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蓉高速公路

渝蓉高速公路

渝蓉高速公路,是G50滬渝高速聯絡線,國家路網名稱“渝蓉高速公路G5013”,是連線重慶市和四川省成都市的第三條高速公路,比成渝高速公路短近90公里,比渝遂-滬蓉高速短近40公里,是兩地距離最短、車速最快的高速公路,是中國首條低碳高速公路。渝蓉高速公路東起於重慶沙坪壩區陳家橋街道,經重慶繞城高速公路G5001,連線重慶璧山區、銅梁區、大足區後,接入渝川界,進入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樂至縣、成都市簡陽市,西至於成都繞城高速公路。雙向六車道(不含應急車道),全長253.56公里。其中,重慶段78.56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2010年開工,2013年12月25日正式通車。四川段175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2009年開工,2016年12月30日,成都第二繞城高速至省界段開通試運營。2017年9月30日,渝蓉高速公路已完成成都段重點工程建設,渝蓉高速公路全線通車。2018年1月2日16時起,渝蓉高速公路四川段試行收取車輛通行費,其中一類車收費114元。

基本信息

建設背景

渝蓉高速公路渝蓉高速公路
渝蓉高速公路開通前,四川省成都市與重慶之間的公路聯繫主要依靠(成渝高速公路315公里)和滬蓉-渝遂高速公路(274公里)。成渝高速公路重慶至成都段於1995年建成通車,公路技術標準較低,部分路段已超負荷運行,易發生擁堵和交通事故。渝遂高速公路於2007年底開通,它分流了部分川渝之間的直達車流,對緩解成渝高速的交通壓力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仍然沒有滿足兩地之間最便捷直達的要求,其交通流量已趨飽和。
渝蓉高速公路四川段全長174.539公里,全線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路基寬度33.5米。渝蓉高速公路是連線重慶和四川成都的第三條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網布局規劃中23個出川通道之一,是連線成渝經濟雙核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解決資陽地區經濟發展的一條重要公路,是兩地距離最短、車速最快、路況最好的高速公路。

歷史沿革

渝蓉高速公路渝蓉高速公路
2009年,渝蓉高速公路四川段開工建設。2010年2月8日,重慶市交委與高速集團、中國鐵建簽署關於渝蓉高速重慶段項目投資人協定,重慶高速集團與中國鐵建簽署關於渝蓉高速公路重慶段項目合作框架協定,標誌著渝蓉高速公路項目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2010年04月22日,渝蓉高速公路重慶段開工建設。
2010年8月27日,渝蓉高速公路重慶段項目融資協定簽訂,共取得銀行授信總額達200億元人民幣。
2010年9月7日,渝蓉高速公路重慶段工程地質詳勘報告通過審查。
2011年1月,渝蓉高速公路重慶段全面開工建設。2011年2月,中國交通運輸部將渝蓉高速公路重慶段項目列為區域性低碳建設試點項目。
2013年,渝蓉高速公路被中國交通運輸部列為中國6條“節能減排綠色低碳高速公路”之一。
2013年12月23日交通部正式將全段定名為渝蓉高速公路G5013。
2013年12月25日,渝蓉高速公路重慶段正式通車。
2015年7月27日,重慶高速集團與中鐵建投資集團就渝蓉高速公路線延伸線項目簽約,計畫2019年年底建成通車。延伸線西起渝蓉高速公路渝西收費站,經中梁山井口隧道、大竹林嘉陵江大橋、金州大道,東止渝武高速大雲立交,全長約17.9公里,設計標準擬按雙向6車道、設計車速80公里/小時的城市快速路標準進行設計。
2016年7月15日,渝蓉高速公路四川段開始復工。
2016年12月30日,渝蓉高速公路成都二繞東樞紐互通至省界段開通試運營。
2017年9月30日,渝蓉高速公路全線通車。

重點工程

雲霧山隧道
渝蓉高速公路渝蓉高速公路
雲霧山隧道左線全長3360米,右線全長3335米,隧道界限淨寬15.25米,為分離式雙線3車道隧道。該隧道橫穿3個斷裂帶,岩溶、岩溶水及碎屑岩裂隙水發育,穿越煤層及採空區,伴有瓦斯及煤塵爆炸危險等不良地質條件影響,屬於特長高風險性隧道,是渝蓉高速公路全線控制性和重難點工程。
該隧道於2010年9月16日進場建設,2012年12月12日貫通。
巴岳山隧道
巴岳山隧道單洞總長6572米,洞內石質破碎,瓦斯、岩溶、斷層密布,地質構造之複雜、工程之艱巨為中國公路隧道建設所罕見,為渝蓉高速公路全線控制性工程,也是重難點工程。
渝蓉高速公路延伸線
渝蓉高速延伸線西起渝蓉高速渝西收費站,經中梁山井口隧道、大竹林嘉陵江大橋、金州大道,東止渝武高速大雲立交,全長約17.9公里,設計標準擬按雙向6車道、設計車速80公里每小時的城市快速路標準進行設計。
該項目方案全線涉及一座特大隧道、一座跨江大橋、7座立交(部分為市政預留)。其中,渝西收費站至金開大道段長14.8公里,為新建項目;金開大道至渝武高速段長3.1公里,為拓寬改造項目。項目建設工期約40個月,計畫2019年年底建成通車,項目總投資約40.23億元,加上沿線市政道路預留立交及部分輔助道路總投資約62.42億元。

