口沿海產業基地、遼西錦州灣經濟區、丹東產業園區和大連花園口工業園區5個重點發展區域;“一線”則是指從丹東到葫蘆島1443公里的濱海公路。 包括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等沿海城市在內的遼寧沿海經濟帶,地處環渤海地區重要位置和東北亞經濟圈關鍵地帶,資源稟賦優良,工業實力較強,交通體系發達。加快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對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完善我國沿海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9+10”區域旅遊合作交流會

“9+10”區域旅遊合作交流會由北京市政府創辦,成員包括環渤海及北京周邊9省、區、市和10個國內熱點旅遊城市。“9+10”區域旅遊合作主要通過實施區域旅遊發展戰略,形成跨區域旅遊合作體系,以產品和市場為核心,創新合作理念和方式,推動環渤海地區和國內熱點旅遊城市的深度合作,通過“9+10”區域旅遊協作,力爭實現區域內的資源共享、市場共享、利益共享。
2010年12月6日,“9+10”區域旅遊合作交流會在山西省太原市召開並發表《區域旅遊合作太原宣言》,展望並提出“十二五”期間加強區域旅遊合作及跨區域合作的新思路和新措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