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魚

燭光魚

燭光魚隸屬於褶胸魚科、燭光魚屬。燭光魚其腹部和腹側有多行發光器,猶如一排排的蠟燭,故名燭光魚。

基本信息

簡介

海洋世界裡,無論是廣袤無際的海面,還是萬米深淵的海底都生活著形形色色、光怪陸離的發光生物,宛如一座奇妙的“海底龍官”,整夜魚燈蝦火通明。正是它們給沒有陽光的深海和黑夜籠罩的海面帶來光明。
燭光魚燭光魚
事實上,在黑暗層至少有44%的魚類具備自身發光的本領,以便在長夜裡能夠看見其他物體,方便捕食,尋找同伴和配偶。有些魚類發光,例如我國東南沿海帶魚和龍頭魚是由身上附著的發光細菌所發出的光,而更多的魚類發光則是由魚本身的發光器官所發出的光。
光魚其腹部和腹側有多行發光器,猶如一排排的蠟燭,故名燭光魚。深海的光頭魚頭部背面扁平,被一對很大的發光器所覆蓋,該大型發光器可能就起視覺的作用。
魚類發光是由一種特殊酶的催化作用而引起的生化反應。發光的螢光素受到螢光酶的催化作用,螢光素吸收能量,變成氧化螢光素,釋放出光子而發出光來。這是化學發光的特殊例子,即只發光不發熱。有的魚能發射白光和藍光,另一些魚能發射紅、黃、綠和鬼火般的微光,還有些魚能同時發出幾種不同顏色的光,例如,深海的一種魚具有大的發光頰器官,能發出藍光和淡紅光,而遍布全身的其他微小發光點則發出黃光。

形態特徵

體呈卵形,側扁而高;體長為體高1.7倍;為頭長3.4倍。頭較高大,頭背部2行細鋸狀的骨棱。吻很短。
眼較大,側上位。口上位。口裂垂直。眼前發光器(PO)1個。眼後發光器(PTO)和下側各1個。背鰭13;臀鰭18;胸鰭13;腹鰭7。鰓耙20。鰓蓋條發光器(Br)6個。峽部發光器(I)每側6個;靠近腹緣發光器10個,排列成一行,離此行向上還有7個,位置高低不齊。腹鰭與臀鰭之間發光器(PAN)7個。臀鰭發光器(AN)和尾柄下部發光器(SC)共10個。體呈白色,各鰭淡黃色。全長80mm。系深海發光魚類,約在200-500m水中生活。

種類介紹

短棘燭光魚

摘要:短棘燭光魚,體長為體高1.6倍;為頭長3.3倍。頭長短於頭高,紋很短。各鱗為黑褐色。各鰭淡色。系海洋深海發光魚類。分布於我國東海沖繩海槽;國外見於夏威夷等海域。

長棘燭光魚

摘要:長棘燭光魚,體呈卵圓形,側扁而較高。頭較高大,後顳骨基刺發達。系海洋深海底層發光魚類。常棲息於150—400m的深水層處。游泳較緩慢。分布於中國東海;國外見於日本、菲律賓。
閃電燭光魚
摘要:閃電燭光魚,體長為體高1.5—1.8倍;為頭長2.6—2.8倍。體卵形,側扁而高,頭高大。系深海發光魚類。分布於中國東海;國外見於日本。

閃電燭光魚

摘要:三齒燭光魚,又稱為棘燭光魚、豐年狗母。體長為背鰭基前的體高1.4-1.7倍;為頭長2.6-2.8倍;為背鰭基末端之處體高的4.2-4.4倍。系深海發光魚類。分布於中國南海;國外見於日本。
燭光魚摘要:燭光魚,體呈卵形,側扁而高;體長為體高1.7倍;為頭長3.4倍。體呈白色,各鰭淡黃色。系深海發光魚類。分布於中國南海;國外見於日本、印度尼西亞,夏威夷群島和非洲西岸。

魚類,鮭形目

鮭形目(Salmoniformes)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的1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