規劃設計

渝蓉高速渝蓉高速
渝蓉高速東起重慶沙坪壩區陳家橋街道,過重慶繞城高速公路、璧山區、銅梁區、大足區至川渝省界,過四川安岳縣、樂至縣、簡陽市,西止成都市龍泉驛區西河鎮,連線成都繞城高速公路。全長253.564km,其中重慶路段全長78.56km,四川路段全長175km。
渝蓉高速公路重慶段於2010年開工,全長78.6公里,為雙向六車道(不含應急車道),設計時速120公里每小時,道路基寬34.5米,橋隧比為23.8%,計畫投資78.6億元,項目採用BOT+EPC建設管理模式。重慶段於2013年12月25日通車,共設8處收費站,分別為沙坪壩主線收費站、璧山收費站、福祿收費站(璧山)、大廟收費站(銅梁)、大足東收費站、大足西收費站、三驅收費站、大足主線收費站,車行天橋81處,人行天橋38座,占地9000餘畝。
渝蓉高速公路四川段路線全長175公里,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33.5米,概算投資195.67億元,項目採用BOT建設管理模式。

收費標準

收費標準為:一類車基價標準按0.60元/車·公里執行;通過特大橋樑、隧道的車輛按一類車基價適當加收車輛通行費,具體為:沱江特大橋(1065米)3元/車·次、龍泉山1#隧道(1089米)3元/車·次、龍泉山4#隧道(1691米)3元/車·次。

工程特色

低碳高速
渝蓉高速渝蓉高速
2011年2月,交通運輸部將成渝複線(渝蓉高速公路)重慶段項目列為區域性低碳建設試點項目。2013年,成渝高速複線(渝蓉高速公路)被交通運輸部列為全國6條“節能減排綠色低碳高速公路”之一。
渝蓉高速重慶段是中國首批採用BOT+EPC建設管理模式的項目,項目批覆概算為85.6億元。其中,EPC總承包管理可以實現系統集成、資源整合和設計與施工的有機結合以及主要材料的集中採購,能最大限度使工程節約成本、保證質量。
渝蓉高速重慶段採用太陽能發電,全線安裝LED照明燈,電費支出一項一年可節約200多萬元。此外,渝蓉高速路面採用廢舊輪胎作材料的橡膠瀝青,可消耗廢舊輪胎近萬條,較傳統技術節能40%,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0%,有害氣體瀝青煙排放減少90%。節能項目全部建成後,渝蓉高速重慶段一年可節約24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1萬噸。
不積水設計
部分老舊高速路在雨天往往會出現積水或者淤泥漫路。究其原因,是設計時隔離帶地面高於行車道,且沒有排水設計,下雨後隔離帶雨水滲透不出去,時間一長就形成積水潭,隔離帶泥土還會被雨水衝到路面上,使超車道嚴重濕滑,造成安全隱患。渝蓉高速公路隔離帶地面高度低於路面,全路段幾乎不會出現積水,是重慶乃至全國積水和濕滑幾率最小的一條高速路。

沿線景點

重慶市境內
地區 景區/景點 景區/景點級別 景觀類型
璧山區 觀音塘濕地公園 AAAA級旅遊景區(2014年)
璧山文廟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 文廟建築群
銅梁區 安居古城 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歷史文化名鎮
邱少雲烈士紀念館 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6年)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大足區 大足石刻 A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文化遺產(1999年) 摩崖石窟藝術
龍水湖 國家水利風景區(2004年)
四川省境內
地區 景區/景點 景區/景點級別 景觀類型
安岳縣 臥佛院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 摩崖造像和刻經
樂至縣 陳毅故居 AAAA級旅遊景區(2010年)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 紅色旅遊景點
報國寺 AA級旅遊景區 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碑誌、摩崖造像、大型臥佛

新聞事件

渝蓉高速公路四川段牽出多位落馬官員
渝蓉高速公路四川段90%的路段位於四川資陽市,公開資料顯示,經四川人民政府(川辦函[2008]208號)授權資陽市人民政府牽頭與成都市人民政府以BOT方式建設本項目。而渝蓉高速公路四川段建設期間,資陽市市委書記李佳、市長鄧全忠、人大主任羅勤宏、副市長趙涌濤陳正權紛紛落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