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錯

班公錯

班公錯(班公湖),又稱錯木昂拉紅波,藏語意為“長脖子天鵝”,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鳥島,位於阿里地區日土縣城西北約12公里處,阿里地區和克什米爾交界處。湖的東段和西段一部分在中國境內,西端伸入克什米爾。湖面海拔4241米,面積413平方公里。整個班公湖面積604平方公里。中國實控413平方公里,約占68.5%。印控中國拉達克地區為191平方公里,約占31.5%。湖長約15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最窄處僅5米,平均水深5米,東部最大水深41.3米。湖水清澈,透明度3—4米。

基本信息

簡介

(圖)班公錯班公錯的湖邊小船
面積
該湖在中國境內約有400多平方公里,湖的長度約110公里,整個湖的面積約有600多平方公里,呈東西走向,東西長約150多公里,南北寬約2至5公里,屬內陸湖泊
水深
最大水深為41米,平均水深5米。
水質
該湖的最奇特之處在於它是一個由東向西水中含鹽量不同的湖泊,即,東部也就是在中國境內的湖泊為淡水湖,中部為半鹹水湖,西部為鹹水湖。班公湖周邊景色非常秀美,四周群山環繞,遠處雪山點點;班公湖湖水十分清澈,能見度通常為3至5米,湖水由於光照、深淺、亮度等因素,呈現出墨綠、淡綠和深藍等不同的顏色。
地理位置
一半在中國的阿里境內,另一半則流向印度。
海拔高度
湖面海拔高度4240米
生物概況
湖中有十多個大小不等的島嶼,島上約有各種鳥類20多種,數量最多時可達數萬隻,主要的鳥類有:斑頭雁、棕頭鷗、魚鷗、鳳頭鴨、赤麻鴨等,其中屬斑頭雁和棕頭鷗數量最多。

簡介

(圖)班公錯班公錯的鳥
班公錯,中國西藏自治區西部邊境著名界湖,是中國與克什米爾的界湖,地處中國西藏自治區最西部的阿里地區日土縣境內,藏民稱為“哥木克哥那喇令錯”或“錯木昴拉紅波”意思是明媚而狹長的湖泊。屬內陸斷陷湖。位於喀喇崑崙山和阿龍乾累山之間,阿里地區日土縣境內,湖面海拔4241米。 湖區氣候乾燥,年均溫-1~1℃,年降水量60.4毫米,蒸發量2465.3毫米。湖盆呈窄長的槽谷形態,原為外流湖,後演化為內流湖。全湖面積604平方公里,其中中國境內413平方公里,克什米爾地區為191平方公里。
班公錯呈東西向狹長形,兩端水面開闊,中部為河道型水體,湖水清澈。在中國境內湖體東西長110公里,南北平均寬約4公里,實測最大水深41.3米,周長約285公里,全湖周長403公里,流域面積2.8714萬平方公里。湖水特點是東淡西鹹,明顯地分為3部分:東部湖水為淡水,礦化度為0.747克/升;中部和西部為鹹水,礦化度分別為19.61克/升和27.62克/升。班公錯地處乾旱草原地帶,湖周可放養藏綿羊、山羊。湖中產班公錯條鰍與裸裂尻魚、橫口裂腹魚等。
原來此湖和獅泉河地區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管理,後行政上改為歸屬西藏自治區管理。班公錯是中國極少的幾個國際性湖泊之一,小部分水域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大部分則在中國西藏自治區日土縣境內,最為奇特的是,在中國境內的湖區水量充足,為淡水湖泊,水草豐美;而一到了印控區內,則湖水搖身一變為鹹水,寸草難生。

結構

(圖)班公錯班公錯的藍天
班公錯屬構造性湖泊,東西狹長,約延伸143公里,南北最寬處約5公里,總面積604平方公里。該湖湖屬內流湖,流域面積28714平方公里。班公湖的湖泊,又稱彭公湖。它是一個位於中國日土縣與克什米爾地區的國際性湖泊,海拔4242米,西部為鹹水湖,東部為淡水湖。湖身東西長達155公里,南北窄,最窄處約40米。面積604平方公里,最深達41.3米。湖水清澈,透明度可達3—4米。每年結冰期6個月。
班公錯是中國最長的湖泊。它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土縣與克什米爾(印度實際控制區)交界處,由東段的昂拉銳錯、中段的倪雅光錯和西段的鄂姆博錯所組成,兩端水體開敞,中段水體狹長,是由發育於班公- 東巧- 怒江大斷裂帶內的地塹型湖泊,沿岸斷崖聳立,斷層沿線出露的溫泉均作線狀排列。古班公錯面積較大,但自第四紀以來,由於高原氣候趨乾,湖面不斷地縮小,在湖東岸殘留的古湖岸線或湖階地多達9級,其中最高一線古湖岸目前湖面達80米。

