狨[漢字釋義]

狨[漢字釋義]
狨[漢字釋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狨 róng形聲。字從犭,從戎,戎亦聲。“戎”本指羊身上生長出來的短而細的過冬毛,引申至短而細的毛髮。“犭”指一般的獸類動物。“犭”與“戎”聯合起來表示“毛髮短而細的動物”。本義:毛髮短而細的動物(其皮毛可以為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狨[漢字釋義] 狨[漢字釋義]

狨拼音:róng

部首:犭,部外筆畫:6,總筆畫:9 ; 繁體部首:犬,部外筆畫:6,總筆畫:10

鄭碼:QMHG 五筆86&98:QTAD 倉頡:KHIJ

筆順編號:353113534 四角號碼:4325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2E8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róngㄖㄨㄥˊ

1. 哺乳動物,猿猴類,體矮小,形似松鼠,黃色絲狀軟毛,尾長,棲樹上。亦稱“金線狨”。

2. 古代稱狨尾做成的鞍韉。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海陸豐腔] rung2 [客英字典] jung2 [台灣四縣腔] jung2

◎ 粵語:jung4

◎ 潮州話:rong5(jông) [揭陽、潮陽]riong5(jiông)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róng

〈名〉

(1) 金絲猴 [golden monkey]

我後鬼長嘯,我前狨又啼。——杜甫《石龕》

(2) 產於中南美洲的許多種屬於狨科(Callithricidae)的軟毛猴子,除大趾外,其他諸趾皆具尖爪而不是指甲 [marmoset]。如:狨座(用狨皮連綴而成的坐褥)

(3) 狨皮墊鞍 [marmoset saddle]。如:狨鞍

(4) 貶詞 [bad]。如:狨氣(窩囊氣);狨腔(〈方〉∶醜態)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字部】狨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6

《廣韻》如融切《集韻》《韻會》而融切《正韻》而中切,音戎。《廣韻》細布。亦作絨。◎按別本廣韻云:狨,猛也。絨,細布。分二義。正韻云:禺屬,毛可為布。當是因其毛可為布,故名細布為絨也。

又《集韻》獸名。禺屬。其毛柔長可藉。《本草》似猴而大,毛黃赤色,生廣南山谷閒。皮作鞍褥。《埤雅》狨蓋猿狖之屬。輕捷善緣木,大小類猿,長尾,尾作金色。今俗謂之金線,狨生川峽深山中,人以藥矢射之,取其尾,為臥鞍被坐毯。狨甚愛其尾,中矢毒,卽自齧斷其尾以擲之,惡其為深患也。狨,一名猱。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njuŋ絨注同狨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如融東三平聲三等開口上平一東ȵʑi̯uŋȵʑĭuŋȵiuŋȵʑiuŋȵɨuŋȵiuŋȵuwŋrong2njungrung細布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修正)八思巴字(其他形式)音譯音譯(修正)音譯(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ꡔꡦꡟꡃ Zhÿungryuŋ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東鍾撮東鍾陽平撮口呼ɽiuŋ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而中一東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六東董凍篤陽平線絨

拼音是rong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