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牙菜

獐牙菜

瘤毛獐牙菜(學名:Swertia bimaculata (Sieb. et Zucc.)Hook. Thoms.ex Clarke,英文名:Swertia) ,一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莖單一或分枝,四棱形,帶紫色。葉對生,無柄,線狀披針形,長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狹,全緣。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萼片5,線狀披針形;花冠藍紫色,直徑達2厘米,5深裂,開展,裂片狹卵形,內側基部有2腺窩,腺窩邊緣的毛具瘤狀突起;雄蕊5,花葯暗紫色。蒴果橢圓形。花期秋季。 生於山坡、草地、林邊。分布東北、華北、河南、山東等地。

基本信息

獐牙菜

學名:Swertia bimaculata (Sieb.et Zucc.)Hook.f.et Thoms.ex Clarke

英文名:Swertia

科名:龍膽科Gentianaceae

(《內蒙古中草藥》)

【異名】當藥(《內蒙古中草藥》) 、方莖牙痛草、涼蕎、綠莖牙痛草、雙斑獐牙菜、大車前、水紅菜、翳子草、黑節苦草、黑藥黃、走膽草、紫花青葉膽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瘤毛獐牙菜的全草。

【植物形態】瘤毛獐牙菜(學名:Swertia bimaculata (Sieb.et Zucc.)Hook.f.et Thoms.ex Clarke,英文名:Swertia) ,一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莖單一或分枝,四棱形,帶紫色。葉對生,無柄,線狀披針形,長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狹,全緣。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萼片5,線狀披針形;花冠藍紫色,直徑達2厘米,5深裂,開展,裂片狹卵形,內側基部有2腺窩,腺窩邊緣的毛具瘤狀突起;雄蕊5,花葯暗紫色。蒴果橢圓形。花期秋季。 生於山坡、草地、林邊。分布東北、華北、河南、山東等地。

此外,尚有以下兩種植物的全草,也作獐牙菜入藥:

①雙斑獐牙菜 :一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莖直立,有分枝。葉對生,橢圓形或長圓形,先端尖,基部下延。花冠黃白色,5琛裂,裂片倒卵形,上半部有多數濃綠色斑點,中部稍上處有2個黃綠色腺體,圓形,裸出,直徑約0.1~0.2厘米。

②腺鱗草 :一年生矮小草本,高約10厘米。莖纖細,自基部分枝。根生葉倒卵形;莖生葉狹卵形,銳尖。花腋生,1~3朵,花冠輻狀,帶白色,花後下垂。

【採集】夏、秋採收,切段,陰乾。

【化學成分】當藥含當藥苦甙約2~4%;還含當藥素、黃色龍膽根素、黃色龍膽根素葡萄糖甙等。 雙斑獐牙菜含異牡荊素、異葒草素;還含1,3-二羥基-4,5-二甲氧基氧雜蒽酮以及該氧雜蒽酮的1-o-β-D-吡喃葡萄糖甙和3-ο-β-D吡喃葡萄糖甙;又含當藥苦甙和當藥甙。

【藥理作用】當藥中分出的當藥苦甙,經皮膚表面易於吸收,吸收後分解,生成Erythrocentaurin,可擴張毛細血管,並激活或促進皮膚細胞的酶系統,提高皮膚組織的生化功能。靜脈注射當藥水溶液,能升高皮膚溫度,與擬副交感類藥物的作用相似。故認為可治療脫毛症。 另外,從日本當藥中提出的能保護四氯化碳對小鼠肝臟的損害,促進皮膚的氧化還原功能,其甲醇提取物有類放射線作用。

【性味】苦,寒。

【功用主治】清熱,健胃,利濕。治消化不良,胃炎,黃疸,火眼,牙痛,口瘡。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研末,每次5分。

【選方】治急、慢性細菌性痢疾,腹痛:當藥三錢。水煎服。(性味以下出《內蒙古中草藥》)

植物形態

獐牙菜獐牙菜

一年生草本,高0.3-1.4(2)米。根細,棕黃色。莖直立,圓形,中空,基部直徑2-6毫米,中部以上分枝。基生葉在花期枯萎;莖生葉無柄或具短柄,葉片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5-9厘米,寬1-4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鈍,葉脈3-5條,弧形,在背面明顯突起,最上部葉苞葉狀。大型圓錐狀復聚傘花序疏鬆。

