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圖

煮茶圖

《煮茶圖》是唯一一件流存民間的元朝王蒙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面人物神態生動,描繪出了煮泉品茗的真實情景。

元朝王蒙的《煮茶圖》是唯一一件流存民間的王蒙作品
佳士得將於五月二十九日舉行「中國古代書畫」春季拍賣會,推出二百零七幅古代書畫作品,其中二十一幅較重要的作品將於五月三十日在「中國宮廷御製藝術精品」環節中拍賣。
將供競投的精品中,包括元四家王蒙和倪瓚的作品,其中王蒙的《煮茶圖》估價六百萬至八百萬元。佳士得中國書畫部國際董事馬成名表示,吳湖帆曾列舉王蒙真跡共有十一件,現今十件已分別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及台北故宮博物院,吳湖帆認為唯獨這幀《煮茶圖》尚在民間,因此更是不可多得。至於該件倪瓚的《墨竹》,精簡入神,估價三百萬至四百萬元。
乾隆曾藏《蓬萊仙奕》
明代精品中,包括仇英的《蓬萊仙奕》手卷,預料可以逾七百萬元成交。該手卷曾為乾隆所收藏,畫作後有文徵明書法小楷跋文,仇英以青綠山水、亭台樓閣、人物題材聞名畫史,該卷乃擬宋代青綠山水大師趙千里畫法精心畫成。
另一清朝宮廷散佚的書畫精品,是明代四大家文徵明的《新燕篇詩意圖》,曾著錄於乾隆舊藏中,估價二百五十萬至三百萬元。
此外,一幅《聖僧浮海圖》長卷,斷代最晚不會遲過元代,因為北宋中期以前的羅漢圖僅有十六位羅漢,後來的人才加上降龍、伏虎兩位羅漢,該卷卷末有明初大書法家宋克長跋,估價六百萬至八百萬元。還有一件集結了六名宋人書法的《宋賢題徐常侍篆書墨跡》亦十分難得,該卷自宋代以下書跡代代跋語,可見其流傳有序,少見墨跡的大儒朱熹也在其中,估價六百萬至七百萬元。
·丁雲鵬:煮茶圖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丁雲鵬(1547—1628年),字南羽,號聖華居士,安徽休寧人。明代畫家,擅長人物、佛像、山水畫。圖中描繪了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意。畫中盧仝坐蕉林修篁下,手執團扇,目視茶爐,正聚精會神候火煮湯,圖下一長須仆撿壺而行,似是汲泉去,左邊一赤腳婢,雙手捧果盤而來。畫面人物神態生動,描繪出了煮泉品茗的真實情景。
年邁白石為少作補筆
至於佳士得之「中國近現代畫」拍賣會,亦將於五月廿九日舉行,推出四百一十九件作品,總估價高達一億五千萬元。其中吳冠中的《樹叢》最為矚目。馬成名表示,吳冠中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創作了一系列巨幅樹藤作品,這幅《樹叢》是其中一幅,曾於巴黎及北京展出,估價六百萬至八百萬元。
同樣估價達六百萬至八百萬元的還有齊白石的《山水畫冊》十二小幅,作於一九二○年代。他的另一件《草蟲》冊頁,完成於九十五歲晚年,畫冊末頁題道:「白石少時畫蟲,九十五歲始補景」,即畫中細膩生動的草蟲是繪於齊白石年輕時,年老後才加上寫意之景,該冊頁共十二開,估價五百萬至六百萬元。
張大千的作品則有潑墨之作《雨後嵐新》,估價三百五十萬至四百五十萬元,以及一幅《蕃女掣龐圖》,作於一九四六年,描寫敦煌女子與當地的獒犬,估價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元。
王問:煮茶圖
王問:煮茶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王問(1497—1576年),江蘇無錫人,明代畫家。此畫是繼王紱《竹爐煮茶圖》後的又一以竹爐煮茶為題材的畫。煮茶爐是竹爐,四方形,爐外用竹編成。畫左邊一童展開書畫卷,一長者正在聚精會神地欣賞看。描繪了文人煮茶閱卷的情景。 圖2為竹爐煮茶的特寫,與圖3的茶壺相比,除壺嘴的走勢,其餘壺把、壺蓋、壺身驚人的相似,從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知道明朝早期,已用紫砂大壺煮茶。圖3為南京1965年中華門外馬家山油坊橋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年)司禮太監吳經墓中出土的紫砂提梁壺,是目前唯一有絕對年代可考的明嘉靖早期紫砂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