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文化

漢朝文化

兩漢文化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無論是過去或是現在都使東西方的現代文明人士崇拜和羨慕。但是兩漢文化的形成較之中國上古時代文化的形成是起步比較晚的,它的形成基礎則是以華夏文化為核心,從西部到中原,在汲取了華夏八方百族的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形成並發展起來的。自漢高祖劉邦出生至漢朝的齊魯文化、中原文化、關中文化、北方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嶺南文化。這些文化的產生與形成都是與其所處的地域及政治環境密切相關的,它代表著地方文化的區域特色。

前言

沛縣舉辦的“首屆漢文化高層論壇”,世界劉氏會館奠基,各地專家學者、劉氏宗親紛至沓來,古樸的縣城裡,洋溢著濃郁的漢文化氛圍。接受記者採訪時,一身“草根”氣息,黝黑、敦實、幹練的劉邦第71代,55歲的《中華劉氏統宗世譜》編撰委員會主任劉忠新嗓門洪亮:劉氏至今已繁衍至近80代,其中國內有近7000萬,國外如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乃至美國加拿大等共有2000多萬人。中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田人隆津津樂道:漢朝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國家政治架構,版圖疆域擴展到前所未有的面積,“漢”成為中國文化的代用詞,漢文化成為世界文化的奇蹟。

漢朝簡介

(公元前202年 —公元 220年)

漢朝文化大漢疆域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繼短暫的秦朝之後出現的朝代,分為“西漢”(前202年—8年)與“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兩個歷史時期,後世史學家亦稱兩漢。

西漢為漢高祖劉邦所建立,建都長安;東漢為漢光武帝劉秀所建立,建都洛陽。其間曾有王莽篡漢自立的短暫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學者亦將蜀漢列入漢朝的延續而將其歸入漢朝的一部分,如此漢朝滅亡則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說法均將由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歸入三國史中。

兩漢文化的主要內容及基本要旨

兩漢文化是在百族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漢字漢語、漢文化都是在悠悠的歷史歲月中,經過長期的交流融合,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文化類型。特別是經歷了秦始皇、漢劉邦兩次“大一統”的改進之後,基本上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雛型。經過文、景、武帝的實踐錘

漢朝文化龍鳳文化
煉,使之成為較為穩定的民族文化。加之兩漢時期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技文化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對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而形成了“漢人、漢語、漢字、漢文化”的特定稱謂。在博大精深的兩漢文化中,其主要內容及其基本要旨大致如下:
(一)“無為而治”奠定了漢王朝的立國之本;
(二)“獨尊儒術”造就了漢王朝的長治久安;
(三)“龍鳳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
如前所述,“龍鳳文化”是繼承和發展了夏商文化的一個部分,是炎黃先祖所尊崇的圖騰。夏朝、商朝之後,龍鳳的形象在華夏民族的心理上越來越偉岸豐彩,詩詞歌賦、器皿飾物無不體現出龍鳳呈祥的吉瑞之象。時至今日,雖沒有人再將自己封為“真龍天子”,但“龍的精神”,即那種叱吒風雲、駕馭自然的神偉形象,依然活動在每個人的心中,鼓舞著人們奮發向上,拼搏進取。

漢代文化的特點

兩漢文化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無論是過去或是現在都使東西方的現代文明人士崇拜和羨慕。但是兩漢文化的形成較之中國上古時代文化的形成是起步比較晚的,它的形成基礎則是以華夏文化為核心,從西部到中原,在汲取了華夏八方百族的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形成並發展起來的。自漢高祖劉邦出生至漢朝的齊魯文化、中原文化、關中文化、北方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嶺南文化。這些文化的產生與形成都是與其所處的地域及政治環境密切相關的,它代表著地方文化的區域特色。

