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23號軍事演習

漢光23號軍事演習

台軍2007年5月15日起連續四天舉行“漢光23號”實兵演習,其中的重頭戲是,台軍首次出動三大主力戰機演練在高速公路上降落,加油,加掛飛彈後起飛。令人矚目的是,F-16戰鬥機首度加掛美制中程飛彈亮相,被台軍吹噓為“穩定台海”的撒手鐧。

演習簡介

俯瞰台軍公路戰機起降訓練俯瞰台軍公路戰機起降訓練

台灣軍方2007年度漢光23號軍事演習是歷來規模最大的三軍聯合演習,漢光演習是目前台軍層次最高、規模最大、科目設定最齊全、合成度最高的年度例行演習。2007年的演習打破了以往在台灣本島的五個戰區,或者戰區的接合部,按年輪流進行的慣例,以實彈實裝的方式,在台灣五個戰區同時展開演習。2007年漢光23號演習的程式包括:在彰化進行F16戰機高速公路緊急起降的演習;在澎湖進行反空降作戰演習;在宜蘭進行大型三軍聯合結機作戰;在台中港進行反特工作戰;另外在新竹進行反空降機械作戰;在屏東海邊進行三軍聯合反周波射擊;在花鰱進行機場的防衛作戰;在台中進行三軍聯合反周報射擊。這次漢光軍事演習號稱動員總兵力達到28萬人,陸軍出動了13萬人,海空均有8萬人,飛彈部隊有6千人參與,並且全力動員台灣社會各界的後備參與。而演習從4月份開始,先進行電腦兵棋推演,並在上周進行了實兵實彈的演習。不過今年的漢光演習出師不利,在兵棋推演階段頻頻傳出泄密事件,而一架F5F在新竹演習的時候墜毀,台灣軍方不得不停掉所有的F5F戰機,也取消了反空降的對弈炸射科目,可見台灣頻頻演習,以武聚統,力不從心。

日程安排

本次“漢光-23”號軍演實兵演練階段共安排9場演習:
1、15日上午6至8時(彰化花壇)中山高速公路戰備跑道啟用,戰機起降
2、15日上午9時30分至10時30分(澎湖五德)反空降作戰
3、16日上午8時30分至10時30分(宜蘭北嶺)三軍聯合截擊作戰
4、16日下午14時至16時(台中港)反特攻作戰
5、17日上午8時至10時(屏東海口)三軍聯合反舟波射擊
6、17日上午8時30分至10時40分(新竹湖口)反空降作戰
7、17日上午9時至10時10分(花蓮佳山)基地整體防衛戰
8、17日上午9時10分至10時30分(台中番子寮)三軍聯合反舟波射擊

重頭戲

法制“幻影-2000”戰機從高速公路上起飛法制“幻影-2000”戰機從高速公路上起飛

15日清晨,台灣空軍的三大現役主力戰機——美制F-16、法制“幻影-2000”和IDF戰機各兩架,在中山高速公路彰化花壇戰備跑道上演了一出預告已久的大戲。

按台軍此次演習假想,台灣各軍用機場遭“解放軍飛彈襲擊”,跑道受損嚴重,戰機暫時無法起降。在滯空戰機燃油即將消耗殆盡,飛彈已經發射完畢,甚至連機炮彈藥都已經用光之際,台軍最高指揮層緊急啟用“高速公路花壇段戰備跑道”,指示在空中“與解放軍戰機鏖戰”的6架戰機緊急降落。

台空軍於1978年以當時所用的戰機舉行首次公路起降演練,2004年“漢光20號”演習時,安排兩架幻影戰機演練高速公路起降,此次同時安排現役三種主力戰機演練該科目,還是29年來的第一次。

15日6時18分,第一架F-16戰鬥機首先完成沖場降落,而最後一架IDF則於6時25分落地。令外界感到意外的是,F-16戰機在翼端掛載AIM-120空對空飛彈亮相。

