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中補脾湯

溫中補脾湯藥方來源於《醫宗金鑒》卷五十一,主要用於治療小兒慢脾風,閉目搖頭,面唇青黯,額汗昏睡,四肢厥冷,舌短聲啞,頻嘔清水者。

基本信息

來源

《醫宗金鑒》卷五十一。

組成

人參 黃耆(蜜炙) 白朮(土炒) 乾薑 陳皮 半夏(姜制) 附子(制) 茯苓 砂仁 肉桂(去粗皮,研) 白芍(炒焦) 甘草(炙) 丁香

用法

上藥用煨姜為引,水煎服。

主治

小兒慢脾風,閉目搖頭,面唇青黯,額汗昏睡,四肢厥冷,舌短聲啞,頻嘔清水者。

中藥方劑之溫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