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水庫

三門峽水庫

三門峽水庫,黃河上的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1957年4月13日,三門峽水利樞紐正式投入使用。三門峽水利樞紐是治黃工程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擔負著黃河[中國第二大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保護著冀、豫、魯、皖、蘇5省25萬平方公里範圍內1.7億人口的生命財產安全。該樞紐運營45年來,已經形成了獨特的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

基本信息

水庫歷史

三門峽水庫三門峽水庫
1953年是中國由經濟恢復階段走向第一個五年計畫建設的第一年。在水利部長和黃河水利委員會的要求下,在周恩來具體負責下,經過與蘇聯政府商談,決定將根治黃河列入蘇聯援助的156個工程項目。

1954年,國家計委正式成立黃河規劃委員會。1月,以蘇聯電站部列寧格勒水電設計院副總工程師柯洛略夫為組長的蘇聯專家組來華。2月至6月,中蘇專家120餘人,行程12000餘公里,進行黃河現場大查勘。蘇聯專家在查勘中肯定了三門峽壩址。

三門峽水利樞紐是治黃工程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擔負著黃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保護著冀、豫、魯、皖、蘇5省25萬平方公里範圍內1.7億人口的生命財產安全。該樞紐運營45年來,已經形成了獨特的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

1957年4月13日,三門峽水利樞紐正式投入使用。不到一年,渭河流域淤積了大量泥沙,河床抬高,大片良田浸沒,土地迅速鹽鹼化,危險直逼古都西安。迫於無奈,只好降低水位,拆除15萬千瓦發電機組,改裝5萬千瓦小機組。同時耗費驚人的人力物力財力打通排水洞,以泄泥沙。如此一折騰,不下百億元投進水庫“打水渠”。世代生活在渭河平原的許多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向寧夏缺水地區遷徒。水庫的諸多後遺症,至今也未能消除。

1954年4月,國家計委決定,成立黃河規劃委員會,在蘇聯專家組的指導下,編制黃河流域規劃;中央決定將三門峽樞紐大壩和水電站委託蘇聯設計。年底,《規劃報告》出台,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報告裡,選定三門峽水利樞紐為黃河綜合利用的第一期重點工程:蓄水位350米,總庫容360億立米;

主要任務

三門峽水庫三門峽水庫
①將黃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為8000立方米/秒;這樣,黃河洪水的災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黃河下游的洪水威脅自然解除。

②攔蓄上游全部來沙,下泄清水,實現“黃河清”,使下遊河床不再淤高。

③調節黃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萬畝,遠景灌溉7500萬畝。

④裝機90萬千瓦,年發電量46億度。

⑤改善下游航運。

結論:巨大的綜合效益(——與三十多年後的三峽大壩論證結論相同)。

爭議問題

三門峽水庫三門峽水庫
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前蘇聯專家提出的“高壩大庫”的三門峽水利工程方案雖然被全票通過,但同時也遭到了清華大學水利專家黃萬里和水電總局實習生溫善章的反對。

1956年5月,黃河規劃委員會收到黃萬里的意見書,反對修建三門峽水庫。

1957年上半年,三門峽工程即將開工。黃萬里對三門峽工程的看法:一是水庫建成後很快將被泥沙淤積,結果是將下游可能發生的水災移到上游,成為人為的必然災害。二是所謂“聖人出,黃河清”的說法毫無根據,缺乏最起碼的科學精神。因為黃河下遊河床的土質為沙土,即使從水庫放出的是清水,也要將河床中的沙土裹挾而下。

6月,由周恩來主持,水利部召集70名學者和工程師在北京飯店開會,給蘇聯專家的方案提意見。蘇聯專家的方案描繪了一幅三門峽水庫建成後的美好圖景。首先,降低黃河的水流速度,解除洪水威脅;其次,攔蓄上游全部來沙,下泄清水,實現“黃河清”,使下遊河床不再淤高。同時,調節黃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萬畝,遠景灌溉7500萬畝。最後,裝機90千瓦,年發電量46億度。總之,修建三門峽水庫可以產生巨大的綜合效益。