開展,長達50厘米,多花;花梗較粗,直立或斜伸,不等長,長6-40毫米;花5數,直徑達2.5厘米;花萼綠色,長為花冠的1/4-1/2,裂片狹倒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3-6毫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狹縮,邊緣具窄的白色膜質,常外卷,背面有細的、不明顯的3-5脈;花冠黃色,上部具多數紫色小斑點,裂片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1.5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狹縮,中部具2個黃綠色、半圓形的大腺斑;花絲線形,長5-6.5毫米,花葯長圓形,長約2.5毫米;子房無柄,披針形,長約8毫米,花柱短,柱頭小,頭狀,2裂。蒴果無柄,狹卵形,長至2.3厘米;種子褐色,圓形,表面具瘤狀突起。染色體2n=18,24。花果期6-11月。

此外,尚有以下兩種植物的全草,也作獐牙菜入藥:

①雙斑獐牙菜:一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莖直立,有分枝。葉對生,橢圓形或長圓形,先端尖,基部下延。花冠黃白色,5琛裂,裂片倒卵形,上半部有多數濃綠色斑點,中部稍上處有2個黃綠色腺體,圓形,裸出,直徑約0.1~0.2厘米。

②腺鱗草:一年生矮小草本,高約10厘米。莖纖細,自基部分枝。根生葉倒卵形;莖生葉狹卵形,銳尖。花腋生,1~3朵,花冠輻狀,帶白色,花後下垂。

產地生境

產西藏、雲南、貴州、四川、甘肅、陝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生於河灘、山坡草地、林下、灌叢中、沼澤地,海拔250-3000米。印度、尼泊爾、錫金(模式標本產地)、不丹、緬甸、越南、馬來西亞、日本也有分布。

本種分布廣,植株大小多有變化,Merrill 將采自廣東的標本W. T. Tsang 20664號新命名為S. platyphylla Merrill,並以葉和花較大與本種相區別。但我們認為變化不突出,並未超越本種範圍。

民族醫藥

【白藥】須白菜:全草治急性黃疸性肝炎,腎炎,咽炎,胃炎,膽囊炎,泌尿道感染,腸胃炎,瘧疾,感冒發熱,流感,小兒麻痹《滇藥錄》

【哈尼藥】母雪乃茄:功用同白族《滇藥錄》。

【蒙藥】吉斯-地格達:主治消化不良,急性骨髓炎,急性黃疸型肝炎,菌痢,結膜炎,咽喉炎,燙傷,風火牙痛,熱淋,膽囊炎。

【彝藥】布希都補此,布希都黑此,補谷索索,補里阿,苦丁香,劉寄奴,青龍膽,青色膽,青魚膽草:根、葉或全草治毒蛇咬傷,百口咳,肝胃疼痛,乳瘡,外傷出血,痔瘡出血,瘰癧,咽喉腫痛,口瘡;雲南獐牙菜S. yunnanensis Burkill 亦作“布希都補此”《彝植藥續》。

【土家藥】苦席(ku xir):全草主治腹痛,腹瀉,火牙,風牙,胃火《土家藥》。山黃連,鋪地青,臭草:全草用於癰腫瘡毒,紅腫熱痛,乳癰初起,紅淋白濁,肺熱咳嗽,燒燙傷,濕熱黃疸性肝炎,腹瀉,急性結膜炎,慢性咽喉紅腫;根主治牙痛;葉主治跌打外傷和刀傷《民族藥志三》。

【苗藥】山黃連,見腫消,鋪地青,臭草,地膽草:功用同土家族《民族藥志三》。

相關種類

獐牙菜獐牙菜

心葉獐牙菜Swertia cordata (G. Don) Wall. ex C. B. Clarke

細葉獐牙菜Swertia matsudae Hayata ex Satake

鄂西獐牙菜Swertia oculata Hemsl.

新店獐牙菜Swertia shintenensis Hayata

搭山獐牙菜Swertia tozanensis Hayata

10版中國藥典新增藥材及飲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已由衛生部2010年第5號公告頒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執行。本版藥典與歷版藥典比較,收載品種明顯增加,其中新增藥材及飲片65種。本次任務為整理類任務,可添加摘要、信息模組、圖片、內鏈等內容。

龍膽科、獐牙菜屬植物

獐牙菜屬(Swertia L. ),龍膽科,約100種,廣布於全球,我國約70餘種,南北均產之。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葉對生;花藍色或白色,有黃色的腺點,排成密錐花序式或傘房花序式的圓錐花序;萼片4-5深裂,每一裂片的近基部有窩孔或腺體1-2個,窩孔禿裸或一部為一基生的鱗片所覆蓋,其周邊或頂端具睫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