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佛西樓

熊佛西樓

熊佛西樓是為了紀念上海戲劇學院的第一位校長熊佛西先生而在上海戲劇學院中創建的。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名字來源

上海市高等院校的知名建築中,上海戲劇學院的熊佛西樓(華山路630號)是一個可圈可點的去處。在這個不大的校園裡似乎不怎么起眼的建築,有著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豐富的意味故事,值得你細細品味、慢慢欣賞。
熊佛西樓名字的由來是為了紀念上海戲劇學院的第一位校長——熊佛西先生。熊佛西(1900~1965 )是現代著名劇作家,中國新興話劇運動的開拓者之一。原名熊福禧,中學時代就對戲劇產生了興趣,經常參加學校舉辦的文明戲表演。1920 年考入燕京大學,不久加入民眾戲劇社,提倡學校戲劇運動。燕大畢業後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戲劇,1926 年獲碩士學位後回國到北京國立藝術專門學校戲劇系任主任,為中國培養了第一批受過高等教育的戲劇人才。熊佛西長期從事戲劇教育工作,培養了數以千計的戲劇青年,為中國的戲劇事業作出了貢獻。

熊佛西樓熊佛西樓
建造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熊佛西樓是上戲的“老人”,見證了上戲的歷史。那時它並不叫熊佛西樓,而是德國華僑在上海的一個鄉村俱樂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人強行占據了德國人在上海原邁爾西愛路(今天的茂名南路58號)建造的鄉村俱樂部,平時喜歡休閒聚會的德國人,無奈之下只好在滬西的美麗園中又重新修建一座鄉村俱樂部!上海戲劇學院的前身———上海市實驗戲劇學校在這個鄉村俱樂部成立,當時由熊老先生擔任校長,後來該樓就被命名為熊佛西樓,不久它成了當時遠東地區最早最大的錄音棚。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中國建築正處於現代轉型初始期。大量的留洋建築師從國外回來登上了國內早期的建築舞台,當時的很多建築融合了中國建築與西方建築的特點,而熊佛西樓就是其中代表。它既不具有中國傳統園林建築小巧玲瓏的性格特徵,也不屬於粗獷、張揚、個性十足的建築。它的美學手段不是炫耀、喧鬧的,而是含蓄、寧靜的。它如同一杯好酒,在細細欣賞之下,你會發覺它的體量與線條的比例關係是如此和諧。熊佛西樓的正前方是一片草地,右邊與另一片草皮隔路相連,左邊是上戲著名的新實驗空間,後面則是一棟現代型紅色建築,熊佛西樓地處中間,憑藉自己的空間關係融合了四周各不相同的一切。歷史價值

熊佛西樓不僅代表了對知名戲劇家的感念,也是上戲歷史的見證和精神的象徵。它不僅承載了才女張愛玲的躊躇,更使莘莘學子開始了追夢的航程。
在這幢樓里,還蘊含著另外一個浪漫的故事,樓里樓外曾經留下了一代才女張愛玲躑躅、感傷的腳步,蘊藏了她人生無盡的悲悽。很多人認為在《傾城之戀》、《半生緣》、《金鎖記》這些張愛玲的驚世之作中,似乎就蘊藏著該樓的倩影!歷經八十多年的風雨後,熊佛西樓遭受了很多創傷,1999 年,上戲按建築原樣對其進行了恢復與保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現在很多古建築被破壞殆盡、保護不當的情形下,上戲的做法無疑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

人文環境

曾經的德國華僑鄉村俱樂部

從上海戲劇學院延安路校門進去,很容易就能找到熊佛西樓,就是舊時的德國鄉村俱樂部。一戰後法國人強行占據了德國人在上海原邁爾西愛路(今天的茂名南路58 號)建造的鄉村俱樂部,平時喜歡休閒聚會的德國人,無奈之下只好在滬西的美麗園中又重新修建一座鄉村俱樂部。俱樂部建於1903年,占地3畝多,裡面設有一幢兩層的德國小洋房,方方正正繞有構架嚴密、貴氣的外廊。樓里設有會客廳、女賓室、休息室、舞廳、餐廳、彈子房等等,花園裡還修了10多個網球場、草地滾球場。1910年,德國人又在這裡建起了露天溜冰場。後來戲劇學院蓋劇場挖出了一個游泳池,也是這時期德國人的傑作。

熊佛西樓熊佛西樓
上戲歷史的記憶

上海戲劇學院的前身———上海市實驗戲劇學校就在這個鄉村俱樂部成立,熊佛西樓名字的由來是為了紀念上戲的第一位校長———熊佛西先生,後來被命名為熊佛西樓,不久還成了當時遠東地區最早最大的錄音棚。如今已經很少有本校學生知道它原本的來歷,只知道這幢貌似嚴謹的方樓曾是校務辦公之地以及借道具服裝的部門,想到道具、服裝,似乎這才稍有幾分娛樂的意思,但怎么也沒想到,如此沉靜的一座房子,曾經是熱鬧一時的德國鄉村俱樂部,更想不到這是張愛玲與愛人約會的場所。據說,胡蘭成居住的美麗園與戲劇學院僅一牆之隔,所以他們當年經常會約在這裡會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