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國有公辦的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坐落在太湖之濱——江蘇省無錫市,學院是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之一,江蘇省與教育部共建的“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區”的試點項目院校。 學校前身是1959年3月原國家農機部創辦的無錫農業機械製造學校,2012年學校與江蘇大學聯合舉辦高職本科教育,培養本科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 截至2016年9月,學校有中橋、太湖兩個校區,占地850多畝,建築面積34.6萬平方米;資產總額11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1.9億元,圖書館藏書85萬冊;設有13個教學單位,開設專業58個;有全日制本專科生和留學生12800多名,教職工800餘人全日制本專科生和留學生12800多名,教職工800餘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校史沿革 校史沿革

1959年3月,原國家農機部創辦無錫農業機械製造學校。

1979年3月,學校下放至江蘇省機械工業廳,無錫農業機械製造學校改名為江蘇省無錫機械製造學校。

1991年,無錫市機械工業聯合職工大學併入學校。

1994年10月,學校被原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10所試辦五年制高職的學校之一。

1999年7月,學校經教育部批准獨立升格為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更名為無錫職業技術學院,隸屬江蘇省教育廳。學校是國家首批28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之一。

2006年12月,學校被教育部、財政部列為全國首批28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單位之一。

2012年,學校與江蘇大學聯合舉辦高職本科教育,培養本科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9月,學院設有設有機械技術學院、控制技術學院、物聯網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汽車技術系、外國語言文學系、藝術設計系、基礎課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研究部、體育部、工業中心、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13個教學單位,開設專業58個,其中本科專業6個。

專業設定 
院系專業
江蘇大學無錫機電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本科),物聯網工程(本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市場行銷(本科)
機械技術學院 數控技術,數控設備套用與維護,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模具設計與製造,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中外合作)
控制技術學院 電氣自動化技術,智慧型控制技術,自動化生產設備套用,機電一體化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工業機器人技術,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海外本科直通車)
物聯網技術學院 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軟體技術,軟體技術(嵌入式軟體人才培養),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套用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物聯網套用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海外本科直通車)
汽車技術系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3+2本科),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汽車整形技術
外國語言文學系 商務英語,商務日語,套用德語,套用法語
藝術設計系 廣告設計與製作,動漫設計與製作,環境藝術設計
經濟管理學院 工商企業管理,物流管理,財務管理,會計(3+2本科),市場行銷,金融管理與實務,連鎖經營管理,電子商務,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市場行銷(中外合作)
備註:資料來源: ,未註明本科的專業為高職專科

師資力量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截至2016年9月,學院有教職工800餘 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40餘名,博士80餘人。其中,國家教學名師1名、省教學名師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3個,聘有楊叔子院士、姚建銓院士等高層次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20多名外籍教師常年在校任教。

國家教學名師:顧京

國家級教學團隊: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團隊,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團隊,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

教學建設

根據2016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有教育部教改試點專業2個,首批國家示範專業4個,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2個,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專業2個,省重點建設專業群4個,省品牌與特色專業8個,全國機械行業品牌與特色專業3個。學校主持建設數控技術和物聯網技術2個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並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3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3門,國家規劃教材36部。學校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等10餘項。

國家級重點專業:

國家級重點專業 
名稱類型獲批年份
電氣自動化技術 教育部、財政部 2011年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教育部、財政部 2011年
數控技術 國家示範專業 2006年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國家示範專業 2006年
機電一體化技術 國家示範專業 2006年
計算機套用技術 國家示範專業 2006年
數控技術 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2001年
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 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2001年

江蘇省重點(品牌、特色)專業:

江蘇省重點(品牌、特色)專業
名稱類型獲批年份
機械技術專業群 江蘇省重點專業 2012年
控制技術專業群 江蘇省重點專業 2012年
物聯網技術專業群 江蘇省重點專業 2012年
製造業服務專業群 江蘇省重點專業 2012年
數控設備套用與維護 江蘇省品牌專業建設點 2010年
電氣自動化技術 江蘇省特色專業建設點 2010年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江蘇省品牌專業建設點 2008年
套用電子技術 江蘇省特色專業建設點 2008年
機電一體化技術 江蘇省品牌專業建設點 2006年
市場行銷 江蘇省特色專業建設點 2003年
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 江蘇省特色專業建設點 2003年
計算機套用技術 江蘇省特色專業建設點 2003年

