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國故城

牟,周代小國。 ”《路史·國名紀》:“牟,子國,楚滅之,為附庸。 ”漢置牟縣,《漢書·地理志》:“泰山郡牟縣,故牟國也。

東周時期牟國都城遺址。位於萊蕪市辛莊鎮趙泉村,俗稱“圍子”。北臨汶河,地勢平坦。
牟,周代小國。《春秋》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97年):“邾人、牟人、 葛人來朝。”《路史·國名紀》:“牟,子國,楚滅之,為附庸。”漢置牟縣,《漢書·地理志》:“泰山郡牟縣,故牟國也。”東漢、晉、宋、北魏皆因之,北齊省。隋開皇年間置牟城縣,屬兗州,大業初廢。
故城城牆之南、西兩面已不見遺蹟,東、北兩面城牆保存較好,夯築土質純淨,高出地面3米,下寬約15米,上寬4米。城牆圓角呈弧形,南北直徑約620米,東西直徑520米。20年代城牆尚完整,50年代後逐漸被村民取土整平。城址範圍內,散布著大量瓦礫和陶器殘片,多為春秋時期遺物,採集的標本有夾砂灰陶鬲、罐等。陶鬲系尖唇、高襠,肩以下飾細繩紋,橫徑大於器高;陶罐卷沿,折肩,平底,皆具有春秋早期特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