獺狸

獺狸

獺狸也叫狸獺或草狸,為草食性毛皮動物,原產於巴西、烏拉圭和阿根廷等南美洲國家。1956年首次引種中國飼養,其皮、毛和肉都具有較高經濟價值。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
.

獺狸屬於齧齒目海狸鼠科、海狸鼠屬,為草食性毛皮動物,原產於巴西烏拉圭阿根廷南美洲國家,中國從1956年首次引種飼養。國內有的地方稱獺狸為狸獺或草狸。 獺狸其貌不揚,但喜愛清潔,勤於洗浴,並常梳理鬍鬚。前足是爪,後足有蹼,雌性乳頭長在背部兩側。這種奇特的身體結構便於水中生活。終年都可生殖,而且雌性在產後次日即可再次交配。幼仔出生幾小時就能自主下水游泳,在陸生哺乳動物中很少見。

生活習性

獺狸的適溫性廣,在-10℃-40℃的溫度下均能活動生長,抗病力強,無瘟疫。獺狸屬草食動物,凡無毒的植物莖葉,均可作青飼料,適當投餵玉米、高粱、米糠和根,塊莖及瓜類,補充少量豆科籽實即可。獺狸可在室內或室內外結合飼養,只要有窩巢、活動場、洗澡池即可,一般農戶可養殖10對-20對獺狸。獺狸壽命為八、九年,最大個體15公斤左右,1歲-4歲是繁殖適齡期,四五月齡,體重2公斤左右便可達性成熟。全年均可繁殖,年產二三胎,每胎產仔6隻-10隻,最多的可達17隻。

經濟價值

獺狸

獺狸
獺狸的經濟價值較高。獺狸皮上的針毛是製作畫筆的高檔原料;拔去針毛的絨毛皮可與水獺皮相媲美,國際市場每張賣10美元-15美元;獺狸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已成為野味佳肴中的珍品。獺狸肉含粗蛋白20%-21%,脂肪4%-10%,100克肉中含總熱能912千焦,較雞肉牛肉兔肉均高。且由於肉中所含的肌酸、肌肽、腺苷酸和嘌嶺鹼基等非蛋白氮達3.5%-5.0%(一般家畜肉含1%-2.5%),使肉具有獨特的香氣和美味,能刺激食慾。其尾可製成醫用可吸收蛋白縫合線,醫用價值極高。

飼養技術

獺狸獺狸

養殖方法

獺狸雖產南美,但在北歐也有百年以上的飼養歷史,故對氣候條件要求不嚴,通過一些科研院校專家測試,中國南北各地農村均能飼養,因占地面積(僅1平方米)和設備條件(僅需水泥及磚塊少量)不高,建舍成本很小。 飼養主要採取圈舍法,即修建一個露天運動場,面積大小按每隻1平方米(163厘米×77厘米)設計,另在其一端修建每隻占面積0.5個平方米(70厘米×77厘米)的窩(小室),其通向運動場的洞口可為20厘米,窩內要求溫暖乾燥,沒有縫隙;運動場的另一端修建水池(供飲水和游泳用),池的面積有運動場的一半大(75厘米×77厘米)即可,靠運動場一方的池壁要修成斜坡,以便獺狸上下,池中水深有40厘米即可。整個圈舍四周修築高80厘米以上的圍牆(至少3厘米厚),最好選用火磚兼水泥砌成以防打洞。為防太陽照曬,夏天還可設遮陽板,要求30厘米寬就行。對於常年有3個月以上寒冷期的地區,要使獺狸常年繁殖,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取暖設施或防寒設備(主要是狸窩),必須保證圈舍溫度常年在15℃以上。這一點在修築圈舍時一定要著重考慮。

主要飼料

飼養獺狸必須制定科學的用糧組合表,合理搭配和投餵各種飼料,遵守定時、定量、定料型和定料種的飼餵制度,做經少給勤添多觀察,每次餵料可分為主投和補投兩次完成,30分鐘後將剩料取出,這樣可刺激食慾,使其多採食新鮮飼料。秋季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較大。獺狸發病率高,必須強飼養管理,搞好疾病防治。秋季青飼料豐富,進食量大。此時應加強飼喂,增加營養。冬季天冷,氣溫低,青飼料缺乏,在飼養管理上要加強防寒保溫工作,窩內要鋪墊柔軟無毒的褥草,褥草要經常更換、晾曬,保持乾燥。後窩門要封好,並用草簾遮住,防止冷風侵襲,氣溫特別低時就將前窩門用草堵好。用料由精料、青乾草、胡蘿蔔及熟土豆等組成,並適當加餵魚肚油和維生素,沖刷圈舍時防止水滴飛濺,儘量減少沖刷次數。

圈舍管理

保持環境衛生是預防疾病,降低發病率的重要手段。夏季氣候溫暖濕潤,適合病菌繁殖,所以圈舍消毒以每周進行一次為好。冬季氣候寒冷乾燥不利於病菌繁殖,所以消毒以每月1~2次即可。消毒應選擇晴天進行,全面、不留死角,常用消毒藥主要有來蘇爾、新潔爾滅、火鹼、過氧乙酸和高錳酸鉀等。消毒藥要經常更換使用,否則消毒效果不理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