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癭蚊單胚黑蜂

稻癭蚊單胚黑蜂

稻癭蚊單胚黑蜂屬於昆蟲綱動物,寄生在稻癭蚊昆蟲上。主要危害水稻農作物。分布在江西等地。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體長1.5毫米。黑色;觸角柄節、梗節或連第一鞭節(除端部)黃褐色,其餘黑褐色;

稻癭蚊單胚黑蜂稻癭蚊單胚黑蜂

足基節及端跗節黑褐色,其餘黃褐色;翅透明,毛淡黃褐色;腹部腹板側緣上方為黃褐色狹條,一般縮於背板之下,不易看出。頭橫寬,頭頂短,單眼後的頭部多橫行刻條;單眼鈍三角形排列,夾角約135°,側單眼至複眼距離約為單眼直徑的1.2倍。觸角著生於口緣附近,比較靠攏,10節;柄節長,中央之後稍膨大,基端甚細,長約為最寬處的7倍,為梗節長的4.5倍,梗節細,僅稍粗於第一鞭節,長為後端寬的2倍,第一鞭節最短最狹,長為梗節的一半;第二、三鞭節端部斜切,第二節稍長其長為寬的1.3倍,短於梗節;第四鞭節稍短於第三鞭節,第五鞭節與第二鞭節等長,但稍寬;第六、七鞭節長寬相近,長均為寬的1.5倍,長於第五鞭節;第八鞭節長為寬的3倍,端部呈錐形但頂端不尖,與前節等寬但長於1.5倍。

胸部具白毛,並胸腹節及後胸側板尤多;前胸背板背觀包著中胸盾片,後上角伸達翅基片,中胸盾片長大於寬,盾縱溝淺直至後緣;小盾片近三角形,均勻隆起;倂胸腹節短,亞中脊明顯且平行。前翅無翅脈;後翅有2個翅鉤,著生於一小段黃褐色翅脈上。後腿節末端膨大;跗節細,跗基節甚長。腹部琵琶形,末端稍尖,側緣鋒銳,背腹面均稍隆起;第一背板寬稍大於長,亞中脊及側脊明顯,側緣具白色長毛;第二臂板最長,占腹長0.6,近後緣為腹部最寬處,基部兩側各有一個縱凹窪,長約至背板長的1/4。

生物學特性

寄生於稻癭蚊,從蛹內羽化,單寄生。寄生率一般不高。主要寄生於雙翅目、鞘翅目、半翅目昆蟲,還可作為鱗翅目、同翅目(蚜蟲、葉蟬、飛虱)的重寄生蜂寄生於姬蜂、繭蜂和螯蜂等繭內,也可能直接寄生於鱗翅目和同翅目昆蟲。在我國稻蟲上已知3種,均為重寄生。其中菲島黑蜂分布較廣,寄主多是常見種類,另兩種發現較少,一種寄生螟蛉緘繭蜂,一種寄生螯蜂,為數不多。

地理分布

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

農業天敵昆蟲類大盤點(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