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田鎮

牛田鎮

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在中國,共有2處鄉鎮叫做牛田鎮,分別是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和湖南省桃江縣牛田鎮。

基本信息

牛田鎮牛田鎮
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在中國,共有2處鄉鎮叫做牛田鎮,分別是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和湖南省桃江縣牛田鎮。

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

牛田鎮牛田鎮
牛田鎮是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西南部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1985年撤鄉建鎮。牛田鎮土地面積140平方公里,鎮區面積3平方公里,現轄牛田、流坑等8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牛田鎮總人口2192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126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大量農村人口進入鎮區經商,外來常住人達462人,牛田鎮實際常住人口已達21462人。牛田鎮境內的流坑是一個古建築薈萃的古村落,保存各類傳統建築及遺址共260餘處,文化積澱深厚,曾被國家文物局領導張文彬譽為“千古第一村”,二○○一年六月被列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三年十一月份被建設部和國家博物館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村”,現正在積極申報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從流坑村至牛田鎮區延綿十餘里,還有全國唯一保存完好千年古樟樹林,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樂安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牛田鎮屬特困鄉,產業主要以農業為主。改革開放以來,牛田鎮經濟發展迅速,2003年牛田鎮生產總值5585萬元,財政收入16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80元。
牛田鎮牛田鎮
牛田鎮區距流坑村僅6公里,到來遊客的吃、住、購物都應在牛田鎮區。牛田鎮已呈現旅遊特色產業型小城鎮特色。牛田鎮農業產業結構初見成效,蘑菇白蓮蠶桑三大主導產業已具一定規模。為旅遊業服務的竹雕、木雕、竹編的工藝品發展較快,旅遊業的發展將帶動這一利用當地資源的竹木工藝品製作的發展,推動旅遊小商品市場的發展。引導部分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竹木工藝品製作加工業和經營。可較好地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出路、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牛田鎮受流坑古村旅遊開發的影響,小城鎮綜合開發以旅遊接待和旅遊服務為主。農業主導產業以蘑菇種植和加工為主。牛田古樟群自烏江上游的銀口到下游的峽圳,綿延數十里呈塊狀分布,面積約1100畝,分屬9個村16個村小組。面積最大的分布於南安村東岸洲村小組,約255畝;平均圍徑最大、觀賞價值最高的為水南洲村小組樟樹群。牛田鎮古樟樹群主要為香樟,夾雜著少許青楓,以烏江為分布中心,地貌特徵為低丘河谷地形,平均海拔僅110米左右,樟樹樹齡大多在200—800年之間。1999年植物調查資料顯示,牛田鎮現有香樟1萬多棵,其中500年以上的有3000多棵,800年以上的有1400多棵,樹齡最長的為流坑國小門前那棵古樟,圍徑6米多,樹齡超過了1000年。

自然景觀

牛田鎮牛田鎮
牛田鎮,位於江西省撫州地區樂安縣西南部,北距縣城三十公里,流坑就著落在這個鎮上。流坑正處在樂安東南山區向西部中低丘陵的過渡帶上,四面青山拱挹,所謂“天馬南馳,雪峰北聳,玉屏東列,金絳西峙”,鍾靈毓秀,資源豐富;而當中一塊山間盆地,沃壤良疇,自成天地。烏江由東南方招攜、金竹一帶的崇山峻岭中迤邐而來,碧水澄沏,悠然一脈,至村邊轉繞而西,予流坑村抱水枕山之勝,灌溉舟筏之利。烏江下游即恩江上游的一個要點,也與吉泰平原和整個贛江流域產生了密切的聯繫。這一良好的地理環境特別是烏江之水,對流坑歷史影響極大。傳說唐末五代著名的堪輿家楊筠松來此相地時,留下箝語云:“只要水朝庚,依舊好流坑。”真可謂一語道出了這條河流對於流坑村至為重要的意義。 山川形勝的流坑村,千餘年來一直是以董姓為主聚族而居。如今,它已是一個共擁有八百餘戶四千餘人的大村落,村中那櫛次鱗比、古老幽深的明清建築,比比皆是、古舊風雅的匾額楹聯,以及為數眾多的譜牒和名宦碩彥的掌觀者:這是一個歷史悠久並曾有過昌盛往昔的古老村落。流坑,猶如一個集古代歷史、建築、藝術和民俗為一體的內涵豐富的古文化博物館,正有等到世人去探究和觀覽。

