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度效應

濕度效應

在高溫條件下,地面河湖眾多,水面面積較大會使空氣濕度增大,進而影響到人們對氣溫的感覺。濕度的這種影響稱為“濕度效應”。

概括

大氣中的濕度會影響人們對溫度的感覺。高溫時,人體散熱需通過汗液將熱量排出體外。如空氣濕度較大,汗不易揮發時,人就感到悶熱,感覺溫度往往比實際溫度高。所以在高溫條件下,地面河湖眾多,水面面積較大會使空氣濕度增大,進而影響到人們對氣溫的感覺。濕度的這種影響稱為“濕度效應”。

濕度

在計量法中規定,濕度定義為“物象狀態的量”。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濕度為相對濕度,%rh表示。總言之,即氣體中(通常為空氣中)所含水蒸氣量(水蒸氣壓)與其空氣相同情況下飽和水蒸氣量(飽和水蒸氣壓)的百分比。

簡介

濕度效應的概念, 即降水中穩定同位素比率與大氣的溫度露點差ΔTd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

對降水中δ18O季節分布的影響

對兩個氣候特徵完全不同的取樣站烏魯木齊昆明降水中δ18O與溫度露點差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分析, 儘管兩站的δ18O與ΔTd的季節變化存在差異, 但它們的濕度效應是顯著的. 利用穩定同位素動力分餾模型並根據500 hPa月平均溫度的季節分布對昆明站雲中凝結物中δ18O進行了模擬, 模擬的月平均δ18O與月平均溫度的變化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 說明昆明站雲中凝結物中的氧穩定同位素具有溫度效應. 這個結果與地面降水中氧穩定同位素的降水量效應截然不同. 昆明站降水中δ18O一定程度上指示大氣的乾濕狀況, 同時也間接地指示降水量的多寡或季風的強弱. 濕度效應的存在, 影響降落雨滴中穩定同位素蒸發富集的強度以及雨滴與大氣之間穩定同位素物質遷移的方向. 它不僅改變降水中穩定同位素比率的大小, 也改變其季節分布的特點.

氣候效應

氣候效應 更多森林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森林百科
地球表面上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大氣物理作用所表現出的氣候效果叫做氣候“效應”。大自然氣象萬千,氣候“效應”繁多,有一些是大自然本身就存在,有一些卻是人為造成的。
雨島效應 | 霧島效應 | 乾島效應 | 綠洲效應 | 大湖效應 | 雨影效應 | 冷島效應 | 湖泊效應 | 煙囪效應 | 油膜效應 | 山體效應 | 城市水文效應 | 水庫水文效應 | 森林水文效應 | 盆地效應 | 混濁島效應 | 濕度效應 | 洋面封凍效應 | 焚風效應 | 狹管效應 | 溫室效應 | 陽傘效應 | 海洋沙漠化效應 | 綠島效應 | 雨導效應 | 陽傘效應| 高原效應 | 陽傘效應 | 奎明效應 | 蝴蝶效應| 熱島效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