這6架戰機在戰備道北側停機坪內完成加油、整補及掛彈,其中兩架F-16分別加掛五百磅、兩千磅炸彈,“幻影”戰機加掛“魔法”短程空對空飛彈,IDF則在翼端掛載“天劍一型”空對空飛彈後,再依序起飛,返回清泉崗基地。戰機公路起降大戲就此收場。

由於這是台軍首度同時演練3種主力戰機在公路起降,當天凌晨就有數千民眾在現場預定參觀區圍觀,不少民宅屋頂都擠滿人潮。

因應演習,中山高速公路南下彰化段從13日深夜就開始封閉。由於替代道路指示標誌不明,數以萬計被趕離高速公路的車輛堵塞彰化市區,市民炮轟當局安排欠完善。

台空軍自誇“掛中導穩定台海”

起降操演剛一結束,台軍上下立即自誇起來。

台灣“空軍司令部”首先表示,戰機能在全然陌生的環境下完成起降,代表飛行員及地勤人員勤訓精練的素質“經得起考驗”,是一次“成功的戰力驗證”,而讓多種不同戰機同時演練公路起降,是29年來首次,顯示台灣空軍對此項科目的技術“已臻成熟”。

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曾駕駛過T-38、F-5E等戰機並擔任F-16換裝訓練種子教官的吳政鵬認為,能在事先完全無法預知跑道狀況下完成任務,證明台軍飛行員“戰鬥技能優異”,對於空軍讓F-16掛載AIM-120公開展現,“相信對海峽穩定性具有正面回應”。

據悉,AIM-120中程空對空飛彈具備全天候、超視距和射後不用管的交戰能力,其主動雷達可導引彈體進行攔截,能讓飛行員同時瞄準多個目標,並在發射數枚飛彈後逃離戰場。

據台軍聲稱,為因應大陸獲得俄制同等級的AA-12飛彈,美國才先後同意售台兩批共四百餘枚該型飛彈。

“立委”批公路起降是“好萊塢效果”

然而,台軍方的自誇還沒落定,就遭到了台“立委”的質疑。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認為,如果台軍真認為戰備跑道有必要,應斥資整備各軍用機場的滑行道,使之能發揮戰備跑道功能。如此一來,台本島每個空軍基地就能有一條主跑道,外加一到二條戰備跑道,全島七個機場就有14至21條跑道可供戰機起降。否則的話,林郁方就說得不客氣了:“在戰備道起降戰機,是很有好萊塢效果的,如果你是解放軍,除了攻擊我們的機堡、機場,會不會攻擊我們的戰備道?”

面對“立委”質疑,台灣軍方馬上進行了辯解。台灣“國防部”高層表示,多一份準備,好過坐以待斃。

公路起降軟肋多多

高速公路起降飛機,具備目標分散和數量上的優勢,可減少被破壞的幾率並增加戰機的機動性。高速公路上的標線是反光材料,而兩側護欄上的反光板,對飛機都能起到有效導航作用;建設一個戰機跑道路面寬度僅需27至30米,目前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寬度為24.5米。

然而,公路起降戰機卻有許多的軟肋:

首先是成本過於高昂。戰機起降對高速公路的要求很高。為便於戰機安全起降,路面要進行碎石清理,以保持平整;護欄高度要低于飛機起落架的高度;為方便隨時移動,高速公路戰備道的中央分隔島及路肩設備都必須為活動式;路面需要鋪設耐高熱、強度高的瀝青。

其次,台軍的F-16戰機其進氣道在機腹,如果路面清理不乾淨,起降時吸入異物,會造成嚴重安全隱患。

第三,利用高速公路起降,更是難逃打擊。高速公路目標明顯,缺乏防護設施,易受遠程精確打擊。另外,靠特種部隊潛伏到公路附近,直接襲擾,也會給公路跑道起降戰機帶來威脅。

