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京1616~1621為後金都城。原名赫圖阿拉﹐又作黑禿阿喇﹑黑圖阿拉或赫圖阿喇﹐皆為滿語對音﹐意為“橫崗”。故址在今遼寧省新賓縣西老城村。
萬曆四十四年(1616)﹐努爾哈赤稱帝﹐定赫圖阿拉為都城。天命六年(1621)﹐遷都於遼陽。天聰八年(1634)﹐尊赫圖阿拉為興京。乾隆二十八年(1763)﹐置興京廳﹐移錦州府通判駐此。光緒三年(1877)﹐移治興京廳於新賓堡﹐改理事通判廳為撫民同知廳。宣統元年(1909)﹐升為府﹐領通化﹑懷仁(今遼寧恆仁)﹑輯安(今吉林集安)﹑臨江(今吉林渾江)四縣。民國初年﹐廢府為縣。
盛京1625~1644為後金(清)都城﹐即今遼寧省瀋陽市。明洪武二十年(1387)﹐曾在此置瀋陽中衛﹐屬遼東都指揮使司管轄。天命六年三月﹐努爾哈赤占瀋陽。四月﹐由興京遷都遼陽﹐是為東京。十年又自遼陽遷都瀋陽。
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死﹐清太宗皇太極即位於此﹐擴建瀋陽城並建設宮殿。天聰八年改瀋陽為盛京。順治元年(1644)清軍入關﹐定都北京﹐盛京改為留都。陸續設戶﹑禮﹑兵﹑刑﹑工五部﹐各部設侍郎﹐置內大臣為總管﹐留守盛京。三年﹐改內大臣為鎮守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改鎮守昂邦章京為鎮守遼東等處地方將軍。四年﹐改稱鎮守奉天等處地方將軍。光緒三十三年(1907)罷奉天將軍﹐改設巡撫。
北京1644~1911年為清朝都城。順治元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清代僅在明代原有基礎上加以修整﹐或變更部分建築名稱。
京城分內城和外城。內城共九門:正南為正陽門﹐其東為崇文門﹐其西為宣武門﹔北之東為安定門﹐北之西為德勝門﹔東之北為東直門﹐東之南為朝陽門﹔西之北為西直門﹐西之南為阜成門。外城有七門﹕正南為永定門﹐其東為左安門﹐其西為右安門﹔東有廣渠門﹐西有廣安門(原為廣寧門﹐道光時因避旻寧諱改)﹐其東西兩隅分別為東﹑西便門。
皇城在內城中﹐共六門﹕正南為大清門(明為大明門﹐順治元年改)﹐大清門內為天安門(明為承天門﹐順治八年改)﹐天安門內為端門。端門東西各有闕左門和闕右門。
皇宮在皇城中﹐稱紫禁城。共六門﹕正南為午門﹐其東西為左﹑右掖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神武門。皇宮分外朝﹑內廷兩部分。外朝將明代皇極﹑中極﹑建極三殿(明初為奉天﹑華蓋﹑謹身三殿﹐嘉靖間改)更名為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內廷則以乾清﹑交泰﹑坤寧三宮為主﹐其兩翼為東六宮和西六宮(見彩圖北京紫禁城全景)。辛亥革命後﹐廢帝溥儀仍居於紫禁城。1924年遷出。
清代在北京的建設重點是西郊的皇家園林。康﹑雍﹑乾三代﹐在香山﹑玉泉山﹑萬壽山一帶原有園林的基礎上﹐興建了暢春園﹑圓明園﹑靜明園﹑靜宜園和清漪園(見頤和園)﹐合稱為“三山五園”。
清因明治﹐以北京為順天府﹐轄大興﹑宛平二縣。順天府尹秩正三品﹐另由漢大學士﹑尚書﹑侍郎中特簡一人為兼管府尹事大臣。
相關詞條
-
都城博物館
都城博物館館址設在周公廟,在洛陽市定鼎路東側。洛陽都城博物館是一座發展中的博物館,它以周公廟為依託,以大型原沙盤模型為主題,集中展示了古代洛陽五大都城的...
基本資料 概況 歷史變遷 布局 歷史故事 -
上都城
上都是元王朝建立的陪都,又稱做灤京、上京,城址在今正藍旗五一牧場境內。
簡介 歷史 -
長安[中國古代都城]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周文王時就定都於此,築設豐京,武王即位後再建鎬京,合稱豐鎬,西安簡...
歷史沿革 城市發展 都城設計 氣候變化 人口變遷 -
都城
都城,古指帝王“建都”、“封邑”或 “稱帝”之城。所以,古代都城指國家的都城及諸侯國、封國的都城,又稱京城、國都,今稱首都。
名詞釋義 歷史沿革 歷代都城 -
縱觀天下都城
一、凝聚一城繁華
基本信息 詳細信息 價格信息 售賣信息 項目介紹 -
臨安[南宋都城]
臨安是南宋王朝的都城。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 在北宋時,杭州為“兩浙路”的路治,大觀元年(1107)升為帥府。 轄錢塘、仁和、餘杭、臨安、於潛、昌化、富陽...
簡介 歷史沿革 歷史文化 -
《成都城坊古蹟考》
《成都城坊古蹟考》一書,上起公元前311年,終於1949年,對成都兩千多年來之發展與變化,試作較有系統之考證與論述,冀能對成都歷史研究提供一個初步的參考...
簡介 主要內容 資料來源 其目錄 相關評價 -
中國古代都城
《中國古代都城》:中國文化史知識叢書。本叢書的前身有110個專題,涉及歷史文化的各個方面,由商務印書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
內容簡介 目錄 文摘