1958年,在三門峽工程開工一年後,陝西仍在極力反對三門峽工程。理由是:沿黃流域水土保持好就能解決黃河水患問題,無須修建三門峽工程。但三門峽工程並沒有因此停止。

1960年,大壩基本竣工,並開始蓄水。1961年下半年,陝西的擔憂變成現實:15億噸泥沙全部鋪在了從潼關到三門峽的河道里,潼關的河道抬高,渭河成為懸河。關中平原的地下水無法排泄,田地出現鹽鹼化甚至沼澤化,糧食因此年年減產。

1962年,陝西人再也按捺不住,在4月召開的全國人大二屆三次會議上,陝西省代表提交提案,並保護335米移民線以上居民的生產、生活、生命安全。

三門峽水庫三門峽水庫
陝西省水利廳副廳長在匯報中再次尖銳地提出:三門峽庫區問題已經綿延了40年,積澱的各種矛盾已非我省所能解決,矛盾的發展完全是由三門峽顧及自身利益和下游利益造成的。

2003年11月12日,三門峽水電站工作人員表示:自從有水利專家把渭河流域水患成因怪罪於我們後,渭河周圍的領導們似乎也理直氣壯起來,恨不得立刻炸掉三門峽工程而後快。治理黃河是一個系統的大工程,逐級造水庫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水庫本來就有沉積泥沙、減少下游水患的功能,三門峽水庫這些年對控制流量、減少下游水患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有兩個嚴重問題是該《規劃報告》難於迴避的:

①水庫將淹沒農田207萬畝,移民60萬。

②泥沙淤積。雖然預留攔沙庫容147億立方米(總庫容的2/5),若不計上游的減沙效益,水庫壽命只有25-30年。

水庫作用

三門峽水庫三門峽水庫
1967年,來沙可減少到50%;50年之後,可減少100%。黃河已經變成一條季節性河流,在1975到1990的15年間,斷流19次。

1958年11月25日,三門峽工程完成對黃河的截流。

1960年6月,壩築到了340米,已能夠攔洪,同年9月,實行關閘蓄水攔沙。

1961年4月,大壩築到了計畫高程353米。10個月後,62年2月,第一台15萬千瓦機組試運轉,

1962年3月,水電部不得不在鄭州召開會議,將美妙的“黃河清”暫時放在一邊,三門峽水庫的運用方式由當初定的“攔蓄上游全部來沙”改為“滯洪排沙”。水位不得不降低。而失去了大水頭,第一台15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剛剛披紅褂彩地發電不足一個月,便已沒有了用武之地,後來只好被拆遷到湖北的丹江口電站去。

水庫改建

工程開工

三門峽水庫三門峽水庫
1965年改建工程開工,三年之後完成。此時,水庫的淤積減輕了,但排沙能力仍不足,潼關以上,所謂“翹尾巴”淤積還在繼續。到了1969年夏,西安再度告急。周恩來分身乏術,只好委託河南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兼黃河防汛總指揮劉建勛外加副總理紀登奎,再度在三門峽主持召開“四省及水電部參加的會議”。

第二次改建

第二次改建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到1973年12月,挖開了8個施工導流底孔,當壩前水位為315米時,泄量由6000立方米/秒增至9060立方米/秒,運用原則變為“蓄清排渾、調水調沙”。

1992年8月渭河洛河洪水入黃河不暢,漫堤決口,淹沒了農田60多萬畝,約5萬返庫移民受災,近3萬人無家可歸。如遇特大洪水,庫區還將遭受巨大災害。至於下游的淤積情況,1985年丁六逸在《三門峽水庫及運用》中寫道:

1958年,周恩來總理遏制住蘇式豪邁,將初期水位運用定為335米時,還要淹沒耕地85.6萬畝,移民31.89萬人;後來,庫區塌岸發生,移民又增加了8.49萬人,實際總數達40.38萬人。他們當中,遷往寧夏、甘肅敦煌等偏遠地區的共3.99萬人,由於水土不服,曾多次遷來遷去,現已大部遷回。由關中平原遷往山區旱塬、溝壑區的12.11萬人,也因無法生產而遷回原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