第四,據《簡氏防務周刊》報導,解放軍擁有性能優異的鑽地彈,如果再與地雷撒布器結合起來,能在跑道上炸出一個大坑,使周圍的混凝土隆起,難以起降戰機。

投入兵力

漢光23號軍事演習漢光23號軍事演習

“漢光”23號演習動員了台全島各種兵力,不僅13萬陸軍全部上陣,海、空軍各5萬兵力,飛彈指揮部6000兵力,加之憲兵、聯勤及後備部隊共28萬之眾全部“總動員”,規模之大“史無前例”,幾乎所有台軍部隊全部投入。

宣揚理念

為了宣揚“全民國防”理念,台“國防部”責成操演單位分別在澎湖、花蓮、宜蘭蘇澳、新竹湖口、台中港區、彰化花壇、屏東加祿堂等地區操演場地附近,規劃數個參觀點,開放民眾自由參觀,以形成“全民觀戰”。

台灣民眾不光要看,而且被要求參與配契約時舉行的“萬安”30號防空演習。該演練項目為“防空疏散”,時間大約30分鐘,人、車一律接受“憲警”指揮就地疏散避難。鐵路局各班次列車正常行駛,下車旅客立即接受“憲警”、民防人員引導疏散避難。高速公路交流道實施管制,行駛於高速公路車輛不予管制,下交流道車輛立即疏散避難。各公民營工廠、公司照常營運作業,惟須關閉門窗及實施人員與燈火管制。

演練地點

自1984年舉行“漢光”1號演習以來,每年的演習區域都是在台灣本島的5個戰區或戰區接合部按年度輪流進行。而據台軍方高層透露,今年的“漢光”23號是陳水扁任內的最後一次“漢光”演習,其規模將大大勝過以往,演習區域也突破常規,在5個戰區同時展開,北部、中部、南部、東部以及外島各自演練不同的科目,可謂“全島皆練”。

“漢光”23號演習包括的課目之多也創了“漢光”演習之最:包括“三軍聯合截擊作戰”“三軍聯合反舟波射擊”“戰備跑道起降”“反特攻作戰”“反空降作戰”與“基地整體防衛作戰”。

所謂“三軍聯合截擊作戰”,主要是指海、陸、空三軍協同,對假想的解放軍攻台兵力實施攔截,致使登入部隊及裝備大量消耗,無法繼續執行登入任務,須返港整補後再出發。“三軍聯合反舟波射擊”,則利用對海火炮,假想對解放軍舟波攻勢進行射擊壓制,無法讓解放軍登入艦艇順利搶灘登入,“基地整體防衛作戰”指假想台軍事基地在遭到解放軍攻擊的情況下,實施戰力保存,以及反制反擊。“反特攻作戰”則是指假想反制解放軍特種部隊和特工人員對台實施特種偵察、特種破襲、暗殺、心理戰等。

陳水扁統裁

這次“漢光”23號演習是陳水扁卸任前的最後一次,所謂三軍聯合作戰“層次最高”,是指台軍方特別安排由陳水扁出任部分階段的統裁官,其目的是讓陳“充分感受三軍統帥權”,同時“凸顯文人領軍的意義”。

陳水扁17日於新竹縣湖口基地反機械化部隊空降演練時露面,這也將是他任內最後一次檢閱演習。

對此,部分軍方人士指出,演習統裁官必須具備深厚的戰術素養,以往擔任這一職務的“參謀總長”或“國防部長”,都是軍人出身。陳水扁沒有受過戰術訓練,無法對演習的優劣勝敗進行判定,擔任統裁官只是“過過乾癮”,政治意義大于軍事意義。

世界知名軍事演習盤點

軍事演習是按照構想的作戰行動而進行的演練,是軍事訓練的高級形式,是在學習軍事理論,完成技術、戰術基礎訓練之後,在近似實戰條件下實施的綜合性訓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