基礎設施

牛田鎮駐地建水泥路面新街2條,一條寬23米、長400米,另一條寬10米、長200米,新街兩旁建有商場、飲食、理髮、修理、個體診所所等商店和服務性行業65家,年營業額135萬元。下洲畈墟,坐落在牛塘村,為畜禽交易墟,建有占地1萬平方米畜禽交易市場,農曆一、四、七為墟日。設有自動電話端局2個,交換機容量1250 門,牛田鎮已裝程控電話1030部。牛田鎮設有文化站、廣播電視站有線電視站,有線電視終端用戶1245戶。有中學1所,教職工63人,在校學生1850人;國小9所,教職工132人,在校學生2680人。有鎮衛生院1所,病床2張,醫務人員13人;村衛生所、個體診所22所,鄉醫23人。

湖南省桃江縣牛田鎮

牛田鎮牛田鎮
牛田鎮位於湖南省桃江縣中南部,與石牛江鎮灰山港鎮松木塘高橋鄉接壤。距離縣城約20公里。牛田鎮建鎮於1995年12月,由原來的杉樹侖鄉金光山鄉合併而成。總面積73..88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和一個社區。轄區共有人口3.46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315萬人,非農業人口0.15萬人,耕地面積31546畝,山林面積50464畝。土壤肥沃,水利設施齊全。這裡的交通十分便利,省道S206公路、桃響公路(桃江-響濤源)、鸕清公路(鸕鶿渡-清塘)貫穿其境。村級公路全部硬化,農村交通面貌徹底改觀。

牛田鎮山清水秀,民風淳樸。雄偉壯麗的棉花侖山脈,古樹蒼翠,竹海如濤;秀美的金鳳山麓,和風習習,如詩如畫。美麗的獺溪河,溫婉的東乾渠和西乾渠,尤如三條玉龍穿行其境,令人倍感祥和而安定。更有株樹山友人山莊的小橋流水,亭台樓閣令人神往。牛田人勤勞善良,熱情好客。來客進門三道茶:泡茶(芝麻豆子)、擂茶和蛋茶(紅棗煮雞蛋)。送客還要帶打發(紅包或土特產)。

經濟發展

牛田鎮牛田鎮
牛田鎮的歷屆黨委、政府,公正廉潔,勵精圖治,開拓進取。以“農業立鎮,工業興鎮”為目標,富民強鎮為目的,以轉變幹部作風為重點,求真務實為手段,為牛田鎮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主導作風。牛田鎮已經成為了益陽市的一個工業重鎮。農業生產也逐步走上了產業化,規模化的軌道。2007年度,國民生產總值達5億元。其中工業產值4.2億元,比上年增長25%,農業產值達0.8億元,比上年增長15%。人平純收入達3800元,比上年增長10%,財政收入突破1000萬元,完成稅收560萬元,比上年增長20%。牛田鎮是桃江縣的一個重要產糧區。2007年水稻種植面積達44270畝,其中雙季稻34270畝,一季稻10000 畝。糧食總產量達1.8萬噸,形成了杉樹侖、金光山、三塘灣和肖家沖,四個雙季稻連片生產基地,種植達5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50多戶。在杉樹侖、三塘灣、雙江口建立了三個無公害綠色蔬菜生產基地; 在峽山口建立了一個藥材和苗木生產基地;建立了臨市街、金光山、杉樹侖等三個水果生產基地,主要產品有:碰柑奈李、西瓜等。在株樹山古杉峽山口、牛田、桃仁建立了五個牲豬養殖基地,年產肉豬和中豬5.2萬頭.產品遠銷長沙、湘潭、廣州、深圳等地。

牛田鎮共有大小工業企業860家。素有水泥建材之鄉和煙花鞭炮之鄉的美稱。水泥、煙花\軋鋼和造紙已經成為牛田的四大支柱產業,擁有年產10萬砘以上的水泥生產企業三家,年產值200萬元以上的煙花鞭炮生產企業10家,年產值9500萬元的軋鋼企業一家。兩個設計能力為年產3萬噸以上,產值可達8000萬元的紙業園已經建成,現已進入試產階段。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