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木家具

漆木家具,又稱“漆器家具”。漆器家具都是先製成家具木坯,而家具的造型式樣與功能,木坯起有直接的作用,故漆器家具又稱漆木家具。

簡介

因漆器家具都是先製成家具木坯,而家具的造型式樣與功能,木坯起有直接的作用,故漆器家具又稱漆木家具。在濮安國所著的《中國紅木家具》一書中提及:從原始時期一直到明清,古代的家具主要是漆家具。一般說來,漆器的胎骨有許多種,但是漆家具幾乎只採用木胎,是在家具木質的外表上施加各種髹飾工藝製成,故古代的漆家具又稱為漆木家具。

發展

3漆木家具

髹漆家具從繁榮到沉寂,並不是工藝價值的不被認可,而是歷史與社會的變動中的一大遺憾。髹漆家具是集合了家具製作、雕刻、髹飾等等傳統工藝的藝術品。它不是靠原材料的貴重而作為價值體現,而是更多的體現在獨特的工藝、凝聚的文化內涵,以及與它所呈現藝術形式。

繁:從古代帝王、侯爵陵墓中挖掘出的髹漆家具來看,從起居所用的床、漆案、衣箱到日常所用到的座椅、博古架、屏風、琴等,無所不包。技法也豐富多姿,如鑲嵌、彩繪、雕填刻灰剔紅螺鈿等無不是刁鑽複雜的工藝,而且往往不是使用一種工藝,而是數種工藝的一起互補運用,由此可見髹漆家具所涉及範圍的廣泛與工藝的繁複。

榮:漆器伴隨著歷史的腳步一直傳承至今,並在戰漢與明清兩段時期達到高峰。原因有二,一是明代時期出現了兩代的木匠皇帝,全國興起了家具製作的風潮。二是,民間出現家具的作坊,讓髹漆的家具走向民間,商賈人家也以用髹漆家具為榮。

沉:不管是何種工藝的消逝,都遵守一個自然的準則,被入侵與被帶走、基因斷裂導致的衰敗。一:入侵。鄭和下西洋,把黃花梨、紫檀、紅木等硬木帶回中國,硬木的入侵,使得宮廷內鏇起了硬木熱,硬木家具逐漸取代了漆藝家具而占據統治地位。此後漆藝家具逐漸敗落。二:被帶走、基因斷裂。隨著封建帝王制的覆滅,外來國家的入侵,以皇室為首的工藝製作自然受到被迫的斷裂,而走向民間的漆藝工作者,也因中國衰退的經濟,沒有髹漆家具市場,而紛紛轉行,髹漆技藝如同生物的基因一般,傳承出現斷裂,甚至是工藝的消失。髹飾技藝走向沉默,髹漆家具被迫沉淪。

寂:解放後,許多老工藝都得到了復興,書畫、玉石、硬木家具等等都走上了新的盛世與收藏熱潮。而作為老家具的始祖髹漆家具卻並沒有從沉睡中甦醒。偶爾出現在拍賣會上的髹漆家具也反映一般,相當的寂寞。

辨偽

各種家具有各自的髹漆工藝,所謂髹漆辨偽,主要對象是珍貴硬質木材家具,即黃花梨紫檀紅木類家具。這類家具的傳統髹漆技法是“揩漆”工藝,首先進行打磨,以體現木材的天然紋理,然後用天然漆(生漆)髹塗於器物的表面,待漆要乾未乾時,用布紗揩掉表面漆膜。如此,反覆多次,直至表面呈現光亮,這就是“清水貨”。而仿製家具,常採用“混水貨”工藝,即用有色的漆膜,覆蓋家具的表面,看不到木材的天然紋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