班公錯湖水補給主要依賴湖泊四周山地的冰雪融水,補給係數為47.5. 班公錯無出流,屬高原內陸湖泊。湖區降水稀少,蒸發強烈,多年平均降水量僅60.4mm,而年蒸發量卻高達2465.3mm. 由於湖泊是東西延伸,且長度大,故因各地補給水量的多寡不同,湖水的鹹淡也不一樣,具有自東向西不斷鹹化的特點。東段因湖面開闊,水補給量大,湖水曠化度為678.88mg/L,屬淡水範疇;中段湖水的礦化度達2757mg/L,已屬鹹水湖;而西段又高達11021mg/L.全湖淡水儲量為46.6×106m3 ,鹹水貯量為27.4×106m3。
班公湖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著名也是最長的裂谷湖之一,在東西方向上延伸達155公里,南北平均寬2.4公里左右,屬於構造斷陷湖。主要根據是湖泊兩岸地層不連續,北岸至今仍保留有明顯的斷層崖,同時沿東西向尚有多處呈線性排列的溫泉出露等,說明湖中有大斷層通過。 湖泊面積413平方公里,海拔4241米,整個湖的流域面積約28714平方公里,大部分在湖體的東段的南、北兩岸,中段、西段較小。班公錯的全年湖面蒸發水量約8.93億立方米,湖面降水量為O.36億立方米,入湖徑流總量為8.57億立方米。班公錯自第四紀以來總的趨勢是不斷退縮,使得湖周圍留下一道道古湖岸線,如東岸的古岸線及湖岸階地有九級之多,第九級高出目前湖面約80米。

動物資源

(圖)班公錯班公錯的“名片”
班公錯春末夏初,湖中豐富的魚類和湖濱豐盛的水草,吸引來斑頭雁、棕頭鷗、黑頸鶴、鳳頭潛鴨、藍點頦等20餘種、數萬隻鳥到湖中的小島上棲息。每年5、6產卵季節,島上鳥蛋遍地皆是,猶如卵石布地。

班公錯湖心的鳥島匯聚了無數高原上特有的珍禽。班公錯岸邊只有一個碼頭,解放軍軍艦隻在湖面巡邏,但周圍幾乎無人居住。湖中盛產一種名為裂腹魚的無鱗淡水魚,受高原環境影響,生長緩慢,但味道十分鮮美。高原上的淡水湖泊生機蓬勃,這裡聚居著大量紅嘴鷗和斑頭雁,偶爾會在湖邊出現罕見的野馬群。湖中心有著名的鳥島,一到夏季,就有數以萬計的地中海中頭鷗來此繁殖。可以租船在湖中遊覽,也可以上鳥島看成片的鳥窩、鳥蛋,觀賞海鷗和斑頭雁。

儘管她沒有宗教意義上的奇特和神聖,但她卻是揚名在外的著名大湖,這是一條湖水,西部有一部分在克什米爾境內,為鹹水湖,據說少有生物,寸草不生。而中部和東部在中國鏡內,為淡水湖,魚類繁多,水草豐茂。

班公錯周邊有喀喇崑崙山脈和岡底斯山脈的余脈所環峙,海拔超過5000米,中間形成狹窄的斑公湖盆地,海拔約4500米,由於北面有高大的喀喇崑崙山為屏障,阻擋了冷空氣的侵入,盆地內相對較暖和,最暖月平均氣溫在IO'C以上,但年降水量僅60毫米左右,十分乾燥。

湖水碧藍晶瑩,透明度大,最大水深423米,容積66億立方米,其中淡水貯量47億立方米,鹹水貯量19億立方米。水質分布具有東淡西鹹的特點,在第一淺彎段兩側,東部屬淡水,中、西部為鹹水。湖中有幾個鳥島,對鳥類繁殖和自然資源保護起著積極作用,湖中生長裂腹笪和裂裸尻魚,已有捕撈,湖濱周圍的高山草場是優良的牧場。

