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盤聲

王盤聲

王盤聲,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1937年,從師陳秀山學藝。而後長期在文濱劇團演出。1945年起成為該團台柱之一,他的“劉志遠敲更”及“志超讀信”等唱段,自成一派,音色甜潤,傳情真切,廣為傳唱。 2016年9月14日14時,著名滬劇表演藝術家王盤聲於在上海去世,享年93歲。

基本信息

個人信息

王盤聲 王盤聲

主演了許多現代戲,如:《黃浦怒潮》中林耀華、《金沙江畔》中金明、《三代人》中李玉和等。在演出過程中,他重視研究滬劇傳統的各種唱腔特點,又善於吸收兄弟劇種唱腔的長處。融會貫通。在塑造各種任務性格的同時,舒展的表達了王派唱腔飄逸瀟灑的藝術特色。

人物經歷

王盤聲 王盤聲

王盤聲15歲時從蘇州鄉下投奔已在上海申曲舞台上唱紅了的胞姐小筱月珍,拜當時上海大名鼎鼎的“灘簧大亨”陳秀山為師,之後又進入由滬劇界前輩筱文濱先生組建的文濱劇團,1945年後漸成該團台柱之一。解放後,文濱劇團改組為藝華滬劇團,王盤聲任副團長。

20世紀60年代,王盤聲曾加盟上海滬劇團,參與《紅燈記》劇組。70年代後期與丁是娥合作演出了《被唾棄的人》。此後,王盤聲所在的藝華滬劇團恢復建制,改稱新藝華滬劇團後,王盤聲為此放棄了留在上海滬劇團的機會,回到了新藝華。幾年後新藝華滬劇團解散,王盤聲轉入區文化館,直至1982年退休。

主要成就

1992年十月起,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王盤聲 王盤聲

在滬劇界,有“十生九王”之說,即十個滬劇男小生中有九個是唱“王派” 的,可見“王派”的影響力之大。

2008年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了《王盤聲滬劇唱腔藝術》(附CD二張)。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4年4月10日晚,滬劇表演藝術家王盤聲獲得特殊貢獻獎。

滬劇明星

滬劇的前身是申曲。20世紀30年代,流行在上海的申曲在京劇、文明戲演出影響下,滬劇藝人筱文濱等採用了新穎的燈光布景、服裝舞美,注重演出的音樂效果,除胡琴、弦子、笛、鼓板外,添加了其它伴奏樂器,並在繼續演出傳統劇目同時,還把中外一些電影、話劇、文明戲劇目搬上舞台。
邵濱孫| 趙春| 華雯| 茅善玉| 王珊妹| 吳素秋| 俞麟童| 徐林祥| 萬智卿| 汪秀英| 馬莉莉| 王寶興| 袁濱忠| 顧曼君| 諸惠琴| 解洪元| 丁國斌| 周根生| 徐俊| 凌愛珍| 陸敬業| 筱愛琴| 施春軒| 小筱月珍| 方佩華| 沈仁偉| 羅月華| 孫徐春| 張杏聲| 陳甦萍| 筱文濱| 汪嬋娟| 向佩玲| 丁是娥| 許幗華| 石筱英| 楊飛飛| 沈惠中| 徐伯濤| 汪華忠| 王盤聲| 劉銀髮| 王明道| 筱蘭英| 趙春芳| 韓玉敏| 沈國雄| 王雅琴| 張劍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