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網長管蚜

或80%可濕性敵百蟲粉劑(0.8-1.5千克/公頃)防治禾穀類跳甲、瑞典稈蠅。 孕穗期:噴灑80%敵百蟲粉劑(1.25千克/公頃)防治禾穀類穗蠅、薊馬。 噴灑80%可濕性敵百蟲粉劑(1.25千克/公頃)。

分布與危害

蚜蟲分布極廣,均為全球性種類,在各地區普遍發生。蚜蟲除為害麥類外,主要為害的牧草有:鵝冠草、蘇丹草、冰草、賴草、披鹼草、雀麥、看麥娘、牡羊茅等。蚜蟲以成蟲和幼蟲吸食葉片、莖稈和嫩穗的汁液,影響寄主的發育,嚴重時常致生長停滯,最後枯黃,同時還能傳播多種病毒病害。

形態特徵

1、觸角長於體長。腹管長,多長過腹節,額瘤明顯。
2、無翅型體白綠色至淡綠色,腹背中央有黃綠色至深綠縱線。體長2-2.4毫米。複眼紫黑色。腹管長筒形,淡綠色,端部無網狀紋。有翅型,前中脈3叉。腹管與無翅型同。觸角第三節有感覺圈40個以上。

生活習性

蚜蟲為多型性昆蟲,在其生活史過程中,一般都經歷卵、乾母、乾雄、有翅胎生雌蚜、無翅胎生雌蚜、性蚜等不同蚜型。但以無翅和有翅胎生雌蚜發生數量最多,出現歷期最長,是主要為害蚜型。

防治方法

播種前期:在播種前期或播種時,在土壤內施2%甲基異硫磷粉劑(30-45千克/公頃)防治地下害蟲和夜蛾類幼蟲。幼苗期:噴灑20%甲基E-605乳劑(0.5-1升/公頃)。或80%可濕性敵百蟲粉劑(0.8-1.5千克/公頃)防治禾穀類跳甲、瑞典稈蠅。孕穗期:噴灑80%敵百蟲粉劑(1.25千克/公頃)防治禾穀類穗蠅、薊馬。抽穗期: 噴灑80%可濕性敵百蟲粉劑(1.25千克/公頃)。或30%可濕性甲基E-605粉劑(0.75-1.0千克/公頃)。防治蚊類、葉蟎。收穫期: 牧草上禾穀類葉蟎蟲口密度極大時,及時割除牧草。秋季-春季 收穫種子清選和分級,妥善保存播種材料。秋季若收穫的雀麥、羊茅、鵝觀草種子多時,或貯藏它們的過程中,利用殺蟲劑進行種子消毒。防治雀麥蚊、鵝冠草蚊、雀麥蠅、鵝觀草蠅、羊茅癭蚊、穀類葉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