旅遊資源

(圖)班公錯班公錯的蔚藍湖水
班公錯岸邊只有一個碼頭,解放軍軍艦隻在湖面巡邏,但周圍幾乎無人居住。湖中盛產一種名為裂腹魚的無鱗淡水魚,受高原環境影響,生長緩慢,但味道十分鮮美。班公湖中盛產西藏弓魚和高原裸裂團魚。高原裸裂團魚是西藏特有的鯉科魚類。這種魚的排泄生殖孔和臀鰭兩側,具有排列成行的大鱗片,乍看起來好像腹部裂開一條口似的,故名“裂腹魚”。
高原上的淡水湖泊生機蓬勃,這裡聚居著大量紅嘴鷗和斑頭雁,偶爾會在湖邊出現罕見的野馬群。湖中心有著名的鳥島,一到夏季,就有數以萬計的地中海中頭鷗來此繁殖。可以租船在湖中遊覽,也可以上鳥島看成片的鳥窩、鳥蛋,觀賞海鷗和斑頭雁。
從岸邊乘船遊覽至班公湖鳥島需要30至40分鐘的時間,途中可飽覽班公湖波光斑斕秀麗風光和遠山壯美的景色。湖中有十多個大小不等的島嶼,鳥島就是因有水鳥在島上駐巢棲息而得名,班公湖有個奇怪的現象,即遷徙的鳥類只選擇鳥島駐足棲息,其它島上基本上沒有鳥類光臨。鳥島長約300多米,寬約200多米,島高出湖面約有7、8米左右,鳥島的表面為碎石、黃土和鳥糞所覆蓋,由於鳥島沒有較高大樹木,只有為數不多低矮的灌木和小草。在每年鳥類繁殖季節,島上的灌木叢里和草叢中,會有一窩一窩的鳥蛋,有的地方窩與窩相連,非常密集,以至於你行走時不留神,就有可能會踩到鳥蛋。
由於日土縣地處中國最西部,山高路遠、交通不便和信息相對閉塞,遊客很少到訪,自然環境保護完好,幾乎處於原始狀態,所以小島成為了鳥兒們的天堂和樂園。目前,島上約有各種鳥類20多種,數量最多時可達數萬隻,主要的鳥類有:斑頭雁棕頭鷗魚鷗鳳頭鴨赤麻鴨等,其中屬斑頭雁和棕頭鷗數量最多。這些鳥類絕大多數為遷徙的候鳥,冬季從班公鳥島飛往南亞大陸避寒,第二年的5月至9月飛臨班公湖鳥島棲息,在島上產卵育幼和繁衍後代。
置身於班公湖的藍天綠水和湖光山色中,觀看鳥兒展翅飛翔和低空滯留盤璇身姿的壯觀場景,特別是聆聽鳥兒們美妙的鳴叫聲,對於生活在喧囂城市中的人們,絕對是一種難得的視覺衝擊和聽覺享受,在這裡人們會感受到自然與動物和諧相處人間絕景。
ps:位於獅泉河鎮西北方向,新藏公路的沿線,路程需3-4小時,路況十分不好,特別是在雨季,最好的辦法是包車;湖邊有客棧和飯館,碼頭的遊船也屬於這家人,若天氣好,也可以選擇在湖邊搭帳篷;島上的鳥蛋是受保護的,絕對不可以帶走。

印度有疾

(圖)班公錯班公錯的鳥
班公湖,一半在中國西藏的阿里境內,另一半則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湖形狀狹長。有趣的是,雖然同屬一湖,在中國境內的是淡水,而印度境內的屬鹹水,苦澀不能飲用,也沒有魚類生長。班公湖一直是中印邊境相對平靜的地方,雙方在此也沒有發生過太多的衝突。然而印度媒體一度稱“對峙緊張”,是什麼原因令印度記者們“神經緊張”呢? 在印度媒體炒作班公湖“對峙緊張”的同時,在重啟靠近中印邊境的道拉伯格玉爾地空軍基地4個月後,印度將重啟另一更靠近中國邊境的空軍基地。富克徹基地位於印度拉達克邦東部,距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只有2.5公里。印度軍隊已在此執行戰機維修任務。該基地靠近阿克賽欽地區附近的中印實際控制線,可保證對該地印度駐軍的後勤供應。這是印度空軍連續啟用的又一個重要空軍基地,也是印度軍方全面啟動中印邊境軍事基地系列舉措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