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屐

原為南朝宋詩人謝靈運游山時所穿,故稱。 謝靈運憑藉祖父和父親的資本,家產豐足。 南朝宋詩人謝靈運喜游山陟嶺,特製一種前後齒可裝卸的木屐。

基本信息

拼音: xiè jī
注音:ㄒㄧㄝ ˋ ㄐㄧ
解釋:一種前後齒可裝卸的木屐。原為南朝宋詩人謝靈運游山時所穿,故稱。

典源

《宋書》卷六十七〈謝靈運列傳〉
靈運因父祖之資,生業甚厚。奴僮既眾,義故門生數百,鑿山浚湖,功役無已。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履,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去其後齒。嘗自始寧南山伐木開徑,直至臨海,從者數百人。臨海太守王琇驚駭,謂為山賊,徐知是靈運乃安。又要琇更進,琇不肯,靈運贈琇詩曰:「邦君難地嶮,旅客易山行。」在會稽亦多徒眾,驚動縣邑。太守孟顗事佛精懇,而為靈運所輕,嘗謂顗曰:「得道應須慧業文人,生天當在靈運前,成佛必在靈運後。」顗深恨此言。

釋義

典源譯文

謝靈運憑藉祖父和父親的資本,家產豐足。僕從眾多,先人的門生故吏加上有幾百。他開山挖湖,沒完沒了;翻山越嶺,總是到那些最幽深最險峻的地方去,哪怕千岩萬險,沒有一個地方不游到的。他每次登山都穿上木鞋,上山時便去掉前面的鞋齒,下山時則去掉後面的鞋齒。一次曾從始寧南面山峰砍樹,一直通到臨海,跟從他的有幾百人。臨海太守王琇大為恐懼,以為來了造反的山民,不久知道是謝靈運才放心。謝靈運邀請王琇沒答應,謝靈運贈王琇一首詩:“邦君難地險,旅客易山行。”在會稽也有很多跟從,他總是驚動郡縣長官。會稽太守孟顗信仰佛教,誠懇認真,謝靈運很瞧不起他,且對他說:“成仙得道是有靈氣的文人,你升天一定在我靈運之前,成佛一定在我靈運之後。”孟顗非常憎恨謝靈運的這些話。

釋義

南朝宋詩人謝靈運喜游山陟嶺,特製一種前後齒可裝卸的木屐。上山可去其前齒,下山則去其後齒。後遂稱“謝屐”,亦稱“謝公屐”等

同源典故

尋山屐 屐齒登臨 山屐 康樂屐 登山屐 登臨屐 謝公屐 謝公山屐 謝公登山屐 謝公雙屐 謝屐 謝氏屐 游山屐 靈運屐

示例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腳著謝公屐 ,身登青雲梯。”
范梈《送張鍊師歸武當山》詩:“始來 武當 時,祗著 謝公 屐。”
李敬方《題黃山湯院》詩:“ 謝 屐緣危磴,戎裝逗遠村。”
高啟《雲山樓閣圖為朱守愚賦》:“為問仙家在何處,欲穿 謝 屐一登臨。”
宋 劉克莊 《水龍吟》詞:“挾書種樹,舉障塵扇,著游山屐。”
清 李調元 《再游嘉定凌雲寺》詩:“老來久棄游山屐,又上凌雲陟九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