機械行業品牌與特色專業:

機械行業品牌與特色專業
名稱類型獲批年份
模具設計與製造 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 2010年
軟體技術 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 2010年
市場行銷 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 2010年

國家級精品課程:

國家級精品課程 
序號課程立項時間
1數控加工工藝編制及實施2010年
2 柴油發動機管理系統故障診斷與修理2010年
3運動控制系統安裝調試與運行2009年
4典型零件數控加工工藝編制及實施2008年
5工具機控制系統的連線與檢查2008年
6機械零部件造型與測繪2008年
7智慧型樓宇弱電設備安裝與調試2008年
8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藝基礎2007年
9工具機數控系統2007年
10汽車技術基礎2007年
11機械製造工藝與裝備2006年
12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2004年
13數控編程2003年

江蘇省級精品課程:

江蘇省級精品課程 
序號課程立項時間類別
1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2004年省級一類
2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藝基礎2006年省級一類
3機械製造工藝與裝備2002年省級二類
4計算機套用基礎2002年省級二類
5機械製圖2004年省級二類
6C++程式設計2006年省級二類
7機械零部件造型與測繪2008年省精品課程
8智慧型樓宇弱電設備安裝與調試2008年省精品課程
9交流調速系統及套用2008年省精品課程
10市場行銷2008年省精品課程
11小型綜合自動化系統集成2010年省精品課程
12推銷技巧與商務談判2010年省精品課程
13典型零件質量檢測2010年省精品課程
14電子產品工藝與品質管理2010年省精品課程
15機械製造技術基礎2011年高起專
16管理實務2011年高起專

教學成果

教學成果 
成果名稱時間榮譽等級
高職機電類專業“全程-開放”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11年 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高職文化素質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2011年 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系統改革高職課程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2009年 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
系統改革高職課程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2009年 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高職數控技術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2009年 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高職機電類專業“品牌—中心”產學合作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2008年 江蘇省教學成果特等獎
高職高專教育機電類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和課程體系改革、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2005年 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高職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2005年 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學校榮譽

2007年和2010年,學校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等次,學校先後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江蘇省高等學校文明學校”、“江蘇省教學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教育人才先進單位”、“江蘇省教育國際合作交流先進學校”、“江蘇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高等學校和諧校園”、“江蘇省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江蘇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稱號。學校是全國首批“高等學校繼續教育示範基地”和“網路教育數位化學習資源中心職業學校分中心”“全國機械行業職業院校先進制造技術促進與服務基地”。

合作交流

2004年,學校成為總部設在美國的社區學院國際發展聯盟(簡稱CCID)的第一個中國成員單位,2012年CCID在學校成立了中國分中心。

截至到2015年年底,學校已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留學生總數達80餘名。10月12月,承擔了印尼蘇門答臘省師資培訓中心教師培訓任務。10月16日,第三屆海峽兩岸高等職業教育校長聯席會議學術年會在校舉行,並獲批2015年無錫市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教育合作項目。

截至2016年9月,學校與美國、德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丹麥、韓國、印尼、台灣等1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20餘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與美國、丹麥、澳大利亞合作開辦專業。2014年招收首批國際留學生,有來自加納、賴比瑞亞、伊朗、印尼等9個國家的留學生在學校學習。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4月,學院有省級研究中心2個 ,江蘇省教育科研類科普教育基地1個,江蘇高等學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1個,江蘇高校“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培養對象2個,無錫市科技公共服務平台1個,校級研發中心6個。

江蘇省級研究中心:江蘇省感測網套用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江蘇省冷壓冶金球團工程技術中心

江蘇省教育科研類科普教育基地:智慧型製造工程中心

無錫市科技公共服務平台:無錫市工業AGV技術套用及推廣公共服務平台

校級研發中心:無錫市立達齒輪工程技術中心,無錫市順達物流機械工程技術中心,無錫市絕緣母管工程技術中心,汽車零部件製造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物聯網套用方案大型演示與測試驗證服務平台,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智慧型工廠套用示範中心

江蘇高等學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新型材料成型加工技術”團隊(龔方紅,2015年)

江蘇高校“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培養對象:“物聯網信息融合關鍵技術”團隊(2014年)、智慧型製造數據融合技術研究與套用團隊(2016年)

