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葉山胡椒

狹葉山胡椒

狹葉山胡椒,樟科、山胡椒屬植物,分布中國大陸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北、山東等地,是生物學植物系統分類中雙子葉植物綱下一個的物種名稱。

基本信息

狹葉山胡椒

正文

狹葉山胡椒
(《湖南藥物志》)

來源

為樟科植物雞婆子的枝、葉或根。

植物形態

狹葉山胡椒狹葉山胡椒
雞婆子,又名:見風消(《植物名實圖考》),狹葉釣樟、細葉見風消、雷公葉見腫消,五雷消、雷公條、小雞條。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8米。小枝黃綠色,無毛。單葉互生;近革質;橢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7.5~14厘米,寬2.5~3.5厘米,基部楔形,先端尖或鈍,邊全緣,上面無毛,下面脈上有短細毛;葉脈羽狀。花單性,雌雄異株;2~7朵成短梗或無梗的傘形花序;花被片6,倒卵狀矩圓形;雄花的花梗長4~6毫米,被灰色毛,雄蕊9,花葯2室;雌花有退化雄蕊9;花柱長約1毫米,柱頭頭狀。核果球形,直徑約8毫米,黑色,無毛。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長於荒野山坡的灌木叢或疏林中。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北、山東等地。

採集

全年可采。

性味

《湖南藥物志》:"辛,溫,無毒。"

功用主治

行氣,祛風,消腫。治腹痛,風濕骨痛,癰腫,疥癬。
①《植物名實圖考》:"消風,敗毒。"
②《湖南藥物志》:"祛風解毒,利濕消腫,行氣散寒,殺蟲止癢,鎮咳化痰。治魚口便毒,疥瘡癬癩,筋骨疼痛。"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4錢(鮮者1~2兩)。外#貉心┑鞣蟆?

選方

①治腹痛:狹葉山胡椒莖葉一兩。水煎服。
②治蕁麻疹:狹葉山胡椒莖葉一兩。水煎服。
③治手足痛:狹葉山胡椒莖葉二兩。水煎服。
④治膿腫:狹葉山胡椒莖葉。搗爛敷或水煎服。
⑤治頸背癰腫:狹葉山胡椒根。燒存性,研末,茶油調敷。
⑥治瘰癧:狹葉山胡椒根一兩。煮雞蛋食。(選方出《湖南藥物志》)

配圖

相關連線

樟科·山胡椒屬植物和屬系

山胡椒屬(Lindera Thunb. nom. conserv.),木姜子族、月桂亞族的一個屬,約100種,分布於亞洲、北美溫熱帶地區。中國有40種9變種2變型。不少種類含芳香油,可做香料及藥用。種子含脂肪,可供制肥皂及潤滑油用。有的喬木樹種木材可供建築用材或製作家具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