(一)荊楚文化:是漢文化形成與發展的最基礎的文化類型之一。它主要分布在長江中游的廣大地區,是當時劉邦誕育地區的本土文化。豐邑原為宋國屬地,後曾在此設都(故豐縣有“漢高故里,古宋遺風”之稱)。
(二)齊魯文化:即儒學文化。其地域是以泰山為中心的黃河下游地區。這一地區主要從事於農業和蠶絲織業,並因臨海而富於魚鹽之利,故而形成了這一地域的文化和習俗特徵。“其俗寬緩闊達而足智,好議論,地重,難動搖,怯於眾斗,勇於持刺,故鄉人者,大國之風也”;“而鄒魯濱洙泗,猶有周公遺風,俗好儒,備於禮,故其民齪齪”。
對劉邦而言,荊楚文化、齊魯文化都是爛熟於心的,推崇與否都是因時勢而定的,表面上的好惡並不代表著文化層次的厚薄。確切地說,漢文化的很大成份來源於齊魯文化,即儒學文化。
(三)中原文化:即華夏文化。這種文化主要產生於黃河的中游地區,在這一地區有著突出的較文明的農耕文化,而且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均較為發達,成為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搖籃。
(四)關中文化:即三秦文化。這種文化觀念產生和形成於黃河上游以及渭水流域,這裡膏壤千里,以田為上好稼穡,多大賈,農耕文化形成較早。
(五)北方文化:亦即燕趙文化。這種文化觀念主要產生於北部的海河流域,包括春秋時期的趙國、中山國、燕國以及以北的地區。這一區域文化與中原文化有相同之處,且受塞外匈奴的遊牧文化的影響,顯得更加雄渾粗獷,賓士豪放。
除了上述五種文化主體之外,還有巴蜀文化、吳越文化、嶺南越族亞文化等,都曾對漢文化的形成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同時更多的則是受後來漢文化的影響,形成了全國一統的“大一統漢文化”。漢朝建立前,中國廣大地區所存在的文化差異,極大地限制了區域交流和各項事業的發展。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李斯等人的倡導下,雖然對戰國時期“田疇異畝,車途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文化現狀進行了改革,但這項工作並非像戰爭那樣在一朝一夕之間就

漢朝文化美麗迷人的漢服
能夠改變,而是要經過較長時期的潛移默化才能夠使八方文化融為一體,諸子百家互相滲透,最終凝聚成中華民族的文化――漢文化。漢字、漢語、漢文化來自百族,又影響八方,對中華民族的鞏固和發展產生了千年不衰的深遠影響。

服飾文化

這一時期的衣料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特別在漢代,隨著輿服制度的建立,服飾的官階等級區別也更加嚴格。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繡。繡紋多有山雲鳥獸或藤蔓植物花

漢朝文化昔日的絲綢之路
樣,織錦有各種複雜的幾何菱紋,以及織有文字的通幅花紋。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闢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於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自秦而漢,深衣有了一些發展和變化。從東漢社會上層來看,通裁的袍服轉入制度化。秦代服制與戰國時無大差別,保中國服飾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不論單、綿,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上下依舊不通縫、不通幅;外衣裡面都有中衣及內衣,其領袖緣一併顯露在外,成為定型化套裝。下著緊口大褲,保持“褒衣大裙”風格。足下為歧頭履。腰間束帶。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漢代有了輿服制度。史書列有皇帝與群臣的禮服、朝服、常服等20余種。服飾上的等級差別已十分明顯。主要表現在:①冠服在因襲舊制的基礎上,發展成為區分等級的基本標識;②佩綬制度確立為區分官階的標識。

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於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引進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黃瓜菠菜胡蘿蔔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於馬

