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赤眼蜂

玉米螟赤眼蜂

玉米螟赤眼蜂,體長0.6毫米左右。前胸背板及腹部黑褐色。觸角鞭節細長;觸角毛細長,最長的相當於鞭節最寬處的3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玉米螟赤眼蜂

拉丁學名:TrichogrammaostriniaePangetChen

綱:昆蟲綱

目:膜翅目

科:赤眼蜂

功能類別:寄生性天敵

寄主昆蟲:玉米螟、棉鈴蟲、煙青蟲、棉小造橋蟲、小地老虎

寄主危害作物:玉米水稻棉花

形態特徵

雄體黃,前翅臀角上的緣毛相當於翅寬的1/6。雄性外生殖器;陽基背突成三角形,基部收窄,兩邊向內彎曲,末端伸達D的1/2;腹中突狹長而末端尖,其長度相當於D的4/9;中脊成對,向前伸展的長度相當於陽基的1/2;鉤爪伸達D的1/2,相當於陽基背突伸展的水平。陽莖稍長於其內突,兩者之和近於陽基的全長,明顯短於後足脛節。
雌體黃,前胸背板、腹基部及末端黑褐色。產卵器稍短於後足脛節。

生物學特性

喜好生活於早地,有時發現於早地附近的水稻田內。寄生於玉米螟及近似於玉米螟的螟蛾科昆蟲卵中,也寄生於刺蛾科、卷蛾科卵中。室內可用米蛾卵進行大量繁殖,但難寄生於柞蠶、蓖麻蠶等卵中。
發育起點溫度與有效積溫
根據李麗英試驗(1973-1979),玉米螟赤眼蜂適溫範圍22-32℃;最適溫度28℃;發育起點溫度11.43℃;有效積溫130.44日度。

壽命

壽命長短與溫濕度的關係密切。不同溫濕度組合其壽命有較大差異。總的趨勢是在不同組合中赤眼蜂壽命隨溫度升高而逐漸縮短;壽命最短的溫濕度組合為35℃與相對濕度29%,只有0.50天;壽命最長的組合為20℃與相對濕度85%,為2.50天。在20℃與相對濕度75%下壽命也較長,為2.40天。在同一溫度下不同濕度間,成蜂的壽命差異不大。溫度20℃和25℃各組合的平均壽命長於1.56天;溫度為30℃和35℃與各濕度組合的平均壽命均低於1.56天;27℃各組合介於兩者之間。各溫濕組合中玉米螟赤眼蜂的平均壽命為1.56天(張荊等,1982)。
繁殖
在棉田已知寄生玉米螟、棉鈴蟲、煙青蟲、棉小造橋蟲、小地老虎的卵。

地理分布

北京、吉林、遼寧、山東、山西、河北、河南、江蘇、浙江、安徽、廣東

農業天敵昆蟲類大盤點(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