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克瓦特故城

瑪利克瓦特故城

瑪利克瓦特故城位於新疆和田市南25公里的玉龍喀什河西岸,為一南北狹長低地。當地人稱“什斯比爾”。1962年定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瑪利克”在漢語中是“公主”的意思,而“瓦特”大約就是“城堡”了。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這裡還是荒無人煙的沙漠,有個美麗聰慧的公主來到這個裡,於是有了雄偉的城堡、茂密的樹林,沙漠瞬間變成富饒的綠洲。

基本信息

簡介

瑪利克瓦特故城瑪利克瓦特故城

瑪利克瓦特故城位於和田城東南25公里的玉龍喀什河西岸,相傳是漢代于闐國國都舊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遺址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兩端上寬下窄,分別為750米和450米。

遺址上有石礎數百個,西南部分布密集,似為官署所在地。從這些石礎可以推斷當年地面建築之宏偉。遺址中央有陶窯廢址,似為工商業區。

東北方可能為居民區,佛教寺院也在這裡。周圍沙山環繞,極目四望,還可以看到崑崙山脈的影子。

這處遺址內出土了大量古錢幣,如漢代五銖錢,此外還有銅佛像、玉器泥塑壁畫等。

環境

瑪利克瓦特故城西側沙山環立,岡巒起伏,南面昆崑崙山脈影影綽綽,高入雲端,東面玉龍喀什河蜿蜒曲折,夏季洪水奔騰怒吼,北面不遠,村舍點點,綠樹環抱,平勻海拔1540米。

據說這座故城是漢代于闐國的首府,興衰於公元前206年至公元907年間,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南北長1400餘米,東臨河床,西有沙山環繞。舉目四眺,大體如此。

遺址

瑪利克瓦特故城瑪利克瓦特故城
遺址內有古建築群,古墓葬地,西側沙山背後有氣氛神秘的洞窟三個,洞口已經堵塞。古城大部分被風沙吹蝕掩埋。城牆遺蹟已無存,僅留有許多大小高低不等的土墩。這些土墩以西南部較密集,在土墩上及其周圍發現數百個沙質或卵石制的圓形石礎。

在遺址中央還有四座殘陶窯址,其周圍散布許多陶片,殘陶器及煉渣、紅燒土等。陶片以深淺赭色為主,多為素麵夾砂。器形有盂、缽、單罐、把杯等。遺址北端發現一口大陶缸,其南100米發現有土牆痕跡。

出土文物有銅佛像、玉器、泥塑佛像殘件、回紋圖圖案牆飾、壁畫、殘片、陶器、金葉子和大量錢幣。遺址上散布許多高大的土堆和建築用的柱礎,還有陶窖堆積等。地面散布有許多紅、灰色陶器殘片。

城南2里許,有土堆一圈。附近有一土台,方形,高約3米,周約百餘步,似為古代建築遺蹟。附近紅色陶片甚多。往南10餘里,有石塔,周約60米,高6米許,系以石壘砌而成,已傾圮。

四周散布有不少泥塑殘件。附近有房舍遺址,為沙所掩,在此曾發現泥塑佛頭,上有金葉,製作精美,據認為即《法顯傳》中所述之翟摩帝大寺。

1978年冬,在一處寺院遺址里發現漢代錢窖一處,出土大量五株錢。

和田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和田市位於新疆最南端,古稱于闐,藏話意思為“產玉石的地方”。是絲綢之路南道上的重鎮。明清時就已形成,清初才改“于闐”為“和闐”。1959年,“和闐”又改“和田”,1983年設市,成為和田地區的中心。和田地勢南高北低,南依崑崙山,北部深入塔克拉瑪乾沙漠。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源於崑崙山,在沙漠深入交匯成和田河,最後北流入塔里木河。和田河是縱穿塔克拉瑪乾沙漠的捷徑,是沙漠探險旅遊的理想線路。北流入沙漠的還有克里雅河、尼雅河、牙通古孜河等。
和田是我國佛教最早傳入的地區之一。早在公元前1世紀,于闐就有佛教傳人,是不折不扣的“佛國”。直到公元11世紀,伊斯蘭教以鐵騎、利劍東進,和田才成為伊斯蘭教的天下。
景點和田河 | 英艾日克水庫|絲綢之路南道 | 梧桐樹王 | 和田胡楊林 |烏魯瓦提水利樞紐工程|葡萄王樹|崑崙湖公園|約特乾遺址|和田大巴扎| 核桃王樹 | 喀位墩古城 | 買力克阿瓦提古城 |麻扎塔格山 |尼雅遺址 | 熱瓦克佛教遺址 |慕士山 | 無花果王|淚泉|夏合勒克封建莊園 | 普魯火山|漁湖 | 魚湖 | 塔里木沙漠公路 |山普拉古墓群|克里雅河達里雅博依風景河段 | 崑崙湖公園| 墨玉河 | 贊木廟遺址 | 英艾日克沙漠 | 白玉河 | 瑪利克瓦特故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