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屐

《投贈刑部尚書不忽木公》詩:“山好雙游屐,溪清一釣船。 ”後以“游屐”指遊玩山水。 《不寐》詩:“草合妨游屐,沙崩壓釣舟。

yóu jī ㄧㄡˊ ㄐㄧ
屐(游屐) 
出遊時穿的木屐。亦代指遊蹤。 宋 王安石 《韓持國從富并州辟》詩:“何時歸相過,游屐尚可蠟。” 元 趙孟頫 《投贈刑部尚書不忽木公》詩:“山好雙游屐,溪清一釣船。” 清 錢學綸 《語新》卷下:“昔年游屐屢臨,有懶殘眇一目僧人,出袍衲相示。”
典出《宋書·謝靈運傳》:“﹝ 謝靈運 ﹞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巖嶂千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去其後齒。”後以“游屐”指遊玩山水。 宋 方岳 《不寐》詩:“草合妨游屐,沙崩壓釣舟。” 清 龔煒 《巢林筆談·舅氏春遊詩》:“舅氏素簡出,得追陪游屐,尤可喜。”
張愛玲的《半生緣》中也有關於游屐的描寫:看見叔惠的一隻腳懸在鋪位的邊緣上,皮鞋底上糊著一層黃泥,邊上還鑲著一圈毛毿毿的草屑。所謂“游屐”,就是這樣的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