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崖水庫

王家崖水庫

王家崖水庫是寶雞峽引渭灌溉工程的一部分,是寶雞峽引渭灌溉工程總乾渠上“長藤結瓜”的幾個水庫之一。

簡介

王家崖水庫 王家崖水庫

在寶雞峽引渭灌溉工程建設中,在渠道越過千河、信邑溝、大北溝、泔河等較大河流、溝道時,採用了既在壩頂過水,又在河槽或溝道中蓄水的渠庫結合型式。寶雞峽總乾渠此類工程共有4處,王家崖水庫即是其中之一。王家崖水庫位於寶雞縣石羊廟鄉王家崖村北的千河幹流上,寶雞峽總乾渠從壩頂通過,大壩既是寶雞峽總乾渠跨千河的過溝建築物,又可攔蓄千河徑流調濟寶雞峽灌區用水。 王家崖水庫主要由渭河工程局抽調的本院人員完成。主要技術負責人為賈毓敏。該庫作為寶雞峽總乾渠上的一個過溝建築物,和塬邊渠道工程同時於1958年春開始規劃,同年11月間根據初設成果動工興建。1962年春,工程緩建。1969年3月,工程開始復工建設,1970年12月竣工,1971年正式投入運用。

特點

王家崖水庫 王家崖水庫

王家崖水庫為渠庫結合工程,和一般大壩相比,其在設計上有許多不同的特點:因壩頂過水,大壩的浸潤線除水庫蓄水的影響外,還要考慮渠道水位對浸潤線的影響。土壩迎、背水坡浸潤線的繪製是以渠道水位作為控制水位。對於不透水壩基的渠庫結合土壩,背水坡採取一般土壩背水坡的相同坡比。迎水坡則需將渠水位作為庫水位,真正的庫水位作為下游水位繪製浸潤線,並按庫水位驟降進行壩坡的穩定分析,以確定壩的坡比。壩頂渠道一般應作防滲處理,確保無滲漏,王家崖水庫壩頂渠道全部用混凝土預製板襯砌,並用水泥瀝青砂漿填縫,以防沖防滲。考慮到初期土壩還有一定沉陷,混凝土板還會產生裂縫,而有少量滲漏。從最不利的情況考慮,渠道防滲應以渠道防滲失效情況進行設計或校核。土壩的壩頂高程一般與渠堤高程接近。當水庫最高洪水位高於或接近渠道設計水位時,渠庫結合土壩蓄水一側的壩頂高程,可根據一般水庫對土壩的要求設計。當水庫最高洪水位顯著低於渠道水位時,蓄水一側的壩頂高程應按渠道要求確定。渠庫結合土壩背水一側的壩頂高程,均按渠道的超高要求決定。蓄水一側壩頂縱坡,如庫水位起控制作用時,應為水平的;否則按渠道比降確定。壩頂寬度,蓄水一側的壩頂寬度按土壩構造要求確定;背水一側按渠道堤頂要求確定。若某側壩頂兼做公路時,還應按公路要求確定。王家崖渠庫結合土壩壩頂長1816m,蓄水一側壩頂縱向是水平的;在渠道進口處,背水一側壩頂較蓄水一側壩頂低2m,渠道出口處低2.5m,對壩的穩定採用渠道出口處斷面進行校核。

工程

王家崖水庫 王家崖水庫

王家崖水庫樞紐工程由大壩、壩頂乾渠、溢洪道、乾渠渡槽及放水洞組成,並建有渠水入庫進水道、抽水站及壩東引水渠等附屬工程。

大壩為輾壓式均質土壩,壩頂長1816m,寬8.2m,最大壩高24m,1992年加防浪牆高1m,按3級標準,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2000年一遇洪水保壩,庫容9420 萬立方米 。壩頂總乾渠過水量為50 立方米/秒 ~60 立方米/秒 ,渠底高程598.40m,水深3.6m,全部用混凝土襯砌。溢洪道位於右岸,按2級標準設計,最大泄洪流量為2370 立方米/秒 ,同上游馮家山水庫最大泄洪流量一致。堰高1.5m,寬71m,溢洪道長485m。1978年11月堰頂加閘6孔。

放水洞位於溢洪道右側,最大水位差12.54m,設計流量50~60立方米/秒 。

抽水站建於1980年6月至1981年12月,作為抽取庫水入總乾渠之用,揚程9.92m,安裝湘江56-28型水泵4台,總裝機容量為5000kW,抽水量共25.2 立方米/秒。

壩東引水渠建於1989年,為庫水位高於總乾渠時自由引水入渠工程,設閘門3 孔,通過流量20 立方米/秒。

水庫除抽水補充寶雞峽灌區用水不足外,還可向原下灌區自流供水。據統計:1986~1995年10年間為總乾渠補水6.8億立方米。調節灌溉水10.6億立方米,年均灌地100萬畝次。從1992年起,陝西省體委將該庫作為水上運動員的培訓基地,直至1999年陝西省水上運動中心建成。

陝西水庫列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發布的《中國水庫名稱代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SL259-2000)將陝西省所有大型水庫及中型水庫列表如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