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玻璃藝術

簡介

產業革命使玻璃進入了大規模工業生產的時代,漸漸地玻璃演變為一種生產原料 ,作為一種藝術媒介不再為人重視,但這不意味著玻璃在藝術史上的終結,相反,隨著生產條件的改變,工藝水平的提高,藝術家們精心製作的玻璃藝術品以其審美價值而與批量化的工業產品相對抗,這是19世紀末20世紀對個性化的手工藝術的回憶。1878年Emile Galle和Eugene Rousseau 展出新藝術風格之玻璃創作,有別於機械量產的冰冷,強調回歸手工質感,以流線型、自然風格為主,不僅備受矚目更引起震撼,且觸發更多藝術家相繼投入玻璃創作。 如LouisComfortTiffany、Rene Lalique、Christopher Dresser等。

延伸

1962年以美國人Harvey Littleton和Dominick Labino為主的藝術家開始探索玻璃成為藝術媒介的可能性。隨著在熔爐中燒制玻璃的成功,使玻璃創作與工業分離成為可能,從而開創了玻璃藝術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運動—玻璃藝術工作室運動。其目的是建立個人工作室,在這裡藝術家們可以直接接觸玻璃進行創作,成為藝術玻璃的設計者。玻璃成為有生命的材料,成為藝術家可以自由創作的素材,從而使這種材料在純藝術領域大放異彩。玻璃藝術工作室運動推出了一批玻璃藝術大師:捷克的Stanislav Libensky和Jaroslava Brychtova;美國DaleChihuly,義大利巨匠Livio Seguso、德國的Erwin Eisch、日本的藤田喬平(Kyahei Fujita)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