漢朝文化現在很少的茴香
糧,萵蓮(即萵筍)、大蔥、大蒜,還傳入一些烹調方法,如炸油餅,胡餅(即芝麻燒餅,也叫爐橈)。東漢時期,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使豆類的營養得到消化,物美價廉,可做出許多種菜餚,1960年河南密縣發現漢墓有大畫像石,其中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東漢還發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動物油,叫脂膏,帶角的動物油叫脂,無角的如犬,叫膏。脂較硬,膏較稀軟,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實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後植物油的品種增加價格也便宜。
在飯、菜的食用上都有嚴格的規定,通過飲食禮儀體現等級區別。如王公貴族講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麥,魚宜漲,凡君子食恆放焉‘。糧食有稻、小麥、黍,粟,大豆,赤豆,麻子等:蔬菜瓜果有芥菜,葵、芋、姜、筍、藕、菱角以及梅、楊梅、梨、柿,棗、橙、枇杷、甜瓜等;肉食品屬於獸類的有黃牛、綿羊、狗、豬、馬、兔,梅花鹿;屬於禽類的有雞、野雞、野鴨、雁、鷓鴣、鵪鶉、鶴、天鵝、斑鳩、鷸、鴛鴦、竹雞、火斑雞、鴞、喜鵲、麻雀等;屬於魚類的有鯉、鯽、鱤、刺鯿、銀鯝、鱖等。此外,隨葬的食品和飲料還有雞蛋、各種餅食和酒。烹調時使用的調味品有鹽、醬、豆豉、糖、蜜、曲、醋等。而貧民的日常飯食則以豆飯藿羹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有菜餚二十餘種。‘凡王之饋,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飲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醬用百有二十瓮‘。這告訴我們,進獻王者的飲食要符合一定的禮教。《禮記·禮器》曰:‘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而民間平民的飲食之禮則‘鄉飲酒之禮,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鄉飲酒,是鄉人以時會聚飲酒之
漢朝文化很少有人認識苜蓿
禮,在這種慶祝會上,最受恭敬的是長者。
禮產生於飲食,同時又嚴格約束飲食活動。不僅講求飲食規格,而且連菜餚的擺投也有規則,《禮記·曲禮》說:‘凡進食之禮,左餚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疏醬處內,蔥片處右,酒漿處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譯成現代的文字,就是說,凡是陳設便餐,帶骨的菜餚放在左邊,切的純肉放在右邊。乾的食品菜餚靠著人的左手方,羹湯放在靠右手方。細切的和燒烤的肉類放遠些,醋和醬類放在近處。蒸蔥等伴料放在旁邊,酒漿等飲料和羹湯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陳乾肉、牛脯等物,則彎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這套規則在《禮記·少儀》中也有詳細記載。上菜時,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於左手上;上魚餚時,如果是燒魚,以魚尾向著賓客;冬天魚肚向著賓客的右方,夏大魚脊向賓客的右方。
在用飯過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縟禮。《禮記·曲禮》載:‘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搏飯,毋放飯,毋流歌,毋咤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齒。客絮羹,主人辭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辭以簍。濡肉齒決,於內不齒決。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於客,然後客坐。‘這段話的大意是講:大家共同吃飯時,不可只顧自己吃飽。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就要檢查手的清潔。不要用手搓飯糰,不要把多餘的飯放進鍋中,不要喝得滿嘴淋漓,不要吃得噴噴作聲,不要啃骨頭,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又放回盤碗裡,不要把肉骨頭扔給狗。不要專據食物,也不要簸揚著熱飯,吃黍蒸的飯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圇的喝湯,也不要當著主人的面調和菜湯。不要當眾剔牙齒,也不要喝瞻漬的肉醬。
如果有客人在調和菜湯,主人就要道歉,說是烹調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醬類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說是備辦的食物不夠。濕軟的肉可以用牙齒咬斷,於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個要撮作一把來嚼。吃飯完畢,客人應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債物的碟子交給旁邊伺侯的主人,主人跟著起身,請客人不要勞動,然後,客人再坐下。
飲料:茶。
酒,但是很渾濁,度數很低 。
零食:開始利用醃製的方法保存水果。

兩漢文學

兩漢崇文,大一統的鼎盛帝國,要求用文學來歌舞昇平。於是一種以鋪寫帝王和都市生活為主的文學樣式——辭賦便應運而生。賦是兩漢最流行的文體,是一代文學的標誌。其體式導源於荀子的《賦篇》,並吸收了楚辭的某些形式要素而形成的。漢初賈誼、淮南小山的賦,尚未脫楚辭形跡,

