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

瀚海

“瀚海”原本指的是“海”即北方的大湖,後來指沼澤,北方廣大地區,戈壁沙漠。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名稱】:瀚海

【拼音】:hàn hǎi
【注音】:ㄏㄢˋ ㄏㄞˇ
瀚海瀚海
瀚海 hànhǎi
(1)[BaikalLake]∶同“翰海”
瀚,瀚海,北海。——《廣韻》
瀚海闌乾百丈冰。——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GobiDesert]∶蒙古大沙漠的古稱
瀚海,落日照祁連。——陶翰《出蕭關懷古》

詳細解釋

(1).地名。其含義隨時代而變。或曰即今呼倫湖、貝爾湖,或曰即今貝加爾湖,或曰為杭愛山之音譯。唐代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準噶爾盆地一帶廣大地區的泛稱。亦多用為征戰、武功等典故。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瀚海。”南朝梁虞羲《詠霍將軍北伐》:“飛狐白日晚,瀚海愁陰生。”唐高適《燕歌行》:“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2).指沙漠。
陶翰《出蕭關懷古》詩:“孤城當瀚海,落日照祁連。”明趙振元《為袁氏祭袁石(袁可立子)憲副》:“落韻飛英,天驚雨逗。揮紇濡發,鶴唳風生。瀚海知名,詞壇聽玉。”鄭觀應《盛世危言·郵政上》:“元憲宗於瀚海中間,沿途設卡。”陳毅《長城詞》:“革命真有千般巧,各族人民團結了,瀚海戈壁將變寶。”阿袁(即陳忠遠)《中國歷史博物館偕觀張大千書畫回顧展》詩:“關山跋涉楮千幅,瀚海飄零酒一杯。”
(3).唐都護府名。貞觀中置瀚海都督府,屬安北都護府。龍朔中以燕安都督府改號瀚海都護府。
瀚海瀚海

詞意衍變

海,除指大以外,也可以指內陸中的,如青海裏海等。從這個角度說,“瀚海”在漢魏六朝時,指的就是“浩瀚的大海”,即今呼倫湖、貝爾湖、貝加爾湖等。《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瀚海。”《漢書》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唐代以前的注家,均把《史記》《漢書》中的“瀚海”注為:一大海名。《北史·蠕蠕傳》中,也多次提到“瀚海”,據學者研究,其中之一可能指的就是今貝加爾湖。
唐代時,“瀚海”一詞經常出現在詩文典籍中,如高適《燕歌行》中就有這樣的詩句:“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這時的“瀚海”指的是蒙古高原及其以西今準噶爾盆地一帶廣大地區。西夏時,“瀚海”指的是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以南一帶的沼澤地。(見《西夏書事》)元代時,“瀚海”一詞開始用來指稱“沙漠”義,如今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就曾被稱為“瀚海”。(見耶律楚材《西遊錄》)明以後,“瀚海”專指戈壁沙漠。
可見,“瀚海”原本指的是“海”即北方的大湖,後來指沼澤,北方廣大地區,戈壁沙漠。其詞義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也許是因為北方古代水豐富,湖泊遍布,後來氣候發生變化,雨水減少,北方的湖泊逐漸乾枯、消失,甚至變成一片沙漠。這導致本指北方大湖的“瀚海”一詞的詞義,也隨著自然地理狀況的變化而發生了變化。
瀚海瀚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