科研成果

截至到2015年6月,學校申請專利119項,其中發明28項,實用新型68項,外觀4項,軟體著作權19項, 吳慧媛老師負責的《電梯補償鏈包覆層塑膠異型材擠出模具最佳化設計》項目獲2015年度政策引導類計畫(產學研合作)--前瞻性聯合研究項目立項 。

2015年,學校共申報縱向課題238項,獲得各類縱向課題70項,申獲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產學研前瞻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省社科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省級項目十餘項,申報專利358項(其中國際2項,發明65項),獲得專利147項(其中發明5項),首次獲得工業與信息化部行業標準2項。 2015年開展橫向科研課題82項,“四技服務”到賬資金總額951.84039萬,全年縱、橫向課題合計到賬資金為1268萬元。

截至2016年9月,學校年為社會、企業培訓3萬多人次,為中小企業完成技術服務項目近百項。教師年完成200多項專利,其中部分專利已向企業成功轉讓。學校申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以及省自科、省社科在內的部級及以上項目近40項。累計各類專利申請量達到310件,授權214件,成功轉化8件專利。累計獲得各類獎勵資助金額達47萬元。

科研獲獎 
時間項目名稱獲獎類別
2015年基於物聯網技術的光伏組件監測系統江蘇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2015年服務製造型中小企業的數據融合與智慧型決策系統研發及套用無錫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2015年物聯網綜合研發平台及產業化推廣無錫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資料來源: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根據2015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館藏圖書總量為68萬餘冊 ,建成了館內區域網路和無線網路,建成了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系統,擁有海量存貯器(16T)和各類伺服器(9台),通過國家教育科研網( CERNET )和網際網路( INTERNET )向用戶提供文獻服務,圖書館共訂購各類電子資源資料庫12個,資源類型涉及20000餘種中外文全文電子刊、120萬種電子圖書,以及各類教學資源等。

•學術期刊

截至2016年9月,學校主辦全國性的職業教育期刊《機械職業教育》和學術期刊《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江蘇省教育廳主管、無錫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學報屬於綜合性學術期刊,常設欄目有:職業教育研究、教改論壇、經濟與管理、技術與套用、文學與藝術、體育與健康等。

2004年2月,學報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全文收錄,中國學術期刊評價資料庫(CAJCED)列為統計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全文收錄;中國知網(CNKI)全文收錄;2006年2月,被萬方資料庫——數位化期刊網全文收錄;2007年5月,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2010年2月,被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全文收錄;2011年9月,被教育閱讀網收錄。

文化傳統

校訓

嚴謹治學,崇尚實踐

釋義:嚴謹治學,就是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克服浮躁繼承和發揚學校師生潛心教育教學追求真理真知的優良傳統。

崇尚實踐,就是要在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時期秉承和發展我校教育教學突出實踐環節注重能力培養的傳統特色。

校徽

校徽 校徽

圖案帆船,表示學院地處太湖之畔寓意學院團結拼搏、同舟共濟、不斷開拓、勇往直前的精神,“1959”表示學院始建於1959年。周圍下部為學院中文名稱,上部為學院英文名稱,喻學院面向世界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校園活動

2014年,學校組織了主題教育活動:校團委組織開展了大學生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學業幫困、宿舍衛生消毒、節水宣傳、知識競賽、環保公益等總計服務項目72項。校園活動:組織開展青春文化節;第十七屆“五四科技文化藝術節”。社團活動:指導社團聯合會開展蠡溪書畫展書畫展、無錫市高校交流筆會、太極協會第三屆太極拳比賽等20餘項活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志願中國”、“築夢中國”、“青年影響社會”、“青眼觀察”和“少年中國”五個系列主題共20個志願服務項目。創新創業活動:校級創新項目立項70個、省級創新計畫申報20個。

學院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朱愛勝
院長、黨委副書記龔方紅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談向群
副院長華堅、馮淵、顧京、周桂瑾
截至2018年11月,資料來源:

校園環境

學校有中橋、太湖兩個校區。中橋老校區位於文化氛圍濃郁的中南路街區,太湖新校區地處生態環境優美的湖濱科技新城。

校園環境 
校慶鼎 校慶鼎
圖文信息中心 圖文信息中心
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
櫻花道 櫻花道
勤學石 勤學石
圖文信息中心c樓 圖文信息中心c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