漢朝文化廣為流傳的司馬相如愛情故事
被稱為騷體賦;枚乘的《七發》奠定了漢代大賦的形式格局;至漢武帝時代,獻賦誦賦風氣大盛,產生了一大批賦家。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極寫帝王苑囿之盛、田獵之樂,稍後的揚雄,有《甘泉》《羽獵》諸賦。這些賦寫得鋪張揚厲:多以歌功頌德為宗旨。到了東漢,班固的《東都賦》《西都賦》,張衡的《東京賦》、《西京賦》仍是散體大賦中的煌煌巨作。隨著社會矛盾的日益激化,帝國強勢不再,一些有識之士開始用辭賦來抒情志、來刺時世。張衡的《歸田賦》,趙壹的《刺世疾邪賦》,蔡邕的《述行賦》等是這方面的名作。他們的創作突破了大賦原有的體制,對以後魏晉時期的抒情小賦和唐宋時期的散文賦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中國西漢初至東漢末大約400年間的詩歌創作,包括文人創作和民間歌謠,以兩漢樂府和東漢末年的文人五言詩成就最高。漢代詩歌是在《詩經》《楚辭》和秦、漢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致經歷了從民間歌謠到文人創作、從樂府歌辭到文人徒詩即“古詩”、從四言體到五言體、從騷體到七言體、從敘事詩到抒情詩的發展過程。漢武帝時期,正式建立樂府官署,由精通音樂的李延年充任協律都尉,負責制定樂譜和訓練樂員,同時大規模地蒐集民歌配樂演唱。樂府官署的設定,使漢代民歌得以大量保存,在漢代文人詩壇特別冷落的情況下放射出異常絢爛的光彩,從而形成了中國詩歌史上繼《詩經》《楚辭》之後的第三個重要發展階段。
漢樂府民歌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其中有些詩揭露了官僚貴族的豪奢與殘暴,反映了勞動人民生活的痛苦,展現了漢代社會尖銳的階級對立,傳達出被壓迫人民憤怒反抗的呼聲。如《相逢行》《婦病行》《東門行》等;有些詩反映了戰爭和徭役帶給人民的痛苦和災難,如《十五從軍征》《戰城南》《飲馬長城窟》《古歌》等;有些詩反映了青年男女的愛情和棄婦的痛苦哀怨,如《上邪》《有所思》《上山采蘼蕪》《白頭吟》《怨歌行》《孔雀東南飛》等;還有些詩反映了社會動亂給
漢朝文化膾炙人口的《孔雀東南飛》
人們帶來的不幸,如《枯魚過河泣》《烏生》等等。在藝術上,漢樂府民歌多採用敘事的形式,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和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如《孤兒行》《陌上桑》《孔雀東南飛》;語言樸實凝練,不事雕琢,如《江南》;句式上靈活多樣,有四言、雜言,而其最大貢獻是開創並完成了五言詩的形式,不僅影響到東漢文人五言詩的創作,而且直接為建安詩歌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與漢樂府民歌比較,漢代文人寫詩的很少。西漢文人詩主要有以劉邦《大風歌》為代表的楚歌,傳統典雅的四言詩以韋孟《諷諫詩》等為代表。直到東漢時期,在漢樂府民歌的影響下,文人五言詩才開始出現。班固的《詠史》是第一首文人五言詩。其後文人五言詩如雨後春筍,如張衡的《同聲歌》、秦嘉的《贈婦詩》、趙壹的《刺世疾邪詩》等。其中代表了漢代文人五言詩最高成就的,是無名氏的《古詩十九首》。《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大都是些失意文人,詩中所抒發的大都是他們失志傷時、離愁別怨及人生無常的憂憤情緒,在藝術上達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因此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早期文人五言詩的典範。劉勰在《文心雕龍·明詩》中稱譽它為“五言之冠冕”,給予極高的評價。
漢樂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宋書·樂志》和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中;漢代文人詩主要保存在《史記》《漢書》《後漢書》以及南朝梁蕭統《文選》、南朝陳徐陵《玉台新詠》中。今人逯欽立輯有《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漢詩》。
兩漢散文創作的成就很高。漢初賈誼和晁錯的政論散文,思想敏銳、直言時弊、文采飛揚。後期至東漢的散文雖有駢偶化發展的傾向,但能夠保存漢初關注現實,指摘時弊的文風。而兩漢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史記》開創了紀傳體這種以人物為中心的史書編寫體例。它敢於
漢朝文化千古絕唱《史記》
批判、敢於歌頌的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為人們所稱道。從文學的角度看,司馬遷以飽滿的情感和豐富的歷史知識,塑造了一大批出身不同、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使它成為我國傳記文學的典範。如《項羽本紀》中的項羽,《李將軍列傳》中的飛將軍李廣,《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藺相如等。《史記》刻畫人物的高超技巧,變化多樣的謀篇布局和語言的非凡表現力,都對後世敘事散文起到了示範作用。魯迅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兩語熱情地評價《史記》傑出的史學和文學成就。可以和《史記》相提並論的是班固的《漢書》。《漢書》記事詳贍,寫得也頗為精彩有自己的特色,但班固恪守儒家思想準則,來寫入記史,顯得拘泥和保守,成就稍遜於《史記》

兩漢文化對中華民族的重大影響

由漢高祖劉邦奠基而發展起來的兩漢文化,在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史上,乃至世界文化發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無論對中國、對世界都曾產生過並將繼續產生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兩漢文化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即代表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它所形成的影響則滲透到中華民族發展

漢朝文化大漢王朝的奠基者劉邦
的方方面面。
(一)兩漢文化的形成是衡量民族興亡的一個標誌;
(二)兩漢文化揭示了政治經濟的基礎地位;
(三)兩漢文化對家族觀念、倫理道德影響深遠。
總之,博大精深、浩瀚無垠的兩漢文化是一個集萃八方百族文化的整體。它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心理,是融合和汲取了各種類型文化精髓的“大一統”文化,因而也就顯示出十分的廣泛性和適用性。它既具有各民族文化的基本共性,又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個性和鮮明性,是使民族統一、國家統一、多元文化走向一元文化的光輝典範,其功績之大、影響之深是任何一種文化都無法比擬的。因此,作為華夏民族“核心文化”的兩漢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它凝聚著中華民族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鬥爭精神,今後仍將會對中國、對世界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