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無網蚜

茄無網蚜

昆蟲名,為同翅目,蚜科。分布於東北、內蒙占、青海、河北、山東、河南、四川等。寄主於茄科蔬菜、豆類、甜菜等多種農作物。成蟲和若蟲吸食蔬菜汁液並傳播病毒病。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無翅孤雌成蚜:體長卵形,長2.8mm、寬1.1mm。頭部及前胸紅橙色,胸、腹部綠色。觸角第1、2及第6節黑色,第3~5節端部黑色。頭部粗糙,有深色小刺突,中額瘤不顯,額瘤顯著外傾,與中額成直角,額槽深“U”形。胸及腹部第1~6節有微網紋,第7、8節有明顯瓦紋,體緣網紋明顯。氣門三角形關閉,氣門片黑色。緣部有淡褐色節間斑。腹管0.65mm,為體長的0.23倍,為尾片的1.6倍。端部及基部收縮,端部有明顯緣突和切跡。尾片長圓錐形,中部收縮,有小刺突構成瓦紋及長毛5~6根。

生活習性

在植物葉背面取食後,葉面常出現白點。此種蚜蟲雖發生量和直接為害不大,但可傳播馬鈴薯、甜菜和菸草病毒病

防治方法

加強預測預報

一是有翅蚜遷飛的調查。鑒於蚜蟲傳毒導致病毒病的危害遠遠高於其本身吸食造成的為害,因此,監測有翅蚜向菜田的遷飛十分重要。通常採用黃皿誘測法,即選用黃色中號搪瓷碗或塑膠盆,在調查田周圍開闊的空地上,距地面20cm設定,盆內裝入0.1%濃度的中性肥皂水,定期檢查,對白菜地從播種前一個月到包心期每5天調查一次。用毛筆或小網將落入盆內的蚜蟲撈出,識別種類,統計蟲數。如田間鑑定有困難,可裝入70%酒精小瓶中攜回室內鏡檢。一旦發現有翅蚜數量陡增,即應採取防治措施。二是田間蚜蟲數量消長調查。對被調查田抽樣調查50菜株,依作物的不同生長期,可做全株檢查(如苗期),或抽查規定的第幾片葉,或用事先準備好的定格框板檢查若干空格內的蚜蟲數。也可使用機動取樣器將調查株的蚜蟲全部吸入小管中,或使用毛筆把蚜蟲全部掃入酒精瓶中攜回室內考察。在完成蚜蟲空間分布型等許多基礎研究的菜田內,也可採用“零頻法”調查,更為簡便。在蚜蟲猖獗的年份或地區,可採用病害調查使用的分級指數調查法。依據調查結果,並考慮作物生長狀況及損害情況,確定是否需要採取防治措施。

生物綜合防治

設施栽培時,提倡採用防蟲紗網和20塊彩色粘蟲板,主防蚜蟲,兼防小菜蛾菜青蟲甘藍夜蛾斜紋夜蛾猿葉蟲黃條跳甲等。全棚覆蓋有困難時,北方於冬春兩季、南方於夏秋兩季在棚室保護地的入口或通風口處,安裝防蟲網也有效。

生物防治

①用食蚜癭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防治菜蚜。北京一帶食蚜癭蚊發生在4月上旬至10月下旬,其中6~7月和9月發生量大,基本與菜蚜發生期吻合。因此,在田間蚜蟲發生初期開始釋放。單株有呀蟲20頭時,應釋放2頭癭蚊,每667平方米釋放1.5萬頭。每株有蚜蟲200頭時,就應釋放20頭,每667平方米則應釋放15萬頭。益害比為1∶20~30,可有效控制白菜、甘藍上的甘藍蚜蘿蔔蚜辣椒上的桃蚜、黃瓜上的瓜蚜。放蜂后9天,防效可達70%~90%。需注意的是要精心操作,稍有放松蚜蟲就會猖獗為害。要求比化防提早5~6天。
②也可用毒力蟲黴菌、煙蚜繭蜂防治菜蚜。
③提倡噴灑1%苦參鹼水利10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